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微創外科?腹腔鏡手術在肝、膽、胰腺外科疾病診治中的應用

提起微創外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清楚具體指的是什麼,也會有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微創技術是近些年才出現的新方法,而且只要是微創,就一定是最好的,其實不然。微創外科的理念從最初提出到現在已經有超過2000年的歷史,而現代微創外科——以腹腔鏡為代表的應用技術也是歷經200多年的發展才取得現在的成績。

何謂微創外科?腹腔鏡手術在肝、膽、胰腺外科疾病診治中的應用

現在是歷史的積累,而未來則是由現在決定的

一、微創概念的來源

“微創”這一概念,最早是在公元前四世紀,由古希臘的醫學家——希波克拉底率先提出,他也是西方醫學的奠基人,醫學生在進入大學後誦讀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也是他提出來的,這簡短而洗煉的的誓言向世人公示了四條戒律:對知識傳授者心存感激; 為服務對象謀利益,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 絕不利用職業便利做缺德乃至違法的事情; 嚴格保守秘密,即尊重個人隱私、謹護商業秘密。

何謂微創外科?腹腔鏡手術在肝、膽、胰腺外科疾病診治中的應用

希波克拉底不僅是醫學家,更是哲學家

希波克拉底最早提出的有關微創理念和現代微創概念雖有很大差別,但其本質是基本一樣的——“不要做得太多”,概括出微創的精髓,就是以儘可能少或小的創傷來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或者是為了達到同樣良好的治療效果而需要病人付出的代價儘可能小。

目前,外科微創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的腹腔鏡手術,無疑是將微創外科上升到一個相當高的水平,未來也許還會有更好的技術來將其取代。

二、腹腔鏡的歷史演變的四階段

腹腔鏡從誕生之初到現在可分為四個階段:腹腔鏡的誕生、診斷性腹腔鏡時代、治療性腹腔鏡時代、現代腹腔鏡時代。

何謂微創外科?腹腔鏡手術在肝、膽、胰腺外科疾病診治中的應用

腹腔鏡發展的四個階段

1、腹腔鏡的誕生

1804年,德國人Bozzini首先提出觀察人體內臟器官的構想,並於1806年製造第一臺稱為“Lichtleiter”的器械,也因此被稱為內窺鏡第一發明者,但由於當時只能把蠟燭作為光源,因而從未在人體上使用過;

何謂微創外科?腹腔鏡手術在肝、膽、胰腺外科疾病診治中的應用

現代內窺鏡技術已不是先人所能想象的

1853 年,法國人Desormeaux第一個將Bozzini的“Lichtleiter”改進後用於泌尿系統疾病患者,光源為燃油火,被稱為“內鏡之父”;

1877年Nitze與人合作設計出可以直接插入膀胱的內鏡,在1879年愛迪生髮明燈泡之後,膀胱鏡才算正式問世。

2、診斷性腹腔鏡時代

1901年,俄羅斯人Ott將窺陰器通過腹前壁的小切口插入腹腔,利用頭鏡反射光來觀察腹腔內臟器;同年,德國人Kelling把膀胱鏡插入狗的腹腔,以觀察動物在注入腹腔內過濾空氣的反應;

1911年,瑞典人Jacobaeus報告了115例腹腔鏡檢查結果,他首先使用“Laparothotakoskopie(胸腹腔鏡檢查)”一詞,並在檢查中使用穿刺套管和穿刺錐;同年,美國人Bernhein報告兩例把直腸鏡插入腹腔的檢查,稱為“Organoscopy(器官鏡檢查)”;

何謂微創外科?腹腔鏡手術在肝、膽、胰腺外科疾病診治中的應用

很多手術都是先在動物身上完成的

1918年,Otto Goetze發明安全的氣腹針;1924年,瑞士人Richard Zollikofer用二氧化碳造氣腹,同年,美國人Stone推薦用橡膠墊圈來防止術中穿刺套管漏氣;

1929年,德國人Kalk製造出前斜135°視角的腹腔鏡,並首先使用雙套管技術。\u0003

1933年,Fervers第一個報告腹腔鏡下行腹腔粘連鬆解手術;1934年,美國人Ruddock發明單極電凝腹腔鏡器械;1936年,德國人Bosch第一個用腹腔鏡單極電凝技術行輸卵管絕育術;

