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自刎後,這五人瓜分了項羽的屍體,他們後來怎麼樣了?

垓下之戰前夕,劉邦緊急召見韓信和彭越前來助陣,但是韓信和彭越兩人都按兵不動,這使得劉邦非常著急,因為劉邦心裡很清楚,想要獲得百分之百的勝利,那麼就不得不將兩人利用起來。為了說動兩人前來助陣,劉邦正式許諾冊封這兩個人為王,他們這才同意發兵前來助陣。

但是劉邦還覺得不夠,於是他便下令,誰要是斬下項羽頭顱,賞萬金,給他拜將封侯。這個時候,漢軍的士卒們像是打了雞血一樣,奮勇殺敵,戰鬥力硬是比往常提高了一倍。

項羽自刎後,這五人瓜分了項羽的屍體,他們後來怎麼樣了?

劉邦——劇照

在漢軍的圍追堵截之下,項羽戰敗後退到烏江邊上,此時的項羽已經兵微將寡,難以為繼了。就在他躊躇無依時,烏江中划來一葉扁舟,船伕百般勸說讓項羽上船,以圖東山再起。但是被項羽拒絕了,隨後便揮劍自刎。

項羽自刎後,當時漢軍將士一擁而上搶奪項羽的屍體,項羽的屍體最終被五人瓜分。他們分別是王翳、楊喜、呂馬童、呂勝和楊武。當時楚漢兩軍越有七十餘萬人,而這五個人最終從這七十萬人中脫穎而出,名垂史冊。更巧的是,這五人全部都來自秦地,他們都是在劉邦入主關中以後才正式加入進來的。當然了,這五人都出自秦地雖然表面上看去是巧合,但這其中也有它的必然性。為何呢?

項羽自刎後,這五人瓜分了項羽的屍體,他們後來怎麼樣了?

項羽——劇照

我們知道,楚漢對立時,劉邦不斷地將項羽在政治與戰略上的失誤轉換成為了自己政治與戰略上的優勢。而項羽的第一個失誤便是他放棄了關中地區,而這就給了劉邦漢承秦制的機會。在劉邦奪取關中之地後,他便以韓信的“申軍法”為開端,開始逐步推行秦朝的制度,而也正是這樣,才給了劉邦從楚本位過渡到了秦本位。而此後秦國出身的將士們也開始源源不斷地加入到了劉邦集團中,從而成為漢軍的中堅力量,而這五人便是秦人中的代表,他們實際上就是漢承秦制的產物。

那麼問題來了,這五人在瓜分完項羽的屍體之後,其下場如何呢?

其實在此之後,劉邦也兌現了他的諾言,對這五人進行賞賜。其中王翳被封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候、呂馬童為中水候、呂勝為涅陽侯、楊武為吳防侯,賞賜金銀財物,享受榮華富貴。而在這五人中,楊喜的結局最好。楊喜斬殺了項羽,使得楊姓成為千年顯赫的大姓。為何這麼說呢?

項羽自刎後,這五人瓜分了項羽的屍體,他們後來怎麼樣了?

楊喜

我們知道,在秦漢之交和楚漢爭霸之際,楊喜只是一個漢軍騎兵隊的小隊長而已,因為斬殺項羽有功,所以便一度成為了漢朝的開國大將之一,並被劉邦敕封為赤泉候,位居將相之上。自此以後,漢朝四百多年的歷史,楊喜子孫一直人才輩出,多為子孫在漢代都得以出將入相。比如他的曾孫楊敞,在漢宣帝即位後不久便敕封為安平候,他還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曾擔任過西漢的丞相,御史大夫等高級官職。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是司馬遷的女婿。

所以由此我們可以得知,楊喜是全球楊氏更盛崛起之基,如果沒有楊喜,那麼以後的楊氏族人則難以估量。可以說,楊喜,是華夏楊氏第一個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鑄就輝煌勝利,奠定和成就了後來的華夏楊氏望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