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酒企酒商最需要思考的是疫情帶來的消費變化

疫情之下,酒企酒商最需要思考的是疫情帶來的消費變化

楊永華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2020年的春節顯得如此“不同”。一時間,商務經濟人士表現出“怎麼辦”的極度焦慮。時下,各種信息充斥都是“生意怎麼做”,“產品怎麼賣”,有沒有“方法”止滑,有沒有“奇招”藉機“暴富”。凡此種種,應接不暇。

誠然,這次突發在春節期間的大規模傳染性疫情,不僅讓餐飲業陷入困境,而且類似的還有商業,影視業,旅遊業,娛樂業,交通等等行業,可以說,這種影響一定是“傾巢之下,安有完卵”。因為整個經濟是一個生態,沒有哪個行業可以獨善其身。

我們斷言,疫情期間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比疫情本身影響更大的是疫情之後的消費變化。這個時候,如果企業只是想著如何應對疫情本身帶來的影響,對疫情之後的消費變化“不知不覺”,或者缺少準確預判,才是疫情給企業帶來的“滅頂之災”。

凡事都有兩面性,疫情不僅會“倒逼”企業產生更大的生命力,也會推動產業和企業“進化”。無疑,沒有意識到疫情後的消費變化,競爭態勢變化的企業,一定會在疫情的“倒逼”之後消失。

最近也接到很多客戶的諮詢,甚至有些酒企提出現在最需要搞“頭腦風暴”,以期當下能“出奇制勝”,實現“彎道超車”。我們給出的回應是:疫情面前做需要思考的是疫情後的消費變化。這是企業戰略使命的必然,因為戰略的本質是決定現在做什麼自己才會有未來。

值得反思的是:當下酒業只一味的思考如何度過難關,走過這個“冬天”。當然,絞盡腦汁“多賣一點”或許能保住命。如果反過來想,以退為進,以“向死而生”的戰略魄力和勇氣做出“少買一點”的決策,也能活的更好。因為,決策者只有思考明白了“現在怎麼做才會有未來”的生死命題,才能避免自己消失在“春天”裡的厄運。

毋庸置疑,經過疫情的洗禮,消費者,尤其是白酒的消費群體處於社會“中堅階層”,這個階層對生活,對健康,對活著的價值,對人生的意義,會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總體會走向更有品味的“佛系”生活方式。

以此推論,酒企需要從產品到品牌做出系統的重構,才能在疫情過後實現“厚積薄發”。

2003年“非典”之後,白酒進入“黃金十年”,基於食品安全和健康,喝好酒成為白酒消費的主旋律。這一點,從高端白酒水井坊橫空崛,就可以不言而喻。經過“非典”洗禮之後,為健康喝好酒成為主旋律,水井坊抓住這一主流消費趨勢,推出中國白酒高端品牌,以“釀造高端生活元素”為產品訴求,以“1瓶五糧液+1瓶飛天茅臺酒=1瓶水井坊”的高端戰略,成功實現了從“全興大麴”到“中國白酒品牌”的發展戰略和品牌戰略。

另外,再拿一組白酒行業數據更能說明:中國白酒從2003年的產量330萬千升到2013年1200萬千升,產值從2003年500多億,到2012年的5000多億。產量4倍,產值10倍的數字背後,說明了抓住消費需求變化,才是酒企戰略發展的根本,忽視“大事件”背後消費需求的變化,才是企業戰略最大的失誤。

我們認為,這次“新冠”對白酒消費群體的最大改變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白酒產品的健康價值迴歸。另一方面是白酒成為品質生活的必需品。這兩個本質性的變化,需要企業從產品訴求和品牌訴求兩個方面系統重構,以期實現疫情洗禮後的“重生”。

從產品的層面看,會有兩個轉變:一是白酒會從“交際應酬”的“山吃海喝”轉變為“感情交流”的“怡情小調”,理性飲酒會成為酒桌的“常態”。二是喝酒喝健康的觀念轉變為“生活方式”,小酌怡情的品質生活,喝酒為了健康會讓白酒稱為生活必需品,這是消費意識和觀念的巨大轉變。

非常值得反思的是,白酒產業經過“黃金十年”的高速發展,在產量和產值增長的背後,也透出白酒產業“棄根丟魂”的發展誤區。白酒之根是健康,“酒為百藥之首”是白酒得以延綿流傳數千年的基因。但是,我們產業發展的同時,企業丟失了白酒的“健康”之根,白酒飲品化,快消化是對白酒健康之根的最大沖擊。尤其是“富起來”的國人,酒桌上“拼酒”,“酗酒”的“令狐沖”成為常態,這種畸形的飲酒方式,背棄了健康喝酒的本質,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出現,讓白酒頗受詬病。

中國白酒產業變革有三個不容忽視的事實,也是變革的“內驅力”:

中國已經成為人口老齡化數量最多的國家;中國是全球“亞健康”群體數量最多的國家;中國白酒主流消費換代,即白酒主流消費群為80/90/00,主流消費換代一定會產生新的產品需求和文化需求。

並且健康已經上升為為“國家戰略”。從這個角度看,這是中國白酒最大的機會是迴歸健康之根。

可以肯定的說,經過這次系列之後,基於健康的白酒產品不僅會出現“井噴”,而且會是今後的主流產品。

白酒產品的健康之根在哪裡?一是產品健康,即健康酒。酒作為最好的“一味中藥”,傳統的固態釀造工藝,讓白酒成為“天然酵素”。中國白酒作為全球蒸餾酒的代表,其固態發酵是靈魂,也是核心競爭力。二是健康飲酒。白酒是精神化的物質產品,文化是白酒之魂,健康是白酒之根。白酒的文化本質應該是塑造品味生活,豐富精神境界。白酒的健康本質是打造生活方式。

在面對白酒產業和企業,我們一直強調這句話:任何在發展過程中丟掉產業屬性和本質的產業都沒有未來,任何與消費需求背道而馳產品都會消失。

基於這種判斷,我們認為,之前的“酒駕入刑”,以及這次“新冠”都是白酒產業和企業最好的“救贖”。

在物質商品極大豐富,總量過剩的供需背景下,白酒進一步的發展需要從文化層面上重構“精神產品”,從健康層面重構“生活方式”,以滿足“不充分,不均衡”的供需矛盾。從這個角度看,如果白酒產業和企業還是一味主張和強調產品的“交際應酬”的物質屬性,忽視產品的“健康和文化”屬性,就一定會制約白酒產業在疫情後的發展。同樣,如果白酒產業和企業能夠抓住疫情後的消費需求變化,從戰略的高度,立足白酒的精神屬性打造生活方式,白酒產品“迴歸”健康價值,就一定能夠實現疫情後的大發展。

可以預見,經過疫情之後,白酒企業的品牌塑造一定要重構,必須改變“正式”而又“沉重”的“大道理”,成為“暖男”才能掠獲消費者的“芳心”,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疫情之後勝出的企業,一定是在疫情期間正確把握消費變化,將營銷思維成功實現從“研究怎麼賣”轉變為回答“為什麼買”,營銷能做到“不戰而勝”的企業。

更可以預見,凡是在疫情期間只思考如何“多賣”,忽視消費者變化,忽視競爭格局變化。對變化“不知不覺”的企業,不一定會倒在疫情的“寒冬裡”,也許會倒在疫情結束之後的“春天裡”。(作者系觀峰諮詢首席戰略專家,中國人民大學企業重構與重生課題組組長,微信號:GFZXYY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