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奇怪的字組成的古詩,認識的人進來看看

傳說在解放之前,有支考古隊花費九牛二虎之力,在山海關附近終於找到了傳說中的孟姜女作為平民之身的孟姜女,墓裡沒什麼值錢的東西,倒是在考古隊的意料之中。不過在墓中發現了一塊保存完好的白色絲織手絹。這本來不是很稀奇之物,但等大家打開之後,發現上面排著四行刺繡的字,三字一個組,共有12個字,形體也極為古怪,說是字也不太像字。

大家都感到非常驚奇,爭先傳看,卻沒有人能明白這12個字要表達什麼,有何含義。於是有人提議把郭沫若找來。郭沫若在甲骨文方面造詣頗深,當時備受人們推崇。

一首奇怪的字組成的古詩,認識的人進來看看

於是,經過輾轉,這幅手絹到了郭沫若手裡。經過反覆揣摩,沉思片刻之後,郭沫若微笑著對送來手絹的人說:據我推測,這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古文字,可能是一位很有才且很細心的婦女寫給修築萬里長城的夫君的一首詩。來人不明所指,疑惑地問道:那個婦女為什麼不直接用文字表述或說出來呢?

郭沫若說:那時候秦始皇下令修築長城,封鎖很嚴,這位婦女一方面想表達對夫君的思念之情,一方面要躲開官吏的盤查,還能不被懷疑地送到丈夫手裡,於是繡了這12個字。來人聽完,覺得郭沫若說的很有道理,就請郭沫若繼續講明白其中的含義。郭沫若說道:這12個字,實際上表達的是一首詩:半夜三更門半開,小姐等到月兒歪。山高路遠無口信,哭斷肝腸沒人來。郭沫若進一步破解這首情詩的依據:左上方夜字將單立人部首去了,只剩下右邊一半,也就是半夜的意思。而三個更字表示三更時分的意思;而繁體字的門剩一扇,意思就是半開。所以左上角的3個字,就是“半夜三更門半開”的意思。

右上方的姐字寫的非常小,表示小姐,運用的手法是雙關;等字倒著寫,意思就是等到;月字斜著寫,指代月兒歪(偏西),比喻等了很久。左下方山字上面有一朵雲,意思山與雲相接,說明山勢高;路字由山高而產生了路遠的聯想,暗喻夫妻遠隔千里;信字省略了下面的口字,表示“沒有口信”的意思。

右下方哭字上下分開,有哭斷之意;由肝及腸,何為苦斷肝腸的意思;而木字與沒諧音,暗示沒有人來。

不知各位都能看個什麼出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