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小樓依舊當年貌,世間再無程蝶衣

《霸王別姬》是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主演的電影,於1993年1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影片以小豆子,也就是張國榮所飾演的程蝶衣為第一主角,講述了他和他所認識的人一生的故事。

而他的故事,開始於一個謊言: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霸王別姬:小樓依舊當年貌,世間再無程蝶衣

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

他雖然長得像女人,但並不是天生就認為自己是一個女人。

他反抗過,他唱了那麼多次我本是男兒郎。可惜,並不被周圍人所認同,周圍的人甚至否定這一說法。

於是,在師哥狠狠的“教訓”後,他頓悟了。

並不是你想成為什麼就可以成為什麼,是別人需要你成為什麼,你才會成為什麼

人一直在變成別人需要的樣子。

他想,既然如此,那麼幹脆就當自己是女嬌娥吧。

於是,他接下來的一生,就都按照這句話來活;直到最後,那麼多年過去了,他突然意識到,

我本是男兒郎,並非女嬌娥。從而豁然開朗,拔出寶劍,如同霸王別姬中的虞姬一般,自刎了。

這樣的他就能以女性的身份,死在自己的戲劇中,沉眠在了自己理想的世界裡。

他的一生,可以用美麗的謊言來概括。

霸王別姬:小樓依舊當年貌,世間再無程蝶衣

霸王別姬劇照

雖然這個謊言是假的,但是,它卻是美麗的。

我們所熟知的一切戲劇,它們同樣具有這個特性。

戲劇雖然是假的,但是它卻是美麗的,而且它比殘酷的現實生活更美麗。

所以,戲劇才能受到人們的喜愛。

戲劇,也是一種美麗的謊言。

從這個角度來說,程蝶衣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部戲劇,並且最後選擇死在了戲劇裡;這並不是愚蠢,這正是他在追求著自己的理想,這種追求,超越了謊言的本質,真實;也超越了生與死,是非常值得敬佩的!當然,敬佩是一回事,去模仿他,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霸王別姬:小樓依舊當年貌,世間再無程蝶衣

霸王別姬劇照

影片長達171分鐘,導演採用了順序結構的敘述方式;這種敘述方式很容易讓人入戲,所以,導演又把整部電影的劇情設計得很“緊湊”,沒有絲毫的拖沓。從開始到結束,讓觀影的人,越看越緊張,直到程蝶衣最後拔劍自刎的那一刻,又突然有一種輕鬆的感覺,繃緊的神經在慢慢的放鬆,然後感嘆,原來,解脫是如此的美好。

為了配合電影戲中戲的雙重敘事結構,陳凱歌導演還在劇中採用了兩種電影敘事方式,一種是通俗化的,另一種則是舞臺化的。

通俗化的敘事方式用來敘事,將電影的整個故事講的更清楚一些;舞臺化的敘事方式,則用來點題,表明電影的主題。

在這部霸王別姬中,兩種敘事方式是近乎均衡的。

但到陳凱歌后來的電影,《荊軻刺秦王》跟《無極》,就開始注重舞臺化的敘事方式,放棄通俗化,從而讓整部電影的質感,都偏向於一邊的。

所以,電影口碑都……

從結果上來說,霸王別姬這種通俗化與舞臺化都很均衡的電影,是更容易受到大眾們喜愛的。

130多萬人打出了9.6的評分,在豆瓣電影TOP250中排名第二。

霸王別姬:小樓依舊當年貌,世間再無程蝶衣

豆瓣評分前十的電影,外國電影占了九部之多,所以,這部在豆瓣評分9.6排名第二的中國電影,就顯得格外的耀眼與彌足珍貴。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驚喜。

在中國觀眾心中,這個僅次於,影史第一的電影,是代表著華語電影最高的榮耀!這份榮耀也在時時刻刻的提醒著我們中國觀眾內心深處對於中國文化的歸屬感!

當然,這部華語電影的巔峰之作在中國人和外國人的眼裡,卻有著完全不同的評價。

imdb評分8.0,並沒有排進TOP250。

其實,對於這個結果來說,並不奇怪。

因為,如果沒有對中國文化有足夠的瞭解的話,是無法體會到京劇對於整部電影的意義和它本身的魅力的,也無法理解,故事所展現出的那一系列從民國初年到粉碎四人幫的歷史變遷意義。

電影中的京劇元素是作為整個故事主題闡述的關鍵,而歷史的變遷則是作為一種強大的戲劇衝擊力,來帶動整個劇情的走向。

如果不瞭解這些東西,僅僅只是把目光放在人和人之間的糾葛上,那麼霸王別姬其實是一個相當簡單的感情故事而已。

所以,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或許真的就只有中國的觀眾才能看得懂。

霸王別姬:小樓依舊當年貌,世間再無程蝶衣

霸王別姬劇照

影片曾獲得第4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這也是中國人第一次獲得金棕櫚獎。

霸王別姬拿金棕櫚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霸王別姬的金棕櫚是跟簡坎皮恩的《鋼琴課》一起拿的,而這兩部影片在中國觀眾看來,其實是有不小的差異的。

兩部影片都因為文化背景差異的緣故,都很難被本國人以外的“外國人”所讀懂,就如同我們看不懂為奴十二年這部電影在外國人眼中為什麼會偉大,外國人也同樣看不懂京劇所表達的東西,只當是臺上的人在唱歌。

