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油條都是兩條面炸的,一根不行嗎,怎麼樣?

閆少星


油條兩根疊在一起炸,我個人認為油條在外面的部分因為直接與油接觸,溫高使它很快就迅速定型了,但是口感會偏硬一點點,而中間疊在一起的部分,因為沒有直接與油接觸更有利於他篷發。不知道我回答的問題是不是正確,希望知道正確答案的人給予批評指正。

這是我在 2018年做的油條的食譜,希望能給你一些幫助。

油條是一種傳統的中式麵食,長條形、中間空的油炸食品,口感鬆脆有韌性,是中國古老的早點之一。如果油條再能配上一碗老豆腐南方稱豆腐花那就更加是美味了,油條雖然好吃,據研究得出常吃油條,不利於身體健康,那就偶爾吃吃解解饞就好了,自己在家做油條用量講究,健康衛生,安全放心,我們的健康有我們掌控。

所需食材:

雞蛋100克,水160克,鹽5克,植物油25克,中筋麵粉500克,泡打粉6克,小蘇打4克。

製作步驟:

1.把所有的材料混合在一起,有面包機的可以用麵包機的揉麵程序,如果沒有的可以用筷子拎起邊上的面向中間摺疊,反覆操作。2.直至把麵糰揉得比較光滑,把揉好的面上面抹上少許的植物油,用保鮮膜覆蓋,放在冰箱中過夜。3.第2天早上起床,案板上放少許植物油抹開,把麵糰放在案板上。4.將麵糰一分為二抻長,室溫鬆弛半小時左右。5.鬆弛好的麵糰平均分成12份,也就是24段或者按照自己喜歡大小分配。6.將面塊兩兩重疊,中間用刮板壓一個痕跡,但不要壓斷。7.全部製作完後鬆弛10分鐘。8.炸之前要把油條的兩端稍微捏緊,這樣炸的時候就不容易散開了。9.起鍋燒油,油溫在大約200度左右,放入油條進行炸制。10.油條放入後要前翻動,使4周受熱均勻。11.油條炸至兩面金黃就可以出鍋了。

我家經常用這個配方來做油條,感覺還是不錯的,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海迪澈愛廚房


愛美食的李大東有話說。

的確如此,一開始大東我也特別的好奇,為什麼那些做油條的人都是要把兩個麵條放在一起下鍋炸呢?

難道一根就不可以嗎?直到自己在家裡做的時候才明白為什麼炸油條的時候要兩根一起了,說來也挺有意思的,如果我們炸油條的時候,是一根下鍋炸的話你就會發現油條就不會炸的蓬鬆了,反而是那種膨脹度非常小的油條類似於實心。而且吃起來口感僵僵的

具體怎麼理解呢? 就是我們炸油條的時候肯定都是希望油條能夠炸的蓬鬆並且空心的這樣的吃起來特別的好吃。

而兩根一起下鍋的話,就會在兩根油條面接觸的地方不直接接觸到高溫的油,這樣再炸制的時候可以在使油條在內部產生熱氣往外膨脹,相反的一根的話就是直接受熱,沒有多餘的地方進行熱氣的膨脹導致油條蓬鬆不起來,大致就是這麼個原因了。

下面大東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在家制作油條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地方吧!其實油條還是自己在家炸的吃著放心,最起碼用的油可靠呀,怎麼在家炸製出蓬鬆多孔的油條呢? 首先是麵粉的選擇; 其次是配方; 第三是和麵手法; 最後是炸制溫度。 只要把握住這幾點,讓你在家輕鬆炸出蓬鬆好吃的大油條。

食材準備:

  • 普通麵粉500克
  • 鹽6克
  • 小蘇打(可不加)2克
  • 雞蛋20克
  • 油10克
  • 水300克
  • 泡打粉6克

製作步驟:

1. 稱好麵粉和泡打粉,放入和麵盆中,先用手將其拌勻。

2. 另找一個容器,稱出配方所需的水、雞蛋、小蘇打、鹽和油。將液體攪拌均勻,直到食鹽融化就可以了,不用過度攪拌。

3. 將攪勻的液體倒入拌勻的粉類中,用手輕輕的朝一個方向翻拌。

4. 拌到乾粉基本消失後,開始揣面,這一步很重要,油條面和麵的時候用的是揣面和疊面的手法,而不是像和麵包麵糰一樣的揉麵手法,揣面就是雙手握拳,藉助自身的重量往下壓麵糰,再把邊上的面往內疊起來繼續揣。

5. 揣面3-5分鐘就會開始變得光滑,由於油條面水量比較多,所以剛開始會有點粘手,不過麵糰變光滑後就不粘手了。第一次揣面完成後蓋上保鮮膜防止表面乾燥結皮,靜置30分鐘進行第二次揣面,然後再靜置30分鐘之後進行第三次揣面。 第三次揣面完成之後就可以進行分面了,操作檯上撒點麵粉防粘。