1942年,Donaldson報告腹腔鏡子宮懸吊術;1944年,法國人Palmer在進行腹腔鏡婦科檢查時採用 Trendelemburg體位,還強調術中持續腹腔內壓力監測的重要性;

何謂微創外科?腹腔鏡手術在肝、膽、胰腺外科疾病診治中的應用

1952年,英國人Hopkins發明柱狀透鏡系統;德國人Semm設計眾多腹腔鏡器械,並改進技術,如自動氣腹機(1960年)、內鏡熱凝裝置(1973年)、沖洗裝置等,還設計腹腔鏡手術模擬器;Semm還設計一系列腹腔鏡手術,如內凝固輸卵管絕育術、輸卵管切開術、卵巢切除術、輸卵管鬆解術、子宮肌瘤剜除術等;

1979年,德國人Freimberger第一個行腹腔鏡豬膽囊切除術;1980年,Semm完成第一列腹腔鏡闌尾切除術,1983年,完成腹腔鏡小腸穿孔縫合修補術;1985年,德國人Muhe完成世界第一例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並於1986年在德國外科學會學術會上發表,但並未引起重視;

何謂微創外科?腹腔鏡手術在肝、膽、胰腺外科疾病診治中的應用

腹腔鏡手術設備

1987年,法國人Philippe Mouret行法國第一例LC ,自從這一例手術出現後,現代腹腔鏡肝膽外科的技術才被開啟。

三、我國腹腔鏡的發展歷史

腹腔鏡作為一項引進的醫學技術,在我國相對雖然起步較晚,但是近些年開展的腹腔鏡手術例數和難度係數已居於世界前列。

1958年,國內首次出現腹腔鏡檢查報告,到1965年報告的腹腔鏡檢查已達2700餘例;1991年2月,我國首例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在雲南曲靖二院完成,當年即報告手術100例;1993年12月,上海長海醫院舉辦全國首屆腹腔鏡學術會議;1995年,在上海成立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腹腔鏡外科學組。

何謂微創外科?腹腔鏡手術在肝、膽、胰腺外科疾病診治中的應用

腹腔鏡膽囊切除已經成為常規手術

四、現代腹腔鏡技術在肝、膽、胰腺外科中的應用

腹腔鏡膽囊手術早已成為常規手術,不僅如此,腹腔鏡技術已經在很多複雜肝、膽、胰腺手術中得以開展,可以這樣說,開腹能做的手術,現在腹腔鏡幾乎都能做。

何謂微創外科?腹腔鏡手術在肝、膽、胰腺外科疾病診治中的應用

除了經典的多孔法腹腔鏡手術,為了滿足美觀的需要,還出現了單切口腹腔鏡手術(Single 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SILS),經臍入路內鏡手術(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 TUES)

何謂微創外科?腹腔鏡手術在肝、膽、胰腺外科疾病診治中的應用

而Da vinci手術機器人的出現,是現代科技和微創醫學的完美組合,手術醫生可以不直接接觸病人身體,藉助機械臂就可以完成複雜的肝、膽、胰腺外科手術,當然,機器人手術也不是說由機器人獨立完成,現在的機器人只能說是機器,必須在人的操作下才能工作,離真正意義的機器人還有相當長的距離。

何謂微創外科?腹腔鏡手術在肝、膽、胰腺外科疾病診治中的應用

機器人手術系統

美國Intuitive Surgical 生產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於1999 年取得歐洲CE 認證,2000 年取得美國FDA 認證,也是全球唯一可以用於人體手術的人工智能輔助的腔鏡手術系統。該系統充分結合了美國航空航天局、五角大樓和眾多大學開發的大量先進技術,它使主刀醫生可直接看到三維立體影像,並操控搭配在機器手臂上的Endo Wrist® 仿真手腕手術器械,完成複雜手術。

何謂微創外科?腹腔鏡手術在肝、膽、胰腺外科疾病診治中的應用

機器人手術系統示意圖

結語

現代的微創技術帶來了外科的大發展,和希波克拉底時代的概念早就有天壤之別,就算是100年前最優秀的外科醫生在今天看到這樣的技術也會被驚呆了,可以說,直到今天,外科微創理念才真正實現了轉變和轉化, 促進了外科手術技術的迅速推廣,也是現代科技發展的節奏,也為現代的外科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