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在我國四大名嶼(即廈門鼓浪嶼、福建東山東門嶼、溫州江心嶼和臺灣台東縣的蘭嶼)中,歷來被稱為“甌江蓬萊”的江心嶼蘊藏的文化最為璀璨。李白、杜甫都曾留跡過,嘆詠詩章近800篇,故稱詩之島。古往今來,文人騷客以各種方式紛紛打卡留念,無論是前世或今生,與永嘉“血濃於水”的江心嶼,可以才子島稱謂,應比《射鵰英雄傳》的桃花島風情更動人故事更傳奇。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才子島上的天才奇才通才


即使是今朝,這個才子島裡面還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使江心嶼多了幾許歷史文化的律動或靜靜呼吸時的怦然心跳。一個是官場失意至此的永嘉太守,一個是壯志滿懷趕考途中的書生,一個是木魚青燈相伴的無常者,他們卻為古今罕見的天才奇才通才,不完全屬於離奇的範疇,但歸不老的美談,如有默契,可偶遇其蹤跡,神遊一番。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天才狂人讓江心嶼成為山水詩朝聖地

登江中孤嶼

江南倦歷覽,江北曠周旋。

懷新道轉迥,尋異景不延。

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

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

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

想象崑山姿,緬邈區中緣。

始信安期術,得盡養生年。


在西塔山南麓,原名水陸閣,始建於北宋崇寧元年(1102)。明萬曆十年(1591)重修時,取謝靈遠(385年—433年)詩句意,改名澄鮮閣,系二層三間木構建築。南朝謝靈運給了江心嶼文化的基因,這位中國山水詩的鼻祖給了楠溪江歷史的靈動,他就是天才狂人,似乎有著足夠的資本驕傲。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王謝堂前燕

天賦秉然,謝靈運佔盡王謝的超級基因。385年,一個歷史名人謝幕,另一個歷史名人誕生,一個叫謝安,一個叫謝靈運。


383年8月,除了派遣25萬先鋒,苻堅也親率80多萬軍隊南侵,與名將謝玄(343年—388年)帶領的8萬北府軍在肥水發生決戰。最後,東晉以弱勝強大獲全勝,總指揮是宰相謝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謝玄是謝安的侄子,謝靈運是謝玄的孫子。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謝靈運像


謝靈運很小的時候就聰慧過人,祖父謝玄十分看重他,跟親近的人說:“我生了謝瑍,謝瑍卻怎麼生出靈運的呢!”謝玄去世那年,謝靈運也僅僅是三週歲而已,拿神童比喻一點也不為過。他從小便愛讀書,博覽經史,文采出眾,江南幾乎沒人趕得上,堂叔謝混(?-412年)尤其喜歡他。謝混為謝安之孫,晉孝武帝司馬曜之婿,年輕時頗有美譽,善寫文章,在晉末首倡山水詩。


“未若柳絮因風起”,中國古代著名才女、詩人謝道韞是謝玄的長姊,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兒子王凝之的妻子,是典型的門當戶對。“舊時王謝堂前燕”, 謝靈運的血液裡竟然也流淌著另一大豪族的高貴基因:王羲之與郗璿的女兒王孟姜的女兒劉氏的兒子就是謝靈運。十八歲那年,謝靈運繼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享受兩千戶的稅收待遇。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飛入古永嘉

永初三年(422年),宋少帝繼位,權力掌握在大臣的手上,謝靈運受到排擠外放任永嘉太守,在某個程度而言,也算追尋他那外曾祖父王羲之的足跡來到甌越大地。。謝靈運一貫喜歡遊山玩水,因為他是被貶謫出來的,於是便任情地遨遊,足跡幾乎踏遍了每一個縣,每次出遊,經常十數天不歸,無論到哪個地方,都吟詩作賦。在郡上任職只一年,便稱病離職,返鄉隱居。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謝靈運自嘆懷才不遇,但他寫的山水詩,卻深受人們的喜愛,如《登池上樓》“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的那種通感回味無窮。每寫出一首新詩,立刻就會被人爭相抄錄,很快流傳開去,擁有無與倫比的粉絲團。宋文帝接位後,將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詩作和書法贊為兩寶。謝靈運更加驕傲了,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成語才高八斗由此而來。


後來者粉絲雲集,江亭有孤嶼,千載跡猶存(李白);孤嶼亭何處?天涯水氣中(杜甫);眾山遙對酒,孤嶼共題詩(孟浩然);朝遊孤嶼南,暮嬉孤嶼北(韓愈)。楠溪江成為中國山水詩的搖籃,最近入選“浙江省首批詩路旅遊目的地”, 與浸潤在謝靈運的光環密切相關。故有專家建議,將江心嶼成為山水詩朝聖地,把“借問同舟客,何時到永嘉”等納入詩詞“大觀園”中,如是舉旗招搖,才堪廣而告之。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奇才狀元讓江心嶼成為疊字聯經典處