6. 把揣好的麵糰分成3份。用食品袋包裹起來,放到冰箱冷藏層8-12小時,一般都是在前一天晚上和好面,第二天早上炸,晚上的時間剛好用來醒面。

7. 第二天一早取出靜置好的麵糰,可以提前半個小時從冰箱裡拿出,回回溫。案板上撒薄粉防粘,把麵糰稍微滾下就行了,醒好的面千萬不要再揉搓了。

8. 麵糰很軟,可以雙手託著輕輕的拉長,動作要輕柔些,再用擀麵杖從中間向兩端擀擀。整個面展開的寬度不要太大,家裡的鍋都不大,面胚做的太大了又拉不太長,會導致炸的比較厚,膨脹不開來。

9. 切成寬約2釐米的條狀。每兩個條疊在一起,用筷子在中間壓一下。

10. 油鍋燒到180-200度之間,拿起一個油條胚,從靠近兩端處輕輕向兩頭拉開,保持均勻拉長炸出來才能粗細一致。

11. 下鍋後能在5秒鐘左右浮起來,說明油溫就是合適的,浮起來之後用筷子不停的翻動,讓兩面都均勻受熱,油條便會迅速的膨脹開來,待整體都炸到顏色金黃,就可以撈出控油了。

看油條內部,是不是蓬鬆多孔,這樣吃起來的口感才會一級棒。外形不輸於早餐店賣的,口感和味道就更別提了,秒殺。

最後的總結與提示:(製作油條必須知道的幾個小技巧!)

1.菜譜中使用的是普通中低筋麵粉,使用油條專用麵粉效果更佳。

2.兩個面片疊起來,中間壓一下連在一起,這是油條膨脹的關鍵。面片之間的水蒸氣和麵片內產生的氣體不斷的溢出,在油裡翻轉的時候,熱油不會馬上接觸到面片的結合處,所以結合處的面會處於比較柔軟的狀態,所以面片才能不斷的膨大。或者除了使用泡打粉外,再加5g油條膨鬆劑,會讓炸出來的油條有更好的膨脹效果。
3.麵糰的軟硬度很重要,太硬了需要更久的鬆弛時間,不然的話拉長後容易回縮,油條膨脹不大;太軟的話粘手操作困難;理想的軟硬度是不粘手,容易拉伸,不會明顯回縮。
4.炸制的油溫控制在180-200之間,溫度低了油會浸透麵糰,影響油條膨脹;油溫過高容易把油條炸糊,不好控制。
5.炸的時候鍋子最好能用一個底部是平的,圓底的炒鍋不太好用,油條胚下油之後,受圓形鍋底的影響,會變成一個彎的,浮上來之後也是彎的,外形不太美觀。外面炸油條的都是很大的平底炸鍋,或是專用的炸爐。

【我是愛美食的李大東,喜歡的朋友記得加個關注哦!】


美食李大東


我是愛家美食記的梅姐,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感覺油條都是兩條面炸的,一根不行嗎,怎麼樣?

油條是我們中國傳統美食,可謂歷史悠久,起源可追溯到唐朝以前,我們在看歷史劇的時候,畫面經常出現油條。油條口感鬆脆有韌性,深受老百姓的喜歡,特別是一些老年人現在仍然喜歡早晨來兩根油條,一杯豆漿或者配一碗粥,簡直就是早餐的標配。

其實食材也非常簡單,主要是麵粉。我們看看油條是怎麼製作的。

原料:麵粉500g,鹽5g,雞蛋1g,酵母5g,水270g,植物油適量。

1,把鹽加入麵粉。

2,把酵母粉用溫水化開,把水倒入麵粉裡,雞蛋打入麵粉裡,攪拌開和好揉均勻面和的要軟一些,這樣做出來的油條更蓬鬆,再倒入少許植物油,揉光滑,蒙上保鮮膜,常溫下醒發一夜 。

3,第二天早上,先把案板抹上油,把醒發好的面放案板上,不用再揉了,直接平攤成型,切成自己喜歡的長度,要切成條狀,把兩個小條疊加一起,用筷子順壓一下,再把兩個小條的兩頭捏在一起。

4,上鍋燒熱,倒入食用油,燒製七成熱,把做好的生坯拉長,放入油鍋裡,要不停的翻動,炸至金黃色撈出。

酵母粉也可以換成泡打粉,小蘇打,這樣醒發的時間就短一些,製作過程基本一樣。

那麼為什麼油條都是兩條面炸的,而不是一根炸的?這個是有一定講究的,用來炸油條的油溫非常高,如果一根油條下油鍋就會迅速變硬,這樣外表硬了,中心部分沒來得及膨脹不容易熟,吃起來口感就會特別老,而兩根粘一起炸,接觸油麵積不大,中間有時間膨脹開,這樣做出來的油條口感就非常鬆脆。






