印象猴嘴山,記憶我的校


印象猴嘴山,記憶我的校

當年的江蘇鹽業學校,如今的江蘇海洋大學


連雲港市就是因港口而得名的城市,連雲港位於江蘇省北部的黃海岸邊,連雲港市是我國首批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在連雲港東郊,靠近天然良港的內側,就是著名的雲臺山山脈,雲臺山山脈延綿幾十公里,山峰起伏,群巒疊翠,奇石嶙峋,風光旖旎,有著名的花果山、漁灣等景區,這裡也是吳承恩筆下《西遊記》的背景材料,著數不清的美好傳說和精彩故事。

猴嘴山:在雲臺山西南,有一塊聳立了數百上千年的石頭很特別,從側面看上去,這尊獨立而幾十米高的石頭,確實象一隻逼直站立而掘著嘴唇的猴子,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又因坐落在花果山前峰,又有一尊看門的掘嘴“石猴”,所以就叫猴嘴山。

猴嘴山作為花果山的門戶,雖然有天然的猴石讓人稱奇,但是至今還沒有作為旅遊資源而被開發,所以還保持著很多的天然風貌。山上僅建有望猴亭,從亭子那裡看石猴卻是不錯的角度。石猴為一塊天然巨石,背部與山體如刀削般的裂開,裂口卻並不寬,有膽大少年能跳到猴頭上玩耍。奇妙處就在猴頭,那神態見者無不稱奇,絕無半點猴子的嬉皮笑臉,仔細的揣摩,好像更多的是沉痛,是深思。石猴飽經風霜,依然故我,因石猴著地部分很小,人們擔心石猴有一天會從山崖滾落下去,可是隻見一叢叢的青草在它的眼窩裡綠了黃了,它還在那裡殷切的看護著花果山水簾洞裡那群“兄弟”。

如果你不喜歡遊人如織的著名景點,到這幽靜的山間小道,或坐在稀疏的槐樹林中,或躺在一片偶爾可見的林間草地上,你會體會到“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感覺,間或有一兩個當地的人從身邊走過,多是憨厚的微笑,用眼睛向你打個招乎:“你歇著,不打擾你”,也不會有人向你兜售什麼旅遊產品的,少了在景點旅遊的煩躁。


印象猴嘴山,記憶我的校

連雲港


我的母校,江蘇鹽業學校:而就在猴嘴山下,有一個不大小鎮叫猴嘴鎮,當年的猴嘴鎮上,有區政府,有猴嘴中學,關於猴嘴中學,還有一首順口溜:“連雲港市有個猴嘴山,猴嘴山下有個猴嘴中學,猴嘴中學有位猴校長,猴校長手下有位猴老師,猴老師長得就象只猴子”,鎮上還有淮北鹽務局所轄的臺北鹽場、江蘇省製鹽工業研究所和雲臺運銷公司,還有一所被戲稱為江蘇鹽業的“黃埔軍校”,江蘇省製鹽工業技術學校,後改為:江蘇鹽業學校,即本人的母校,當年在母校獲得第一份學歷,並有了後來一直從事鹽行業的小資本。

在母校讀書期間,週末常常登上猴嘴山,山上就是一個碩大的氧吧,空氣清新,在山上抑或躺在草地上看書,只只松濤,抑或吼上幾嗓子,作幾個深呼吸,也比較愜意。

還依稀記得,那還是1978年盛夏,我和其它同學一樣,在當地參加了江蘇省中考,之後都以高出錄取分數線幾十分以上的成績,而被江蘇省製鹽工業技術學校錄取,並於9月10日陸續前來報到上學的,當時,學校的前身是:淮北鹽務管理局七二一職工大學,我們是學校改制以後的第一廟,僅招收了三個專業,三個班,每班也就40名學生,分別為鹽業機械班,鹽化工班和製鹽班,我在鹽化班。記得當年的學校條件較差,無一座辦公樓,教室和宿舍清一色的毛石牆青泥瓦,三角屋面,校內行人路道也一律是毛石鋪就,圖書室和實驗室也在籌建,就在那樣簡陋的條件下,我們在班主任胡寶明老師(後提拔為學校黨委副書記,連雲港市外貿局長)的帶領下,在鄭憲標老師,胡寶明老師等諸位任課老師的無私教導中,完成了第一學年的基礎課程之學習任務。


印象猴嘴山,記憶我的校

猴嘴山


從第三學期開始,學校開始建造教學樓,大約經過近一年建造期,我們78廟搬進了新教學樓上課了,以後陸續有實驗樓和圖書館,學生宿舍樓和老師樓建成,並交付使用,記得就在我們入學的第二年,學校招收了電視大學新生,屬於大專,第二學年是專業基礎課,相圖,化工原理,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機械等,主要任課老師是夏增泰老師,趙靖華老師,黃佩倫老師等等,記得當年黃佩倫老師任課物理化學,這門課程比較難,考試極少有高分,甚至一不留神就可不及格,所以大家都有得畏懼,黃老師登記學生考試成績不用漢字,都是符號,只有他自己認識,第三年學的專業課,教材也是老師自己編寫的,那時候也沒有打印機,還都是手寫的鋼板字,記得實習課是去的青島真空製鹽廠和天津塘沽鹽場第一化工廠,回校以後,再到當時的臺北鹽場黃海化工廠跟班實習,於6月底畢業,畢業後,由江蘇省鹽務管理局統一分配工作,我們班級40名同學都被分配到四面八方,少部分留存省局和留校,絕大部分地區分配到離家近的單位,我被分配到江蘇省新灘鹽場。

就從那以後,我就吃上了鹽業這行飯!感謝江蘇鹽業學校!感謝各位任課老師!

後來,江蘇鹽業學校劃歸淮海工學院,淮海工學院於2018年改為江蘇海洋大學!


印象猴嘴山,記憶我的校

江蘇鹽業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