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和珅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他有什麼功過呢?

偉大的時代


        和珅(1750年7月—1799年2月),鈕祜祿氏,字致齋,原名善保,自號嘉樂堂,滿洲的正紅旗人。是中國歷史上的權臣和最著名的貪官,也是後世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出現頻率最多的滿清人物之一。

         鈕祜祿氏在滿族是一個很顯赫的姓氏,也是一個很古老的姓氏。其最早來源於女真族形成時期對於狼的圖騰崇拜,起先分佈於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和長白山地區。鈕祜祿家族,從努爾哈赤“十三副遺甲起兵”時就追隨太祖皇帝,在南征北戰中屢立戰功,之後“從龍入關”,可謂是滿清王朝的開國功勳。

         雖然和珅的姓氏牛逼,可是他們家的這一支卻已開始衰敗。在他三歲的時候,母親因為生弟弟和琳不幸難產而死,他九歲時,父親常保又因病去世,只遺下幼弟和琳與他相依為命。

           但是呢,如果說和珅出身貧寒,那倒也根本談不上。畢竟,和珅還承襲了祖上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儘管只是一個虛職,但起碼還有工資和獎金可領,絕對沒有餓過肚子。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珅被授三等侍衛的職位,終於有機會出現在乾隆的身邊,具體負責皇帝出行時的儀仗和警衛。

          滿人由於自己的出身和習性,歷來崇尚武力,所以侍衛的地位和權力都非常突出,因此仕途一般都很順利。這種背景之下,皇帝的侍衛都比較悠閒,除了完成御前的本職工作以外,很少去主動進行能力和素養的積累與提升,反正熬上兩年就會授予實缺的官職。

         和珅卻不這麼認為,或許他沒有說過“機會只是提供給有準備的人”這類高論,但!他的內心一定是這麼想的,實際也是這麼做的。和珅堅持不懈,精讀四書五經和各類史集,專研滿、漢、蒙、藏四種文字和語言,成為當時滿人中一個難得的文學和語言人才。

          眾所周知,乾隆皇帝自稱“十全老人”,非常的好大喜功,為了營造天下大一統的盛世局面,他非常重視各民族間的問題,尤其是西藏問題。乾隆在一次南巡的途中,西藏傳來六百里加急奏摺,隨行官員竟無人能看懂。乾隆非常失望,而和珅此時卻能流利地將奏摺翻讀出來,給乾隆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使得龍心大悅。

        一提到和珅,我們立馬就能在腦海中浮現出王剛的形象,因為他的角色刻畫已經深入人心了。在對和珅的真實畫像進行復原後,我們發現和珅本人的外形俊美,這種人放到現在叫做“小鮮肉”,就是在那會兒也非常討人喜歡,尤其是乾隆皇帝。凡事都講體面和派場,自視極高的乾隆,當然願意跟在自己身邊的都是俊男美女啦。

           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張國立扮演的紀曉嵐和王剛扮演的和珅,天天在朝堂內外鬥智,兩人看起來地位相仿。其實不然,真實的紀曉嵐不過就是《四庫全書》的一個編撰官而已,和珅才是《四庫全書》的總編。

         在“既用心、又賣力”的付出之後,和珅開始青雲直上。乾隆四十年時,和珅擢為御前侍衛,兼副都統,同年又授正藍旗副都統。乾隆四十一年,授戶部侍郎兼領內務府大臣,之後進入軍機處,兼任鑲黃旗副都統。再然後,任首席大學士,並賜紫禁城騎馬。和珅可謂用實力行動詮釋了一把什麼叫做“官運亨通”。 

          紫禁城騎馬也叫“賞朝馬”,是清朝時對年老大臣的一種優待和禮遇。被有幸恩准在紫禁城內騎馬者,都是功績卓著的軍功之臣,其餘文武均需在午門外下馬,步行進入紫禁城。清初時,只准親王、郡王才可以在紫禁城內騎馬,可見,和珅被乾隆已經恩寵至極。

       據紀連海的列舉和解釋,和珅的主要職務包括有:首席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御前大臣、軍機大臣、吏部尚書、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內務府總管、理藩院尚書、正白旗都統、鑲藍旗都統、步軍統領、九門提督……。牛!