北歸宿中川寺

萬里風霜鬢已絲,飄零回首壯心悲。

羅浮山下雪來未,揚子江心月照誰。

只謂虎頭非貴相,不圖羝乳有歸期。

乘潮一到中川寺,暗度中興第二碑。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來過江心嶼的狀元,我們自然會聯想到20歲中狀元的文天祥(1236-1283年)。他在江北真州圖謀抗元未成,歷經艱險,輾轉泛海南行,抵達溫州,留居江心嶼一個月,題有《北歸宿中川寺》詩,表達了復興社稷的決心。文天祥祠原名宋丞相文信國公祠,位於江心嶼東首。但今天要提的是一個奇才狀元,江心嶼的一副疊字聯,很多外地遊客往往面對這副對聯歎為觀止。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雲朝散,潮長消

楹聯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之一,俗稱對聯。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城東望夫石村,有一座孟姜女廟,廟門前書也有這樣的一副千古奇聯: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此對聯節奏感強,琅琅上口,頗具迷幻色彩,但這是套作或仿作,它的原作就在江心嶼上的江心寺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宋代文學家王十朋(1112年—1171年)曾為江心寺創作一副對聯: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其實要點主要是一個,朝 有zhao chao兩種讀法,對應兩種意思; 長 有 chang zhang 兩種讀法,對應兩種意思,然後根據不同的斷句,產生多種的讀法,比較受認可的是兩種,不管哪種,都是描寫江心嶼雲聚雲散、潮漲潮落的美景,形象巧妙,靈動活潑,可謂別出心裁。


第一種:雲,朝(zhao)朝(chao),朝(zhao)朝(zhao)朝(chao), 朝(zhao)朝(chao)朝(zhao)散

潮,長(chang)長(zhang),長(chang)長(chang)長(zhang),長(chang)長(zhang)長(chang)消


第二種:雲,朝(zhao)朝(zhao)朝(chao),朝(zhao)朝(zhao)朝(chao), 朝(zhao)朝(zhao)散

潮,長(chang)長(chang)長(zhang),長(chang)長(chang)長(zhang),長(chang)長(chang)消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王十朋像


作者王十朋,不僅是溫州歷史上的名人,也是當時南宋成就頗高的狀元。相傳這首對聯是他考狀元時去江心寺借宿所寫。當時的方丈以為戲耍與他,認不得幾個字(兩句對聯只出現六個字),王十朋笑著解釋讀法 ,方丈這才知道自己遇上高人。原筆跡已失落,這副對聯現在用的是溫籍書畫家、西泠印社前副社長方介堪的墨跡。如此偶遇,讓江心嶼成為疊字聯經典處,妙不可言。


王十朋系樂清人,少時穎悟強記,有憂世拯民之志,十九歲時寫出“北斗城池增王氣,東甌山水發清輝”的名句。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四十六歲的王十朋以“攬權”中興為對,被宋高宗親擢為進士第一(狀元)。曾數次建議整頓朝政,起用抗金將領。孝宗立,累官侍御史,力陳抗金恢復之計。歷知饒、夔、湖、泉諸州,救災除弊,有治績,時人繪像而祠之。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入南戲,荊釵記

《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記》、《殺狗記》、《琵琶記》號稱南戲“五大傳奇”,而《荊釵記》原型正是王十朋夫婦,平添了幾多傳奇或浪漫色彩。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荊釵記》 劇照


《荊釵記》講的是王十朋、錢玉蓮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錢玉蓮拒絕鉅富孫汝權的求婚,寧肯嫁給以“荊釵”為聘的溫州窮書生王十朋。後來王十朋中了狀元,因拒絕万俟丞相逼婚,被派往荒僻的地方任職。孫汝權暗自更改王十朋的家書為“休書”,哄騙玉蓮上當﹔錢玉蓮的後母也逼她改嫁,玉蓮不從,投河自盡,幸遇救。經過種種曲折,王、錢二人終於團圓。


劇本讚揚了他們不因富貴貧賤而轉移的愛情,以及對權貴、豪紳的反抗精神。徐渭的《南詞敘錄》說,《荊釵記》借用了他的名字,劇中情節卻與他的生平事蹟不符。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王十朋紀念館


王十朋才華橫溢,大多是愛民憂民、寓含教育之作,詠蔡襄修建洛陽橋的詩、宴七縣宰詩、承天寺十奇詩、詠清源山詩等,都是流傳後世的佳篇。他對《春秋》、《論語》、《尚書》尤有研究。朱熹將他與諸葛亮、杜甫、顏真卿、韓愈、范仲淹五君子相提並論。”葉適說他“素負大節”、“士類常推公第一”。《四庫全書總目》說“十朋立朝剛直,為當代偉人。”永嘉狀元汪應辰贊其:惟其躬行,粹美無駁。道固如是,不由外鑠。於彼汲直,如玉而琢。我為銘詩,以表儒學。人雖雲亡,尚有榘彠。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通才和尚讓江心嶼成為天之涯迴音壁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證道歌》