愛家美食記


你好,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是因為一根油條四周都接觸到油膨脹不起來,而兩根油條合在一起,炸出的油條膨脹效果非常好而且酥脆。為了驗證這個結果是否準確,我親自做了次試驗,現在把這個方法分享給你,希望你能夠參考,謝謝。

原材料:麵粉400g,酵母粉4g,食用小蘇打4g,雞蛋1個,白糖20g,清水230ml,植物油800ml。

接下來的是準備工作,這一部分可以是前一天晚上準備好的。

1,將酵母粉放入170毫升的溫水中,攪勻,靜置幾分鐘溶解。

2,將麵粉倒入盆中,放入白糖和20毫升油,打入雞蛋。

3,用筷子攪拌均勻,將融化好的酵母水倒入麵粉中,一邊倒一邊攪拌,成棉絮狀。

4,然後用手將其揉成光滑的麵糰,蓋上保鮮膜,醒發20分鐘。

5,將小蘇打,鹽放入小碗中,倒入60毫升溫水,拌勻讓其溶解,用手蘸蘇打水,分次揉入發酵好的麵糰中。

6,將揉好的麵糰表面刷油,覆蓋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一晚(放冰箱的目的為防止發酵過快而變酸)。

第二天起來,拿出冰箱冷藏好的麵糰。

7,案板上刷一層油,將發酵好的麵糰,放在刷好油的案板上扯平(不要揉,直接扯平),然後用擀麵杖輕輕擀成0.5釐米厚的面片。

8,將面片切成2釐米寬,現在你可以做驗證了,一部分將兩個面片疊在一起,用筷子在中間壓一下。另一部分保持為一根面片(我試驗時做成了其他的形狀,結果是一樣的)。

9,鍋內加油,大火燒至7成熱,調小火,首先將筷子壓好的面片拉長,放至鍋內,用筷子不停的翻動,炸至兩面金黃色,撈出瀝油即可。

10,單獨一根的直接拉長放入油鍋內,同樣炸至兩面金黃,撈出瀝油即可享用。

下面為我自己拍攝的圖片,不是太美觀,但吃起來還是挺美味的。疊在一起的香軟可口,外酥裡嫩,單獨炸的相對而言比較硬一點,缺少了油條香軟的靈魂。

如果再搭配一杯熱乎乎的豆漿,就是一份營養又健康的早餐了,如果喜歡請點贊,謝謝。








跑跑卡特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油條是我們中國傳統美食,可謂歷史悠久,起源可追溯到唐朝以前,我們在看歷史劇的時候,畫面經常出現油條。油條口感鬆脆有韌性,深受老百姓的喜歡,特別是一些老年人現在仍然喜歡早晨來兩根油條,一杯豆漿或者配一碗粥,簡直就是早餐的標配。

其實食材也非常簡單,主要是麵粉。我們看看油條是怎麼製作的

所需食材:

雞蛋100克,水160克,鹽5克,植物油25克,中筋麵粉500克,泡打粉6克,小蘇打4克。

製作步驟:

1.把所有的材料混合在一起,有面包機的可以用麵包機的揉麵程序,如果沒有的可以用筷子拎起邊上的面向中間摺疊,反覆操作。2.直至把麵糰揉得比較光滑,把揉好的面上面抹上少許的植物油,用保鮮膜覆蓋,放在冰箱中過夜。3.第2天早上起床,案板上放少許植物油抹開,把麵糰放在案板上。4.將麵糰一分為二抻長,室溫鬆弛半小時左右。5.鬆弛好的麵糰平均分成12份,也就是24段或者按照自己喜歡大小分配。6.將面塊兩兩重疊,中間用刮板壓一個痕跡,但不要壓斷。7.全部製作完後鬆弛10分鐘。8.炸之前要把油條的兩端稍微捏緊,這樣炸的時候就不容易散開了。9.起鍋燒油,油溫在大約200度左右,放入油條進行炸制。10.油條放入後要前翻動,使4周受熱均勻。11.油條炸至兩面金黃就可以出鍋了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食酒g


這涉及食品科學方面的知識,還有化學等知識。現分析如下:油溫較高時,接觸油的表面迅速定型阻止膨脹,而兩根油條中間柔軟未定型的接觸面可以不斷向外膨脹變大,兩根油條並在一起膨脹效果會更好。油溫較低時,單根油條也能在外層變硬前充分膨脹。

油條之所以能膨脹,原因是面塊裡添加的膨大劑會在油炸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瞬間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氨氣,讓面塊在短短几秒內膨脹起來,最後定型。雖然氨氣氣味會讓人不適,但是由於氨氣溶於水,油條中氨氣的成分相對較少。