  英國特使馬戛爾尼在他的回憶錄《乾隆英使覲見記》中就寫道:“皇帝之首相,其人乃一韃靼,出身頗微,然很具有才具。”

            和珅,之所以受到乾隆皇帝的高度賞識,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忠誠,這是所有封建帝王們極為看重的頭等大事,不能含糊半分。據《朝鮮李朝實錄》記載:“和珅對乾隆‘言不稱臣,必曰奴才,隨旨隨令,殆同皂隸。”

         實事求是的講,和珅前半生的為官生涯,清廉勤勉,稱得上是肱股之臣和國之棟樑。但是,隨著權力的日益成長,他的內心也發生了變化,開始結黨營私,聚財斂權,排斥異己。逐漸成為後人所熟知的那個富可敵國的“天下第一貪”。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走完了他拉風無敵的一生,駕崩了。僅五日之後,嘉慶便開始收拾和珅,下獄抄家。

《清史稿》記載:“高宗崩,給事中王念孫首劾和珅不法狀,仁宗即以宣遺詔日傳旨逮治,命王大臣會鞫,俱得實。”

        經查,和珅家搜出的珍寶和錢幣,總價大約十一億兩白銀。這個東西是個什麼概念呢?這麼說吧,當初小日本靠甲午戰爭搶走了我國的白銀是2億兩,這兒的可是11億兩,超出了當時清政府15年的財政收入,嘉慶帝以一條白綾賜死和珅。

         和珅死後,本來應該追責他的兒子豐紳殷德,但嘉慶皇帝顧念自己的妹妹,僅將他的爵位罷黜並終身圈禁,之後改為軟禁,豐紳殷德一生無子,和珅一支的血脈徹底斷絕。

         據《清史稿·和珅傳》記載,鈕鈷祿氏三等輕車都尉的世襲爵位,嘉慶皇帝准許由和琳之後所承襲。





文史不假


和珅是一個怎樣的人?


電視上,他是個大官,貪官;是個馬屁精,矮胖子,猥瑣,陰險,不學無術、醜態百出的滑稽角色,人醜還腦子笨,經常被劉羅鍋,紀曉嵐戲弄。


歷史上,卻完全相反:


1. 出身好,有背景:

和珅原名和善保,滿洲正紅旗人。他生於官宦之家,9歲時,父親去世,雖然之後生活大不如前,但10歲能進人鹹安宮官學讀書,普通人哪有這樣的機遇?18歲那年,他與正二品的內務府總管大臣英廉的孫女結婚。20歲時,和坤承襲了祖上傳下來的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

2.有才華,又努力

從小有機會接收良好教育,讀書期間,他接受了系統的儒學經典和滿、漢、蒙古文字教育,由於天資聰穎,又肯勤奮努力。飽讀詩書,這到迎合了乾隆平時沒事,附庸風雅愛作詩的愛好。書法也有獨到之處,據說善於模仿乾隆的筆跡,皇帝被人當偶像臨摹,那種成就感不言而喻。

3.身材好,外貌俊

完全不是電視劇中的形象,真正的和珅,身材挺拔,外貌俊朗,是個典型的美男子。皇帝身邊,有才華的人才不會少,但才貌雙全的就不多了。眉清目秀,身材頎長,儀度俊

雅,聲音洪亮,又天資聰穎,資質出眾,皇帝自然十分賞識。

4.善攻心道

和珅能權傾朝野,受乾隆寵信多年,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察言觀色,迎合聖意。皇帝一個眼神,一皺眉頭,和珅就能敏銳捕捉,並恰到好處的處理。這種把握與拿捏絕對是很深的學問。


最後還有:眾所周知的權傾朝野後,和珅貪得無厭。大清第一大貪官,估計在整個歷史上,貪腐程度這麼誇張的,他應該也屬於第一。有人做過估算,查抄的和珅資產總共估值約白銀1億兩,相當於當時清政府約15年的國庫收人。最終,和珅為自己的貪慾付出了代價,1799年,乾隆駕崩不久,和珅失去了保護的屏障,最終在獄中自盡。