《證道歌》是唐代高僧永嘉玄覺禪師悟道後心得精華的文字記錄,全詩二百四十七句,為長篇雜言形式,語言文字通俗,闡揚佛學禪理,唐宋時廣為流傳。永嘉禪師(公元665年——713年),永嘉(今溫州)人,是六祖惠能的法嗣,禪宗稱之為“第三十四代真覺禪師”,法名玄覺,號明道。


永嘉禪師暫且不表。現存之江心寺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面積約2870平方米,分前、中、後三殿。前殿為金剛殿,東西有長廊,兩端置鐘鼓樓。今宋代古鐘尚存。中殿為正殿,殿內供奉釋迦牟尼塑像。後殿三聖殿,殿額與對聯皆為弘一法師(1880—1942)所書。戈悟覺先生說,李叔同有17個“第一”,是最早將西方油畫、鋼琴、話劇等引入國內的人,稱其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也不為過,而且他擅書法、工詩詞、通丹青、達音律、精金石、擅演藝,是學術界公認的通才和奇才。1918年,李叔同在38歲的盛年選擇遁入空門,法號弘一。在杭州出家三年後,弘一來到溫州,頭尾12年之久,除了長期駐錫的慶福寺之外,還住過江心寺等,他的佛學體系和弘體書法都是在溫州的時期形成。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前半生風情才子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灑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婉約淡雅,情真意摯,悽美柔婉,其中畫意詩情,更是相得益彰。歷經百年時光,依然是送別詩中的不二經典。《送別》是李叔同在1914年創作,蕩氣迴腸,在中國家喻戶曉。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李叔同的大名,但是這首歌卻大都聽過,唱過。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 少年李叔同 -


他在15歲讀《左傳》《漢史精華錄》時候,就曾寫下“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這樣的句子。李叔同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1913年受聘為浙江兩級師範學校(後改為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音樂、圖畫教師。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音樂、圖畫教師,並譜曲南京大學歷史上第一首校歌。無論音樂、戲劇、書法、繪畫、詩詞皆是一流,堪稱全才大師,中國現代藝術的鼻祖,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藝術巨匠。


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最早將油畫、鋼琴、話劇引入中國,擅長書法、詩詞、丹青、音律、金石,在當時是整個學術界神一般的存在。我們熟知的漫畫大家豐子愷先生,就是李叔同的得意弟子。中國百年的文化史中,李叔同是公認的通才和奇才。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後半生世外高僧

在藝術上的高度,讓他知音寥寥,他在浙江甚是孤寂。一日,好友拜訪,李叔同陪伴友人談天說地,寫詩論畫,心情暢快。在好友離別之後,李叔同心中惆悵,寫下了著名的《送別》,一句“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讓飄零、無常在內心交織、掙扎。


父母早亡,生性敏感,讓李叔同看到了人世間的無常與悲苦,他希望藉助藝術,來安撫內心的痛苦。偶然之下,李叔同接觸到了佛家的苦修之法,他斷食二十天之後,認定佛教才是自己的心靈皈依之所。在盛名抵達巔峰之際,他卻選擇拋妻棄子,遁入空門,留給世人難以揣測的玄迷。


江心嶼住著一個狂人一個狀元一個和尚,你不會不知道


1918年6月30日晚,李叔同正式出家。從此藝術家、教育家李叔同不在,苦行僧弘一現身。三年後,弘一法師抵達“第二故鄉”溫州。當年九月四日,弘一登上江心嶼,“以後寄信件等,乞寫溫州‘麻行門外江心寺弘一’收為宜……又朽人在江心寺,系方便閉關。”在江心寺期間,隔著江海,弘一法師與身在上海的豐子愷共同編輯創作《護生畫集》。此書以豐子愷的畫作搭配古詩詞或弘一法師的詩文,倡愛生敬養思想。在江心寺三聖殿還能看到弘一法師清瘦遼遠、靜穆從容的墨寶:智慧照十方莊嚴諸法界;大慈念一切無礙如虛空。


他在溫州生活了12年,佔據了24年修行生涯的一半。在絕塵的江心嶼,弘一法師已了卻人間煙火,唯有年復一年的孤嶼芳草、雙塔夕陽記取那位雲水為家的清瘦老僧清逸飄遠的背影。無論是前半生,還是後半生,他活出了人生的精彩,就像弘一法師去世之前,寫給自己弟子詩裡的那般: 問餘何適,廓爾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