而當氣體生成時,面塊的膨脹靠的是其中的麵筋所具有的彈性與延展性。麵筋是麵粉裡不溶於水的蛋白質。製作油條尤其需要延展性強的麵粉,因為在油條下鍋前還需要將其拉長,以增加受熱面積。

當面塊下鍋後,其表層會在幾秒內被熱油炸熟,迅速固定成型,以至於限制了膨脹能力,使得單根油條炸出來的口感不鬆脆,形狀也不好看。因此,做油條時,應該以兩片面塊相疊,中間壓一下讓面塊黏合。當油條膨脹時,黏合處因較厚所以傳熱較慢,即使表層已經炸熟,結合處仍處於柔軟狀態,同時膨大劑仍在不斷釋放氣體,面塊還是可以繼續膨脹。






wo小紅姐


你好,我是皖北小鄭,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一定的幫助。下面來說一下為什麼感覺油條都是兩條面炸的,一根不行嗎,怎麼樣?

一根也可以,但炸出來的效果沒有二根的好吃。根據面與油溫的接觸面積不同受熱而膨脹的效果也不一樣。要想炸出來的油條好吃我們要掌握烹飪技巧:使用新油,不要用老油,炸油條要求油溫較高,動作要快。下面介紹一下如何炸出好吃的油條?

材料:

麵粉適量、酵母5克左右、泡打粉3克、雞蛋2個、鹽少量、油適量。

步驟:

1、取適量買麵粉,加入兩個雞蛋,5g左右酵母和少量鹽,用筷子充分攪拌,然後加入溫水和麵,面儘量軟一些。

2、然後蓋上保鮮膜醒面半小時左右;

3、取出醒好的面,和麵排氣;

4、將面擀成片,上面抹油;

5、用刀切成兩條;

6、兩條疊加在一起,然後用筷子在中間壓,做成如圖;

7、鍋裡放油燒熱,深入筷子冒泡,就說明油溫可以了,然後放入油條炸;

8、炸得稍微上色後,差不多就熟了,撈出。

油條,是一種古老的漢族麵食,長條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鬆脆有韌勁,中國傳統的早點之一。很多人誤以為,宋朝時,秦檜迫害岳飛,民間通過炸制一種類似油條的面制食品(油炸檜)來表達憤怒,被看做油條起源,其實,油條遠遠早於宋朝。具體時期不得考證。

早在南北朝時期,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在其所著的《齊民要術》中就記錄了油炸食品的製作方法。唐朝時期,詩人劉禹錫就描述了油條形狀及製作過程:"纖手搓來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意無輕重,壓匾佳人纏臂金"。

油條的叫法各地不一,天津稱油條為果子;安徽一些地區稱油果子;東北地區稱大果子;閩南福建等地稱油炸鬼;潮汕地區等地稱油炸果。


皖北小鄭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一根油條炸也可以,在實踐中發現一根沒有2根炸出的效果好,其中有奧秘,讓我們來看看,首先炸油條的油溫在150度左右,和油條面加入的牛奶,和泡打粉遇高溫產生大量的氣體,使面膨脹定型成油條,一根油條很快把排氣的小孔給封上,所以容易不起,而兩根就不一樣了,大量的氣體從中間那個縫隙裡飛出,燙炸熟了油條,隨著邊翻動上下面,邊排氣油條很快定型,賣相好,而且節約時間,大自然的奧秘讓你知道喲。



傳承經典文明


一根也可以啊!不過會炸出一個面棒棒,油條的口感就是吃外邊脆裡邊軟。把兩條面連在一起炸,在一定的油溫下,在不斷的翻動中。油條開始膨大。如果是一條面的話,因為快速的全部受熱面,是它不能很好的膨發起來。油條中間會比較實,因為沒有來得及蓬鬆,就給炸死了。所以用兩根面炸油條是有道理的。




大友美食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是重慶小楊

其實油條兩根在一起就是為了好看 一根的也有很多 一般快餐店都是一根的 這樣方便 效率也會更高 比方說肯德基 鄉村基 麥當勞都是一根的

下面我給您分享一下我做油條的方法

1. 準備半碗涼白開 ,放一點酵母粉攪拌。

2.加入小蘇打和色拉油,鹽和麵粉和麵

3.合好以後把麵糰醒一下,再次揉麵。

4.揉好放入碗中蓋上保鮮膜發酵

5.發酵一個小時

6.案板上倒入色拉油,把麵糰放入案板上放點油揉搓,

7.揉成一塊長方形體

8.然後用刀切成片

9.放置一會發一下

10.發好以後上下放上兩片,用筷子中間壓一下

11.起鍋燒油,取面片伸展一下

12.下入油鍋就飄起來油溫就可以了

13.一個一個下入油鍋內,中小火炸。多翻一下 慢慢炸 兩面金黃就可以出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