木林森樹的開物


首先,和珅本身就是個非常有能力的人;其次,他圓滑世故左右逢源,非常會疏通關係;第三,深得統治者的寵幸。

和珅自幼就非常聰明,通曉四書五經並且精通滿蒙漢藏四種語言,在管理布庫房的時候由於非常善於經營,而得到了乾隆的注意與賞識。


和珅自己的夫人乃是直隸總督的孫女,而其子豐紳殷德也迎娶了乾隆的愛女十公主,和珅本身也就成了皇親國戚。

和珅本身的外交與經商手段非常高明,加上深得乾隆的寵幸,和珅能登高位也是情理之中。


澹奕


和珅,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商人。

大概是受現代影視劇的影響,一提到和珅我們都不禁想起了一個馬屁精似的油頭滑舌不學無術的形象。

不過史書記載,和珅英俊瀟灑,精明強幹,不多他的才華和聰明大多都用在貪汙上。

乾隆及其寵愛和珅,他封和珅為一等忠襄公和官拜文華殿大學士,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以及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

此外,乾隆還將最為寵愛的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這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

和珅本就利慾貪心,於是他利用氾濫的權職,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

此外,他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

不過,對於這些,乾隆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對於乾隆為何如此寵愛和珅,史書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不過卻不免流傳下來一些版本。

其中最為合理的版本是:和珅是乾隆留給嘉慶帝的遺產。

他們認為乾隆好面子,想已明君的形象示以天下。於是他需要和珅這樣一個聰明能幹卻貪婪的人,以助他搜刮錢財。

因此,嘉慶四年,就在乾隆死後的第十五天,嘉慶帝即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並將其賜死。那時,和珅僅49歲。

當時,和珅所貪汙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令人唏噓不已。

或許,和珅的開始就是註定了死亡。想想乾隆這樣一個深謀遠慮又滿腹心機的人怎麼會讓和珅這樣的人活到最後,不可能的。

不過,和珅絕對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人,但他的結局也是他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結局。




紅磨館


和珅,是清代時期最有權力,最有錢的文臣,其人生奮鬥史簡直就是經典的現代版職場升遷記

和珅的起家史

和珅,滿族正紅旗人,出身於一個軍人家庭,其母在生其弟和琳時難產而死。九歲時,其父病故。後來幸得繼母和老僕人保護,才得以留下來繼續讀書。後來考入鹹安宮,並在這裡學會並精通滿、漢、蒙、藏四大族的語言,而且精通四書五經。

後來和珅繼承其父的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後來通過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學,被任用為儀仗隊的侍從。從此和珅開始了自己的升遷之路。

和珅的仕途之路

和珅開始被乾隆任命為管庫大臣,管理布庫,也正是這份工作讓他學會了如何理財,他勤奮的管理布庫,令布的存量大增,也因此受到乾隆的賞識。接著和珅又被升為御前侍衛,而後又一路從侍衛升到戶部右侍郎,後又被升為主管人事的吏部右侍郎,再後來又被乾隆讓其在御前大臣上行走。從此和珅就成為了朝中重臣。

和珅的個人能力

和珅是一個善於揣摩領導意圖,善於察言觀色的人,也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幹吏,並如說和珅管理戶部時,乾隆皇帝要用錢打仗時,和珅總能在戶部拿的出銀子來,不像前任戶部尚書就會哭窮,無論皇帝交付的任何任務,他都能完成的漂漂亮亮。一個那麼有能力又懂得做人的下屬,有那個領導不喜歡這樣的下屬。

和珅的最後結果

和珅是清代著名的文臣,也是最有名的貪官,其貪汙受賄的數額都達到了驚人的八億兩白銀,相當於清朝國庫收入的二十倍,是當時的世界首富,也正因為如此,嘉慶皇帝為了鞏固皇權,在乾隆駕崩後,立即將和珅處死,並將家產全部充公。

評價和珅

和珅是一個情商和智商都很高的人,而且又很有才華,很有能力的人。但他,利慾薰心、野心膨脹、剷除異己,也正是因為這些缺點才導致了他最後的結果。

不過,像和珅這樣的人才,在現在這個社會也很難找到像他這樣的人才了,不可多得啊

以上觀點僅僅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好的地方,還請各位在評論區予以指導,喜歡的請點贊哦,謝謝各位的觀看


小行讀史


和珅是清朝的第一大貪官,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疑問。史書中記載,和珅吃早餐的時候經常會以珍珠粉為食,每顆珍珠的價格都在兩萬兩白銀上下。可以說,和珅的一頓早飯,相當於普通百姓一輩子的收入,就連後來的慈禧太后也是半個月才用珍珠粉洗一次臉,可見和珅當時的生活有多奢侈。

