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點外賣、90後宅家做飯,疫情過後人們的消費習慣或將改變

  全球第三大市場研究集團益普索(Ipsos)於2月22日發佈2020年2月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其中

中國的全國指數為65.3,為三年來最低水平。自1月份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了4.3個百分點。

“銀髮”點外賣、90後宅家做飯,疫情過後人們的消費習慣或將改變

  不過,即使中國市場在此次調研所覆蓋的24個市場中跌幅最大,卻依然是消費者信心指數最高的市場,2月的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平均水平為48.5。

  消費者信心指數主要反映了消費者對當前自己的資產狀況和之後半年到一年經濟形勢的預期。在總體消費者信心指數受新冠疫情影響的背景之下,我們的消費習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疫情衝擊過後,我們最想把錢花在哪兒?

  被疫情養成的“銀髮”網民

  眾言研究院對新冠疫情期間中國人習慣的一項調研顯示,看新聞(62%)、自己做飯(60%)、吃蔬菜/素食(58%)、吃水果(56%)和看電視(52%)的習慣養成率排列在前五位。通過測量這些習慣的留存率,調研發現,除看電視外,另外四種習慣的留存率也均超過了50%。

“銀髮”點外賣、90後宅家做飯,疫情過後人們的消費習慣或將改變

一些習慣在疫情中的養成率和留存率。圖片來自眾言研究院

  疫情在無意中改變了不同代際的原有生活習慣。“被迫”待在家裡的50後更加熟悉網絡,逐漸養成了視頻聊天和網購的習慣。點外賣成為了所有習慣中留存率唯一一個達到100%的習慣,雖然其養成率只有3%,但這個習慣的高留存率表明,也許當“銀髮”一族學會了點外賣,就很有可能一直將點外賣的習慣繼續下去。

  而點外賣大軍中的中堅隊伍——80後和90後則在疫情之下養成了自己買菜做飯的習慣。其中80後自己做飯的習慣養成率和留存率均在65%左右,90後中則有56%的人養成了自己做飯的習慣,其中的66%表示會在疫情之後繼續自己做飯。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以往可能並不存在的代際消費需求差異在此次疫情中出現了。眾言研究院的數據顯示,1000位調研對象在疫情前最長的“宅”家平均天數為3.4天,在疫情下這一數字增長至13.1天,可見,這種改變對國人習慣起到了一定的塑造作用。

  主導此次調研的眾言研究院院長王楓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疫情對於不同群體生活習慣的影響會進而塑造其消費需求,影響相關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對於能夠熟練使用互聯網的年輕人來說,疫情的發生可能會使其經歷一個“替代”的過程,原先在線下購買的產品他們可能會選擇轉向用線上購買甚至暫時終止消費,但是當疫情結束、生產生活恢復正常後,這種“替代”就不會再繼續保持下去。

  但是對於年齡較大的群體來說,養成或轉換一個習慣本身就比較困難,一個新習慣養成後更容易被固定下來。疫情的發生使其不得不觸網,反而更有可能促成其養成新的習慣。也正因為老年群體的這一特性,當他們體驗到網絡的便利性,還可能會與同齡人分享,對老年人群體來說,同齡人之間互相傳授網絡產品的使用方法可能比子女傳授的效果更好。因此,未來的互聯網用戶中,也許“銀髮”網民群體會有所增加,一些面向“銀髮”群體的網絡信息和配送服務也可能會隨之湧現。

  年輕人線下買菜

  總部位於倫敦的市場調研機構凱度(Kantar)發佈的中國新冠肺炎疫情消費者調研顯示,零售渠道中的線上渠道也將變得更加重要。有55%的消費者在疫情期間通過綜合性電商平臺購買生鮮食材,而42%的受訪者表示,疫情過去後也依然會從這一渠道採購食材。

  “因為網絡能夠帶來非接觸式的社交方式,所以網絡產品在疫情中的興起令大家多少都有預期,但是我們發現,未來的機會不只是給線上的,線下行業也會因為人們在疫情期間養成的習慣而獲得新的發展機遇。”王楓表示。

