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開播!中南大師生熱議這堂"雲思政課"

3月9日下午兩點半,由教育部社科司與人民網聯合組織的“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正式開講。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全國大學生一起“雲上思政課”,中南大師生也在全國各地通過不同途徑準時收看直播,共有兩萬餘名本科生、八千餘名研究生以及全體思政課教師收看了直播。校黨委書記欒永玉,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楊燦明及全體校領導也主動與同學們一道在線學習。

“思政大課”特別邀請了清華大學艾四林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秦宣教授、北京師範大學王炳林教授、中央財經大學馮秀軍教授四位專家學者,結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四門必修課教學內容,解讀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分析中國抗疫彰顯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講述防疫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召開會議,作出重要指示,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全國上下團結奮戰、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鬥爭,是一堂現實的思政課、一堂鮮活的思政課、一堂深刻的思政課、一堂難忘的思政課。”艾四林教授在開課伊始說道。他以“在抗擊疫情中深化理論認識”為主題,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角度,論述了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群眾路線,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初心使命。又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野外交易這一熱點話題出發,引出“人與自然的關係”,從而闡述“人和自然是個有機整體”,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最後他提出,經過此次疫情,我們需要構建戰“疫”命運共同體,總結經驗,全世界一起,共同戰“疫”。

秦宣教授圍繞“疫情大考告訴我們什麼”這一問題出發,說明了目前我們正面臨一次危機、一次大考,從中我們需要總結經驗,中華民族正是從一次次磨難中不斷奮起,完成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這場全民戰“疫”中,疫情防控目前取得的成績,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完全可以轉化為治理效能。但現有的預警防控體系也在提醒我們,面向未來必須具有風險意識,必須通過改革完善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提高風險的化解能力。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們必能取得戰“疫”的最終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也必將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王炳林教授以“總結歷史經驗,增強必勝信心”為主題,通過講述中華民族歷史上與天花等瘟疫作鬥爭的歷史,總結了古人與瘟疫鬥爭的經驗與不足。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的衛生防疫事業開闢了新道路,取得了“1958年消滅血吸蟲病”和“2003年戰勝非典”兩次較大規模的抗疫勝利。從磨難中奮起得到的啟示是,一是要辯證地看待問題,長遠看待此次疫情對我國的影響;二是要增強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三是尊重自然,尊重規律;四是堅持黨的領導,充分依靠群眾。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依靠改革開放以來奠定的物質保障和不斷提升的醫療衛生水平,英雄的中國人民一定能夠儘快取得抗疫鬥爭的最後勝利!

馮秀軍教授從中國青年的角度出發,談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論述了青年人在責任和擔當中的“蝶變”。她用此次奔赴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中有三分之一是90後、00後這樣一組數據,以及他們在一線樂觀開朗、艱苦奮鬥的事蹟,定義了破繭成蝶的“非典型青春”。她又援引紅軍長征途中一個團為一個嬰孩打仗的故事以及92年生的李宗玉在第一時間請戰一線的故事,闡明瞭愛國是青年諸多責任之中最重要的責任擔當。在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承之中,青年是每一個時代的接棒人,他們是救亡圖存的一代,是建設國家的一代,是強國富民的一代。青年在這場戰“疫”中須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必能譜寫“大寫青春”,必能助力這場戰鬥取得最終勝利!

四位老師的直播課在中南大師生中引起熱烈反響,他們紛紛表示,兩個小時的思政課,乾貨滿滿!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榮樞表示,這場大課充分發揮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引導作用,彰顯了思政課的實效性、時代性,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真理魅力。四位教授引經據典、實事求是,他們對真理的深刻闡釋,幫助我們築牢了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思想根基,加深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信仰更加堅定。“作為一名思政人,通過聆聽這場疫情防控中的思政大課,我更加深入認識了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接班人的責任和使命,更加深刻理解了人民教師‘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理論內涵,更加明確了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要求。”

會計學院輔導員杭慧喆表示,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這場不期而至的疫情,是對中國、對世界各國公共衛生、疫情防控的“大考”,又何嘗不是對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能力的一次“大考”?這堂全國大學生共同聆聽的“特殊”思政課,也是教師應認真學習的一堂思政大課。我們不僅要通過這堂課深化認識、感悟優勢、堅定信心、奮起擔當,更要從中學習優秀思政教育工作者因勢利導、立德樹人的理念和方法,做講“中國故事”的宣傳者、接地氣有情懷的價值引領者、自己崗位上每一堂思政課教學實踐者。

法學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王丹表示,“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課”讓我更深體會了中國製度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優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關於依法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見》。全國人大常委會出臺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從根源上封堵了食用野味造成感染的漏洞,為抗疫注入了一劑新的強心針。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這次疫情防控是一場“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相信我們同舟共濟,定能取得疫情防控的勝利。



經濟學院2018級碩士熊偉表示,這堂思政課令人感觸頗深。從疫情爆發到現在,已經充分彰顯了中國製度的顯著優勢。我堅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必將戰勝困難,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始終牢記使命,在居家隔離期結束後,第一時間到社區報到,成為了一名志願者,負責入戶登記、食物配送接龍、配送藥品和生活所需、積極向周邊群眾宣傳防護知識,為這場戰“疫”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次疫情教會我們青年愛國是最大的責任擔當,我一定勇於擔當自己的責任!



金融學院16級本科生張笑煜表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正在打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艾四林教授談到,本次疫情再次給人類敲響了警鐘,我們應當敬畏自然,養成健康文明的飲食習慣。秦宣教授隨後講到,這此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是一場大考,我們應從中發現不足,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本次抗擊疫情期間,90後與00後佔到人數的三分之一,作為青年的我們如今已是抗疫鬥爭的中流砥柱,我們應當在這次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儘可能地做好每一件事,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

來源 文瀾新聞網

記者 崔楨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