和珅作威作福了幾十年之後,被嘉慶皇帝賜了一條白綾,屬於他的輝煌時代也就此結束了。嘉慶派人抄和珅府的時候,搜出了大量的黃金和白銀,換算過來的話,差不多相當於今天的10億,金銀堆得滿屋子都是。和珅雖然貪,但是他貪得光明正大、眾人皆知,後來也有不少有權有勢的人也會貪汙,但是也只是在背地裡偷偷進行,少有像和珅一樣明目張膽的了。

不過,比起和珅的10億財產,他最讓人羨慕的還是他的"性"福生活。除了他的結髮妻子之外,還養了八個小妾,各有特色。不過,這些只是和珅眾多女人裡面的冰山一角罷了,聽說在他的女人裡面還有一名西洋美女。和珅曾經看中過皇上的一個女人,黑玫瑰,他還疏通關係,讓人悄悄把黑玫瑰帶出了宮養在自己的庭院裡,最終成功讓黑玫瑰做了他的小妾。

在和珅的小妾當中,名氣最大的還屬長二姑。長二姑入府比較早,和珅府裡的人,都尊稱她為"二夫人"。雖然她不是正牌夫人,但是卻是和珅最為敬重、最為信任的一個。因為她比較擅長理財,所以和珅府內的財務主要就是交由她打理的。長二姑還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女子,和珅平時遇到一些麻煩的時候,也會向長二姑尋求意見,說她是和珅的左膀右臂也不為過。

第二位就是吳卿憐,她是蘇州有名的才女,能詩善畫,眉目傳情,有點林妹妹的感覺。她最開始是嫁給浙江巡撫做妾,但是後來此人被抄家,侍郎蔣錫就把這位美人給接收了,後來她又被和珅看上了,蔣錫為了巴結和珅,只好將這位美女送給和珅。吳卿憐入府後,協助長二姑,將和府打理得井井有條。

第三位美女就是豆蔻,這是一位揚州的美女。比起和珅其他的女人來說,豆蔻更加多才多藝,她是揚州鹽商汪如龍特意挑選送給和珅的。和珅非常寵愛豆蔻,所以在皇上面前大力舉薦汪如龍。和珅被處死之後,豆蔻還做了兩首悼念和珅的七律詩。詩成之後,豆蔻竟然從六樓上一躍而下,隨著和珅一起去了。


苗苗大俠


歷史上的和珅的確是一個大貪官,甚至和珅已經成了貪官的代名詞。卻不清楚和珅也有他優秀的一面!



和珅從小就非常懂事,學習也很努力,還精通滿,漢,蒙,藏等多種語言,並且對漢人的經史子集非常在行。《紅樓夢》當時叫《石頭記》,這部名著之所以能夠保留下來,還要靠和珅的功勞!和珅曾接見過朝鮮,中國,安南,琉球,緬甸等國的使臣,憑藉他的機智與語言天賦,出色完成了外交事物。
歷史上真實的和珅,是一個事業有成,愛家庭愛親人的典範,他不但有著超高的智商,而且也有著超高的情商,你見過歷史上哪個被斬首的人,他的妾室去自願陪葬的?乾隆曾經告訴嘉慶,我當了這麼久皇帝,沒給你留下什麼,只給你留下了和珅。對於和珅,你如果繼續永他,全國上下都怕他,你如果殺了他,全國上下都怕你!嘉慶皇帝選擇了後者,但是,若干年後,嘉慶皇帝就後悔了當初的決定,因為整個大清國,沒有一個能與和珅一樣懂得皇帝的~能給皇帝分憂的!


筱易


如何去評價一個人的功過是非,我們從正反兩方面去評價,不能因為他是一個負面人物而全盤否定。

和珅的歷史功績:和珅作為乾隆年間的軍機大臣,深受乾隆皇帝的恩寵,可以說,和珅當時負責著大清國的內政外交。雖說清朝奉行閉關鎖國政策,但還是時不時會更洋人打交道,有關朝廷方面的外交,乾隆委派和珅全權負責,在某種意義上說,和珅也是一名外交家。


從內政上說,和珅是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朝的最高決策機構,雖說決策權由皇帝掌握,但和珅也是最接近朝政核心機密的人物。

