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教學的原點,教改實處是課程,教改深處是課堂

迴歸教學的原點

教學研究室 王建勇

教改實處是課程,教改深處是課堂。核心素養視域下教學改革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要經過哪些……帶著這些問題、困惑,我們一行 14 人跋山涉水,尋道山城,探尋教研之道,教學之道,為師之道。6 天的時間先後聆聽重慶市江北區教師進修學院李大聖院長《教學關係變革與高質量學習》、重慶沙坪壩區教師進修學院龔雄飛院長《學本教學:新時代教學改革的趨勢解析與路徑分析》、重慶市教育政策研究所鄧建中所長《基於常態和方法的中小學教育科研》等報告,增長了智慧,拓寬了視野,啟迪了思維,解放了心靈。

思維力 —— 智力結構的核心


迴歸教學的原點,教改實處是課程,教改深處是課堂

教育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龔雄飛院長在報告中指出,教學是否突出思維過程決定教學的品質和有效性。講授式教學重在對知識的記憶和複製,弱化了智力開發和思維訓練,不利於創新型人才培養,不利於學生核心素養培育,不利於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的教不等於學生的學,在講授式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被老師的教所“控制”,思維的發展是被動的,是不充分、不舒展的。很容易導致多教少學,以教代學,甚至有教無學。

“教育即解放”,要解放學生的頭腦,讓學生擁有思維的自由。但激發學生的思維,並不是整堂課密密麻麻的問,滿堂問的課堂不是好課堂。龔雄飛院長通過“整式的加減(合併同類項)”的一段教學片斷、問題設計的對比,向我們闡釋了什麼是真問題、什麼是假問題。一堂好課從問題設計開始,有價值的問題要有思維的起點和終點,有一定的思考距,才能啟發思維、開發智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滿堂問相當於在思維的起點和終點之間加入了過多的點,思維距大大縮短,導致問題過於簡單,弱智化的問題、隨意性的問題、瑣碎的引導,學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

表面上看課堂互動積極、熱熱鬧鬧,但實際是老師密密麻麻的問控制著學生的思維軌跡和思維過程,要求學生按照老師的思維發展,導致思維的同質化、單一化、模式化,老師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將學生的思維教死了。表面的熱熱鬧鬧隱藏著課堂低效的本質。

龔雄飛院長的案例分析真實再現了我們的常規課堂,暴露了我們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真問題。抓住了影響學生髮展的決定性因素,用事實告訴我們“以教師為中心”的“以教定學”“以導定學”的教學方式不適合核心素養視域下教學的需要,我們必須要予以改革。

啟發式教學 —— 教學改革的關鍵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學生的“憤悱”是一堂課的教學起點,“若教則不憤而啟,不悱而發,喋喋然徒勞無益也”,教師要探明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明確,哪些還有困惑,找到教學的起點,否則學生沒有問題或者說沒有找到學生的疑問、困惑點,還搞什麼啟發。龔雄飛院長通過海峽兩岸同課異構《貓》的教學案例告訴我們什麼是啟發式教學,如何找到學生學生的“憤悱”,如何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唯一的直接的途徑,就是把學生置於必須思考、促進思考和考驗思考的情境之中。”

不要急於告訴學生每一步要去做什麼,不要急於告訴學生答案,不要害怕學生在課堂上暴露問題,重視學生思維的過程,注重學生思考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先學思考,處於“憤悱”狀態,處於“疑惑”之時,處於“錯誤”關口,老師根據這些真實問題實施有針對性的引導或教學,把“錯誤變成最好的教育資源”。啟發式教學,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老師多了一份靜待花開的淡定、從容。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中心,老師根據學生學習過程中暴露的問題,利用學習共同體的方式(小組合作),鼓勵學生之間互助式解決問題,其實質就是“以學定教,學生主教”。

合作學習 —— 最有效的教學模式

小組合作是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最常見、最常用的教學方式,但同時相伴而生的是假合作、為合作而合作、優秀生展示的舞臺等問題。什麼是真正的合作學習,如何讓合作學習真實發生,龔雄飛院長通過《荷葉圓圓》一節課中學生的活動表現給我們進行了充分的展示。異質分組,先分工後合作,小組中的每一個人都有任務,強化每個人的責任感,避免合作學習中邊緣人現象的出現。相信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小組規模的大小是有原則的,那就是學習任務的多少,保證小組中的每一個人都有任務,任務驅動,責任強化,鼓勵學生之間互助解決問題,真正實現了“以學定教,學生主教”。

既有理論依據,又有實踐的展示,讓我們充分認識到稱“合作學習”為“近幾十年來最有效的教學模式”毫不為過。解決了為什麼和怎麼做的問題,讓合作學習真實發生也並不很難。

六年影響一生 —— 真正為孩子的長遠發展負責沒有課間休息的時間表,下午基本沒有文化課安排的課程表,學生自主選擇的校本課程……這些看似讓人難以理解的現象的背後是重慶市謝家灣小學對學生的尊重、對學生成長的負責、是滿滿的對學生的愛。“紅梅花兒開 朵朵放光彩”,讓每一個孩子綻放。

孩子的立場是什麼?孩子的體驗是什麼?孩子的收穫是什麼?”這是謝家灣小學的行為追求。羅鳳校長在報告中提出:我們要培養的是在真實世界中面臨複雜問題的人,教育要培養孩子解決具體問題所需的綜合的基礎素養,科學的思維方式,系統的知識結構,靈活的應對能力……課程是育人的根本載體,只有在課程建設中搭建豐富的參與平臺,提供個性化的選擇機會,才會讓孩子們在不斷嘗試中發現自我的可能,並在持續學習中實現自我的潛能,為每個孩子的優勢發展提供可能。字裡行間、時時處處體現的是學生立場。這樣的學校怎能不令學生留戀、讓家長嚮往!

沒有高大上的理論,沒有轟轟烈烈的效應,清新、恬淡、朝氣蓬勃的謝家灣小學就這樣呈現在我們面前,因為是日常的實際工作,所以不用發言稿,就這樣娓娓道來。看似簡單無奇,實質是抓住了教育的實質:一切以學生為本。尊重教育規律前提下的堅持,成就了現代學校的樣板。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要因為走的匆忙而忘記了為什麼出發。無論是李大聖院長的激活課堂教學全要素,還是龔雄飛院長的學本教學,無論是重慶市巴川中學校,還是重慶市謝家灣小學的發展,都沒有忘記教學的原點:學生。只有謹記教學的方向和目的,找到教育發展的規律,才能做到不追風,不迎合,遵循教育發展的自身規律,追求自己期待的教育樣態。

短短 6 天的培訓課程緊湊、來去匆匆,收穫滿滿。“學習力就是競爭力就是進化力”。

我們所有的努力就是為了不讓面對問題時的自己無能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