  王楓從調研數據中總結,年輕群體對線下行業的影響比較大,因為疫情為他們帶來的更多是生活習慣與生活理念的變化。一方面,疫情中快遞暫停、餐館歇業,讓年輕人不得不開始線下購買生鮮食材自己做飯,因此這次疫情中催生的小區與商超合作設置配送點的方式,可能會在未來依然受到年輕人的歡迎。另一方面,年輕人會更加註意飲食健康,可能會對食物的成分、營養和搭配組合更加關注,這在未來也會對線下的產品銷售模式產生影響。

  疫情催生的健身需求

  除了日常生活習慣的改變,疫情也讓人們認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平時,年輕人的健身活動可能包括戶外健身或者去專業的健身機構,老年人則是使用公園、體育館、棧道等公共設施,但是疫情發生以後,所有人必須“宅”在家裡,使得室內健身、家庭健身的需求有所提升。

  百度搜索的數據顯示,從1月下旬開始,“運動”關鍵詞的搜索就出現持續增加的趨勢。不受場地限制且較為簡單易學的有氧運動在疫情期間的搜索熱度猛增,“鄭多燕減肥操”和“健身操”的熱度與之前相比上漲近4倍。同時,融合健身元素的體感遊戲也出現走紅趨勢,任天堂公司推出的Switch遊戲《健身環大冒險》價格在淘寶平臺從原價800元左右漲至1500元以上,在部分線上租賃平臺的日租金達到普通遊戲的4倍。

“銀髮”點外賣、90後宅家做飯,疫情過後人們的消費習慣或將改變

“運動”關鍵詞在百度上的搜索數據。截圖來自百度指數網站

  華略智庫創始人、上海城市創新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任新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經過此次疫情,人們的衛生健康意識和知識獲取都會有明顯提升,這種改變也會對健康行業產生較為長期的影響。

  家庭健身可能會在疫情後持續保持比較活躍的狀態。任新建提到,疫情使得人們必須待在家裡,“很多人因為長時間待在家裡會想要活動活動身體,所以也許會傾向於購買一些輕便型的家庭健身器材。”彈力繩、橢圓機、瑜伽墊、啞鈴等中小型健身器材在這方面都比較有吸引力,人們在家中準備一個三到五平方米的小空間就可以自行進行運動。

  家庭健身領域的活躍會對健身俱樂部等專業健身機構的運營產生一定影響。隨著互聯網智能健身的普及,連鎖品牌和健身俱樂部整合擴張成為健身行業的主要趨勢,一線城市的市場逐漸飽和,下沉市場的商機還沒有被完全挖掘,健身房行業本身已經進入洗牌期。任新建認為,疫情期間,健身房的營收因為關門停業而縮減,疫情過後,為避免進入人群聚集的密閉空間,人們可能不會快速回到健身房鍛鍊。而且,人們也有可能因為體驗了家庭健身的效果而不再認為有必要去健身房健身。

  現在一些專業健身工作室紛紛開展了線上課程,請會員跟著健身教練在直播中一起運動,但是也有報道顯示,線上直播可能會成為一種有效的營銷手段而非銷售手段,而且大部分的直播都是免費或者低收費,從短期內對健身房行業的現金流幫助不是十分明顯。

  “健身房行業本身的優勢在疫情之中被削減了。”任新建表示。人們想要去健身房,一方面是因為有教練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私人化指導,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有監督和強迫的作用,能夠保證運動量和運動效果達到期望的標準。但是,疫情中的專業健身行業很難通過遠程視頻指導滿足人們的需求,在這方面,一對一的線上課程以及一些簡單的力量訓練也許會更有優勢,但隨著疫情時間的延長,這種方式依然無法完全彌補人們對專業健身指導的需要。

  此外,與上文提到的線上零售行業和線上社交平臺相比,疫情對代際健康消費需求差異的影響並不十分明顯,老年群體可能很難因為疫情期間接觸了室內健身、線上健身而產生這方面的消費需求。

  任新建分析,戶外運動對於老年人來說不僅有健身作用,也是他們的社交途徑。而且,目前市面上適合老年人健身的設備和器材不是很多,原因也在於老年人市場本身就面臨著消費群體消費相對保守的現實情況,如果戶外有能夠滿足其休閒需要的公共設施,老年人中的大多數可能並不會主動在健身器材和課程上花錢。(馬一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