總結:位高、權大、能力強、皇帝恩寵。

和珅的負面歷史:封建社會第一貪,非和珅莫屬。整個封建社會的最大貪汙案,竟然發生在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朝代,而且是清代最富裕的乾隆年間,和珅貪腐,跟乾隆的庇護有關,乾隆深知和珅貪腐,因為倚重和珅,所以一直沒有動和珅。

和珅當時貪腐總共8億多兩白銀,黃金、白銀、文物字畫、珍玩不計其數,相當於大清國三年的GDP總和。民間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

乾隆因為寵幸和珅,沒有動和珅,但嘉慶和和珅沒有什麼交集,另外,新皇登基,為了振興朝綱,必須得燒幾把火,和珅就首當其衝。抄和珅的家,對於嘉慶一舉兩得,一來振興朝綱,二來充實國庫,何樂而不為呢?

總結:貪婪、腐敗、無下限。


董弧


歷史上的和珅並不是像電視劇裡那樣只會溜鬚拍馬,而且不學無術。歷史上和珅才華橫溢,最重要的是乖巧聰明,會在適當的時候展示自己,讓皇上看到自己的才能。而且,和珅政治才能突出,監管吏部、戶部、刑部,其本職工作幹得也是無人能比,這也是他能在乾隆年間長期受寵的重要原因之一。

和珅簡介

個人背景:

官員、商人

個人概況:

中文名:鈕祜祿·和珅

別名:善保、字致齋

國籍:清朝

民族:滿族

出生日期:乾隆十五年(1750年7月1日)

人物評價

乾隆皇帝:“於清文、漢文、蒙古、西番(藏文)頗通大意。”(《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承訓書諭,兼通清漢。旁午軍書,唯明切斷。平薩拉爾,亦曾督戰。賜爵勵忠,竟成國幹。”(《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圖贊》);“去歲用兵之際,所有指示機宜,每兼用清、漢文,此分頒給達-賴-喇-嘛及傳諭廓爾喀敕書,併兼用蒙古、西番字。臣工中通曉西番字者殊難其人,唯和珅承旨書諭,俱能辦理秩如,勤勞書旨,見稱能事。”(《平定廓爾十五功臣圖贊》中乾隆注)。

岳丈馮英廉:“機敏且善察言觀色”;“相貌白杳而英俊,少有大志,他日前途不可估量。”

與和珅同為億萬富豪的伍秉鑑:“和相為人窮奢極侈,以珠佐食,家中又以黃金為器。吾日進萬兩,仍不能望其項背。”

軍機大臣阿桂:“此欺上瞞下之輩,吾早晚必為國除之!”

軍機大臣于敏中:“此人奸險古來稀,吾欲除之而後快。惟其善測上意,寵冠諸臣,難以除之。”

薛福成:“性貪黷無厭,徵求貨財,皇皇如不及。督撫司道畏其傾陷,不得不輦貨權門,結為奧援。”

和珅的敵人和老師朱珪:“珅早年好學,唯其為官後日漸貪婪,後手握權柄,挾百官於朝廷。不顧師生之誼,陷吾於不義,幸皇上(嘉慶帝)力保,吾始免一死,臣朱圭必肝腦塗地以報皇上。”“今珅已歿,吾惜其才致其入歧途。吾本欲與其一同為皇上效力,惜珅先吾而去,令吾感嘆。”

吳熊光:“凡懷不軌者,必收人心,和珅則滿、漢幾無歸附者,即使中懷不軌,誰肯從之?”

袁枚對少時的和珅、和琳評價:“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

英國使臣馬戛爾尼在其回憶錄中數次稱讚和珅,並稱和珅為“中國首相”,稱讚其是“成熟的政治家”。

《所聞錄》載:“清乾隆時,和珅當國,權傾一世”,“結黨營私,道路側目,朝士莫敢攖其鋒者。”

生平經歷

貧困生活

乾隆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公元1750年7月1日)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統常保家中。三歲時母親因難產而去世臨終時產下弟弟和琳,父親常保在和珅九歲時亦因病去世,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親的一位偏房保護和珅、和琳兩兄弟才能免於被趕出家門。他更成功考上鹹安官官學,和珅儀表俊雅,精通滿、漢、蒙古、西藏四種語言,更精通四書五經。更得老師吳省欽、吳省蘭器重。

