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文學(2019卷)|芊芊長髮悠悠我心(趙振華散文)

八公山文學(2019卷)|芊芊長髮悠悠我心(趙振華散文)

剪不斷,理還亂,便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發不換,意還深,便有一種情緣在心間。

一一題記

席慕蓉說:“如果能擁有那樣的一低頭一轉身就會輕柔地湧動起來的一頭長髮,再平凡的女子,也會變得很不平凡,也會在顧盼之間讓人目眩神迷起來。”長髮是女人細密柔軟的心思。我喜歡風中長髮的飄逸,那是一種長髮的美麗舞蹈,那麼溫柔地輕釦我心,似陽春三月的春風湖面,輕輕盪漾的那一池綠湖的微笑波瀾,一圈圈畫滿柔情的漣漪,解不開那長髮飄動著縷縷的柔情。

最近,發現自己掉髮越來越嚴重。

下午一覺醒來,梳洗完畢,忽然發現地上滿是頭髮。曾經引以為豪的柔順飄逸、烏黑亮澤的頭髮,不知何因分叉枯黃並且大把脫落,是體力的透支?還是心情的煩悶?亦或是季節的原因?不得而知。這是為何?莫名的惆悵、沮喪、困惑席捲而來:無休無止的落髮,會不會讓我成為一個頭發稀疏的女人?或者變成一個禿子?驚慌失措中,對著鏡子端詳,還算端莊的容顏沒有想象中的猙獰……可是,一直以來,我引以為傲的秀髮,怎麼能沒有昭示地任意飄落呢?也許是我太重視自己的頭髮了,芊芊髮絲牽扯出了千千心結。從出生到成長的開始,我一直保留那一頭漂亮的黑髮,伴隨歲月一起成長的長髮成為我的心愛。一直認為長髮象徵著一個女子的脈脈溫情,也包含著女子的幾多溫柔情思。

於頭髮,我一直本著不刻意,不隨流的心性,自小到大始終保持著柔柔順順,烏黑亮澤的直髮。是喜歡也是習慣,小時候,因紮了兩根黝黑的大辮子,常常聽鄰里阿姨們嘮叨著:這丫頭吃點營養全讓頭髮汲取了,瞧瞧,這頭髮又黑又亮,綢緞一般……似懂非懂,我知道她們都誇獎我的髮質好,羨慕我頭髮。常為這個,我沾沾自喜。

記憶裡,一向乖巧的我,為頭髮從來是不依不饒的,時而要扎蝴蝶結,時而要長髮飄飄,時而要羊角小辮……絲絲縷縷的長髮,我愛它,也喜歡打理它,小學快畢業,自己就會編結出滿意的麻花辮。一縷青絲,一縷愁的光陰裡,我愛極了那句“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那長髮飄飄的秀麗一直是我記憶深處的嫵媚,又直又長又黑又亮又順又滑的髮絲,始終與我不離不棄,直髮伴著走過青春年少,走進人到中年。

到了中年,走在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他們的頭髮,也是各色各樣的:或長或短,或曲或直,或黑或黃。這些長短不一,顏色各異,曲直有別的頭髮,讓我不禁自問:假如我換了一種髮型,會是什麼模樣?不過,念頭一閃而過,私毫沒有換掉髮型的打算。

打開記憶的閘門,自參加工作以來,有五年扎著長辮子,十二年了,一成不變,一直長髮飄飄。一來是感覺頭髮是身體的一部分,伴隨多年,感情深厚,剪掉會疼惜不已;二來是留如此長,實屬不易,剪掉會後悔不已。有時,頭髮末端開了叉,偶爾到理髮店修修,但修時,老是千叮嚀萬囑咐理髮師一一慢些、輕些、少些。有時,看到頭髮脫落時,也要撿起來數數有幾根,心疼之感油然而生。這麼多年了,對長髮情有獨鍾。

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時尚的女性經常要給心愛的頭髮變換容顏——有的要染色,有的要燙卷,有的硬生生要給拉直。在人們隨心所欲,改變頭髮模樣的時候,有否考慮過頭髮的感受?當它被染色時,要承受化學染髮劑的強烈刺激;當它被燙卷時,要忍受高溫的燻蒸;當它被拉直時,要強忍拔根的痛楚。“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留長髮的12年生涯中,偶爾心血來潮,為我的秀髮變換容顏三次一一染為棕色,後來,覺得以犧牲頭髮為代價,頗感不值,所以不再追求時髦,保留它的原色和自然秀美吧!

記的生兒子那年,當地風俗“月子不梳頭,梳頭必傷身”,所以,女人們一到坐月子時,必“改頭換面”,我不忍心,更不捨得,一頭亮麗柔順的秀髮,哪能說剪就剪。於是,我把頭髮盤起,梳起丸子狀,度過了漫長的一個月。出月之時,當我把頭髮披開,放進水盆梳洗,又柔又滑,長髮一個月沒大顯身手,還真長了不少。洗著柔順的頭髮,再和著洗髮液的香味,讓我如醉如痴。

歲月是把殺豬刀,在你不經意間走向衰老。

有一次講完課,我走下講臺,一個小女孩忽然大叫:“老師,您有白頭髮了!”我先是一怔,繼而笑著說:“老師老了,自然會有白頭髮!”