故事的背景從香港作家李碧華的原著小說發展而來,再由西影廠的知名編劇蘆葦改編。

還原時代而來的現實主義,讓整部影片具有一種強烈的真實感;但在人物的性格塑造方面和經歷上,卻又有一種讓人難以置信的傳奇感,這就讓整部影片都散發出濃厚的理想主義。

故事是一個悲劇,這難免有很多的情節看起來會很殘酷,但顧長衛的攝影卻又讓整個電影畫面都有一種唯美的感覺,在殘酷中注入了一絲溫柔而又浪漫的氣息。

從而讓影片的質感,一分為二:讚歎和惋惜

而這些,恰恰是導演陳凱歌所要表達的情感。

電影中,有一個故事,很有意思。

楚霸王是天下無敵的蓋世英雄,可偏偏老天爺卻不願意成全他。

霸王別姬:小樓依舊當年貌,世間再無程蝶衣

張豐毅飾演的段小樓

人縱有萬般能耐,終究是敵不過天命。

最後只有一匹馬和一個女人跟著他,霸王讓虞姬逃命,虞姬卻不肯,她最後一次為霸王斟酒,最後一次為霸王舞劍。最終跟隨霸王而去,拔劍自刎。

這個故事是關師傅對徒弟們說的,其實也是在講述本片的另外一個主題,忠誠

當然,這個忠誠並不是指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的忠誠,而是,對理想追求的忠誠

當小豆子在戲班看到真正的角兒的時候,他理想的萌發就開始迸發。

當關師傅講述霸王別姬這個傳奇的故事的時候,他內心對於理想的追求才真正的堅定了起來。

再到後來關師傅責打他,他全程都一聲不吭。

這時候其實已經體現出他對於理想的忠誠!

而正是因為這種忠誠,程蝶衣才會在法庭上說京劇傳到日本的事情。

這麼說,並不是說他沒有民族情感,而是因為在他心裡,他對於藝術理想的追求是高於民族情感的。

後來因為他對藝術理想的這種極致的追求,才導致他在特殊時期無法繼續他心愛的藝術,還吃盡了苦頭。

但是,恰恰是因為這種忠誠,才讓他在真實的世界中成為了他在戲劇中所扮演的人:虞姬!

霸王別姬:小樓依舊當年貌,世間再無程蝶衣

霸王別姬劇照

他之所以堅守這個“謊言”,就是因為他從一而終的忠誠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飾演霸王的段小樓其實是沒有資格做他的項羽。

他的理想,才是真正的項羽!

說完程蝶衣的理想,再來說說其他人的。

其實從影片前面來看的話,小石頭也是有理想的,當小豆子留給他三個大子,跟他告別的時候,他幾乎都要流下眼淚來了;那時候的他,比小豆子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可惜,他並沒有堅持下來,他被現實擊敗了,他在這個殘酷的現實社會中,慢慢的放下了自己對於理想的追求。

袁四爺這個角色,應該是一個在現實中卻嚮往理想的人。

霸王別姬:小樓依舊當年貌,世間再無程蝶衣

葛優飾演的袁四爺

他自己做不到,但是他又保留著那份純粹的理想。

他對程蝶衣的愛,並不全是慾望,還摻雜了許多他對於理想的追求。

小四,其實可以算得上是一個理想的背叛者。

霸王別姬:小樓依舊當年貌,世間再無程蝶衣

雷漢飾演的小四

他背叛了自己的理想。

他是最早頂著水盆挨罰的人,那時候的他,是有理想的;但到後來,他卻沒有從一而終的堅持,他被現實擊敗了,放棄了自己對於的理想追求。

菊仙,則是整部電影最有意思的人。

霸王別姬:小樓依舊當年貌,世間再無程蝶衣

鞏俐飾演的菊仙

在電影中,她是把霸王段小樓帶到世俗生活的人,但是在人物的刻畫上,她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最像程蝶衣的人。

她自殺,並不是因為自己是妓女!

而是因為段小樓說自己從來沒有愛過她,要和她劃分界限。

愛情的背叛,才是菊仙自殺的原因。

她把劍,還給了程蝶衣,然後上吊自殺。

她雖然是一個妓女,但是,她卻做到了真正的從一而終的忠誠。

在電影中,她雖然是程蝶衣的敵人,但是在人物的刻畫中,她卻是另外一個程蝶衣。

看到影片中的這幾個人對於理想的追求,再回過頭來,就能發現,幾乎是我們面對自己的理想時,最初的樣子。

雖然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但是,在現實中,大部分人都是段小樓、袁四爺和小四,只有少部分人能做到程蝶衣和菊仙。

這是一種事實,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

社會的環境在慢慢的變化,壓力也在逐漸的轉變著。

霸王別姬:小樓依舊當年貌,世間再無程蝶衣

霸王別姬劇照

回頭一想,為什麼那些選擇離開,甚至是背叛了霸王的人,沒有任何的故事,將他們記錄下來?反而,一匹馬,一個女人和霸王的自刎卻被當成了故事,流傳千古?

這其實是因為人們的內心渴望著這種從一而終的忠誠。

人縱有萬般能耐,也終究敵不過天命。

這正是我們前面提到過的:讚歎與惋惜

惋惜的是,從一開始結局就已經定好了,拔劍自刎的虞姬,她的宿命早已經被安排。

讚歎的是,她那從一而終的忠誠,她因宿命的安排而悲劇,但是卻得以綻放出無數的光彩

這種讚歎和惋惜,恰恰就是中國人最愛的悲劇形式。

這麼說來,這部影片,真的就只有中國人才能看得懂,才真正的熱愛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