十八歲娶直隸總督馮英廉之孫女馮氏,和珅從此一鳴驚人。和珅曾參加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己丑年科舉,但名落孫山。他以文生員承襲三等輕車都尉。由於和珅的精明能幹,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22歲,十月,被授三等侍衛。終於在二十三歲的時候,得到一個機會,做了皇上的儀仗隊的侍從。具體的工作是抬轎和舉旗杆的。由於他懂得利用機會,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學,終於在四年後,當上了大臣。

清廉為官

和珅最初為官時一心報效國家,更在二十六歲時就任管庫大臣,管理布庫,他從這份工作中學習到如何理財,他勤樸地管理布庫,令布的存量大增,他憑藉這些才幹,令他得到乾隆的賞識。乾隆四十年,和珅擢為乾清門御前侍衛,兼副都統。乾隆十一月再升為御前侍衛,並授正藍旗副都統。乾隆四十一年正月,授戶部侍郎,三月授軍機大臣,四月,授總管內務府大臣。這兩年間,和珅清廉為官,勤奮好學,成為一位有為的青年。

李侍堯案

乾隆四十五年正月,海寧揭發大學士兼雲貴總督李侍堯涉嫌貪汙,乾隆下御旨命刑部侍郎喀寧阿、和珅和錢灃遠赴雲南查辦李侍堯。起初毫無進展,後來和珅拘審李侍堯的管家趙一恆,向趙一恆嚴刑逼供,趙一恆起初還拼死抗爭,拒不招認,後來終於奈不住痛楚,把李侍堯的所作所為一一向和珅作了交待。和珅有了堅實的證據,心裡就有了底,踏實下來。他把趙一恆交待的事項筆錄下來,又命人召來了雲南李侍堯屬下的大官員,當著他們的面宣告了趙一恆的供述,那些原來忠於李侍堯的官員見和珅已掌握了證據。於是他們紛紛出面指控李侍堯的種種罪行,就連那些曾向李侍堯行賄的官員,也申明自己是迫於李侍堯的淫威,被-迫行賄的。和珅取得了實據,迫使精明幹練的李侍堯不得不低頭認罪。和珅也因此被提升為戶部尚書。

開始貪汙

李侍堯案審結後,李侍堯被判斬監候,李侍堯和他的黨羽一大份財產被和珅私吞,加上乾隆的賞賜,和珅終於初嘗掌握大權大財的滋味。四月,長子豐紳殷德,被乾隆指為十公主額駙,領受乾隆賞賜黃金,古董等等,百官爭相巴結。和珅起初不受賄賂,但日子一長,和珅開始貪汙,他廣結黨羽,形成一股大勢力。(諷刺的是,黨羽中包括當年在雲南對和珅百般羞辱的李侍堯),更培植犯罪集團用以迫-害政敵,地方勢力和人民。儼然成了一個金字塔式的大貪汙集團,和珅就立在金字塔的頂端。

蘇四十三起義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屬甘肅河州管轄的循化廳(今青海省循化縣)撒拉族人蘇四十三,因不滿甘肅之官員貪汙舞弊,欺壓人民,率眾起義,於河州圍攻中殺死支援之楊士璣,起義軍分兵從小道繞過清軍勒爾謹部,直取首府蘭州。蘭州城只有八百守兵,一經交戰,便損兵三百,甘肅官吏驚恐萬狀。乾隆皇帝惟恐蘭州不保,遂命尚書和珅為欽差由京城赴甘肅,又命軍機大臣阿桂督師,速調陝西、四川、新疆等地援軍進剿。合共十幾萬軍隊入甘肅支援。十日後,巴彥岱率三萬大軍到達蘭州城下,撤了陝甘總督勒爾謹的職,暫任陝甘地區軍事指揮,組織軍隊反擊叛亂軍。

李侍堯到達後正式接任陝甘總督,只用四萬軍隊把十萬起義軍打得潰敗,分五路進軍循化。二十日後,和珅到達海蘭察部,發現海蘭察部已經擊敗起義軍,於是下令分四路進軍,但是四路軍中對於和珅這位拍馬屁起家之長官多有不滿,於是海蘭察、圖欽保出征,海蘭察繞山而進,殲敵軍伏兵。但是圖欽保則被困於山中,最後被圍困而死。和珅此舉更增加了諸將之反感,數日未曾再出徵。