“您還沒老了,我幫您拔掉!”

說完,我坐在凳子上,孩子小心翼翼地拔起來,這一拔不要緊,竟然拔出十根白頭髮。我端詳著:十根長白髮如銀絲。不禁感慨萬分:十七年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像個陀螺轉啊轉,就這樣在講臺上慢慢變老,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

寒來暑往,三尺講臺,身有不舒,依然堅守,傳授知識。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老師的一生也是四季:青年教師、中年教師、老年教師、退休教師。我們就是那根忽明忽暗的蠟燭,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季會有風雨來疾。再沒有哪一個群體,像老師一樣體弱多病又倔強堅守。站出來的病,坐出來的病,熬出來的病,急出來的病……只要小心臟還在弱弱地跳,你是老師 ,不敢輕易請假。勿毋置疑,講臺上缺了你,地球照樣轉,但學生誰來管啊!孩兒們一日無師,猶如一鍋沸騰的小米粥沒了鍋蓋,即使一顆米粒濺到地上,也是你擔待不起的事兒。所以,請假看病先要請人代課。

老師的病假,不是請來的而是換來的,因為老師的編制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偶爾會缺,可從來不多。你費盡騰挪調課換課,最後都是要還的哦!何況,老師請人代課,絕不像換門衛換人看門那般簡單,學生早已習慣的鹹淡和火候,不是你想換就能換!

與此同時,反問自己:你為何不懂愛惜自己。學生像韭菜,一茬接一茬。有人把你淡淡想起,有人把你漸漸忘記。學生不忘即是恩情,既種桃李何求回報,臺上臺下無悔就好!所以,老師,也要學會愛惜自己。

時光不會為誰停留片刻,歲月也不會為誰的傷悲流轉。

脫髮與日俱增,白髮也是有增無減。

一個星期天,我洗完頭髮,照著鏡子,捋起前額頭髮,大吃一驚,那些掩藏在黑長髮之下的短髮竟然密集如雲佈滿前額。我自言自語:“唉,白頭髮又多又長了,有些時日沒拔了。”我正準備拔時,在一旁兒子發話:“媽,我幫你拔哇!”我把眉鑷子遞給他,他拔了起來,每拔一根,我心如針扎。“媽,太多了,再拔就沒頭髮了!而且頭頂黑髮下又鑽出些許白髮。!”兒子拔下的白髮,如數放在面前,我不禁想起詩仙李白借發抒情的詩句““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自笑鏡中人,白髮如霜草”……

如今,滿頭黑髮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白髮越來越多。長髮伴我走到中年,實屬不易啊!愛發如愛命,惜之憐之,無奈也!也許,隨著時光流逝,我們因生計忙碌奔波,不曾記起昔日的容顏和裝扮,所以有人曾經為你記著也是一種回憶。

一次作文課上,我給孩子們講“人物外貌描寫”,講完後,孩子們自選人物,奮筆疾書,其中有個孩子善於觀察,心細如髮,他重點描寫我的頭髮,“老師,您低著頭,拿起筆,一筆一畫地寫字,那微微長髮垂下來,直垂到您的肩上,我看著您那芊芊長髮,回憶起了許多:跑操的時候,那長髮在您身後擺動;講課的時候,那長髮隨著您的聲音在舞蹈;休息的時候,那長髮就靜靜地趴在您的肩上。你的一舉一動,都會甩起這美麗的長髮”。孩子的描寫令我震驚,小小年紀,對老師的長髮如此用心,可謂“愛屋及烏”。

從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可以看出其人的性格特點。但我覺得從一個人的髮型更能折射出一個人的性格品質,十幾年來,能一直保持一種髮型,實屬難得。這說明在生活中,待人真情永恆,始終如一;待事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正是這樣一份執著,讓我體會到“人間自有真情在,宜將寸心報春暉”,感受到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領悟到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長髮飄飄在當今社會,已是普通髮型,它雖沒有捲髮洋氣,也沒有短髮精幹,但我喜歡,喜歡這種自然飄逸的感覺,更喜歡象徵我做人方面的品質。

熱心的同事經常勸我換種髮型,改變自我。我老是附和著,過年時換,可每次過完年來上班時,還是一副老樣子。因為我不想改變自己,我覺得做現在的我真實、樸實、充實。

歲月不饒人,總有一天,我會忍痛割愛剪掉我的長髮,但不知是何年何月何日何時!

八公山文學(2019卷)|芊芊長髮悠悠我心(趙振華散文)

作者簡介:趙振華,女,山西應縣人。朔州市作家協會會員。熱愛文學,熱愛教育事業,熱愛生活。堅信陽光,源自內心的澄澈。心中若無陽光,則滿眼黑暗;心中若有陽光,則天下明媚。


八公山文學(2019卷)|芊芊長髮悠悠我心(趙振華散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