再過數日軍機大臣阿桂領十萬大軍到達,阿桂問和珅為何戰敗,和珅推搪諸將不聽調遣,阿桂說:“是宜誅!”次日,阿桂下令集合,一會兒軍隊就全部集合,他馬上反問和珅:“諸將殊不見其慢,當誰誅?”和珅語塞,知道這是諸將有意為難,只得閉上嘴,認錯。阿桂正式接手最高統帥,十日後,李侍堯攻下循化,阿桂捕殺韓二個,蘇四十三叛亂接近結束,和珅亦被調回京師,因指揮失敗關係導致總兵圖欽保戰死,被停職處分。加上阿桂和海蘭察等三十餘將上書,奏請乾隆帝禁止和珅再度領兵。和珅知道此事後對阿桂結下不解之恨,直至阿桂去世。清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丙午日清兵包圍起義軍據點華林山華林寺,清兵放火燒寺,起義軍皆葬身火海,蘇四十三在混亂中被殺,歷時七十多日之蘇四十三起義終告失敗。

獄中自盡

嘉慶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正月十三,嘉慶帝宣佈和珅的二十條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晚近史家重大新觀點:不一定都是和珅財產,極可能部分是天地會會款秘密存放在和珅處孳息、放高利貸也因為嘉慶時不認和珅帳導致連串民變起事)。當時清廷每年的稅收,不過七千萬兩。和珅所匿藏的財產相等於當時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時人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正月十八,廷議凌遲,不過,固倫和孝公主和劉墉等人建議,和珅雖然罪大惡極,但是畢竟擔任過先朝的大臣,應改賜和珅獄中自盡。最後賜和珅在自己家用三尺白綾自殺。其長子豐紳殷德因娶乾隆帝第十女固倫和孝公主,得免連坐。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進行報復,劉墉向嘉慶帝建言應避免案件擴大化,妥善做好善後事宜。結果,在處死和珅的第二天,嘉慶帝發佈上諭,申明和珅一案已經辦結,不大規模地牽連百官,以安朝臣之心。

被殺原因

好多人問,嘉慶為什麼非要殺和珅不可?因為和珅是他爸爸的時候大學士,也還可以為你服務,為什麼一定要殺他?嘉慶為什麼要殺和珅呢?學術界有三種見解:

第一種是經濟原因。和珅富#可#敵#國,殺了,有一句順口溜(也可以說是名諺)是這樣說的:“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是從經濟的角度。但是和珅抄家的東西主要是分有關的大臣。他的宅子,是當今恭王府的前身,就分給他自己的兄弟了等等。儘管和珅貪汙這麼多,但是嘉慶殺和珅,經濟是一個原因,不是主要原因。

嘉慶殺和珅的二十條罪狀裡頭第一個理由就說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宣佈嘉慶做皇太子,前一天初二和珅向嘉慶遞了一個如意,嘉慶說,說你這是討好,表示你有擁戴之功,我想這一條和珅夠不著殺頭之罪,我至少對你表示好,以後我支持你,至少沒有惡意吧。這是嘉慶殺和珅的第一條。

第二條就是軍事上的原因,就是南方白蓮教的事情。嘉慶的時候,軍隊經常敗退,抓到四川的教首叫王三槐,王三槐供狀裡頭,問他你為什麼這樣子?他說官逼民反,嘉慶說這官逼民反,這官是誰呀?就是和珅這一類的贓官逼的,所以要殺和珅,其他贓官給你看看,贓官就這個下場,以儆效尤,殺雞給猴看,這是處於軍事上的。

第三,還有個學者認為:主要是政治上的原因,就是君權和相權的矛盾。就是和珅權力太大,叫做權大震主。直接威脅到嘉慶的皇權,所以要把和珅殺了,把和珅集團,死黨給他瓦解了。嘉慶誅和珅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經濟方面的,你是貪官,有軍事方面,要振奮軍心。有政治方面的,維護皇帝的皇權,乾綱獨斷,可能這三個因素比較起來,君權和相權的矛盾可能更重要一些,但是有一條,就是嘉慶殺和珅只是做一個個案處理,沒有深入追究和珅這個現象背後的深刻的社會根源上面。

獲罪條目

一、當乾隆皇帝冊立嘉慶皇帝顒琰為皇太子時,先期呈給顒琰如意,洩露機密以為擁戴之功,

二、在圓明園內騎馬,直入左門,過正大光明殿,至壽山口。

三、乘轎出入神武門,直進宮中。

四、娶出宮女做小老婆。

五、川、楚教匪滋事,各路軍營文書報告,延擱不報。

六、乾隆皇帝病重時,毫無憂戚,逢人談笑自若。

七、乾隆皇帝批閱文件,字寫錯了,竟然說不如撕掉另擬。

八、管理吏、戶、刑三部,一手遮天,變更成法,不許手下的人參議一個字。

九、西寧報賊匪聚眾搶劫殺傷,將原摺駁回,隱匿不報。

十、朝廷有旨蒙古王公未出痘者不必來京,卻違背諭旨,無論出沒出痘者,俱不令來。

十一、任人唯親,與自己關係密切的人吳省蘭、李潢等人,俱保舉提升。

十二、軍機處在冊人員隨意撤去。

十三、私蓋楠木房屋,奢侈豪華,超標準、超規格。

十四、其墳塋設立享殿,開置隧道,致使老百姓稱之為“和陵”。

十五、所藏珍珠手串二百餘串,比宮中多好幾倍,其中的大珠,比皇帝帽子上戴的還大。

十六、真寶石頂,不是他應該戴的,卻藏數十餘顆,還有整塊大寶石,為宮裡所沒有的,不計其數。

十七、家中銀兩衣飾等物,數逾千萬。

十八、夾牆內藏赤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赤金六千餘兩,地窖埋銀百餘萬兩。

十九、當鋪錢鋪資本十餘萬,與民爭利。

二十、家人劉全資產亦二十餘萬,且有大珠及珍珠手串。

人物影響

和珅的家產過於龐大,甚至足以還清清朝末期所有重大對外戰爭賠款:清末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總計賠款總值銀六億六千一百萬兩。而和珅的家財比這天文數字的賠款還要多,以和珅一人之力足以還清,可見和珅之影響力。

和珅當年發明並實行議罪銀製度,令貪汙官員被揭發後仍然不需要判處死刑,只需要罰款,造成乾隆一朝百官齊貪的現象。以致清代流行一句:“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中國官員雖在清朝之前已經多有貪腐,但在和珅主政年間達到高峰,連乾隆帝也承認:“各省督撫中廉潔自愛者,不過十之二三。”當年不貪汙反而難以生存,因為一般官員年俸只有幾十兩,經不起揮霍,當時婚喪嫁娶都需要一百兩以上。萬一薪金不足以餬口時,他們只好自行解決,又有和珅在撐腰,可以理直氣壯,大肆搜刮民財。雍正年間,曾經提出名為養廉銀的制度解決以上問題,但和珅反利用養廉銀,稱必須要增加養廉銀以追上當年因白蓮教起義造成的惡性通貨膨脹,所以和珅養廉銀高達十多萬兩,而年俸只有一百七十兩。和珅倒臺後,和珅發明的議罪銀製度被嘉慶廢止,嘉慶帝下令不許再增加養廉銀,同時廢除和珅全部有利於貪汙的制度,但是效用不大,終嘉慶一朝,貪汙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倒更加嚴重。而和珅的貪汙制度並未全部廢除。

根據高震東所撰之《中華歷史歌訣》中提到:“和珅亂政肇中衰,嘉道鹹同國事衰。”和珅隨意干預朝政,修改稅率。社會經濟追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人們紛紛餓死。白蓮教起義更令社會諸多矛盾一次性爆發,導致和珅死後清朝立即進入了嘉道中衰。


雞史


和珅的一生是複雜的,他人品低下,學術不高,但又有一定的文才。

和珅在早期,精明能幹,建立過一些功績,如從政初期的作為和擊敗廓爾喀對西藏的侵犯等問題上不應全部抹煞,但他心術不正,權:,百出,貪黷無厭。他乾的壞事罄竹難書,給國家和人民的危害無可估量,但有的壞事卻是他秉承乾隆皇帝的意旨去幹的,如禁燬大批典籍,改竄《紅樓夢》等都不能全由他一人負責,國家財政的枯竭固然與和珅直接或間接侵吞有關,但與清代的大量陋規和乾隆皇帝的揮霍

無度也有直接關係。

乾隆為一代英主,文治武功曠代少有,但他晚年怠於政事,倚和珅為心腹,他雖對和珅屢加裁抑,但令人奇怪的是,和珅處分越受的多,官越升得大,其中的奧妙是很耐人尋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