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被判腰斬的死刑犯知道自己一定要死,為何他們還要笑著賄賂劊子手?

瘋癲冬瓜


無意中刷到這個問題,那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腰斬?

腰斬作為一種酷刑最遠要追溯到殷商時期,但是那個時候原始部落有食人肉的習俗,因此當時的腰斬也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刑罰,說白了就是做個菜。甚至商朝有王室稱號的上層人,很大可能也是食人族。


等到了周代,人們手裡的資源豐富了,某些特殊嗜好食人肉的習慣才慢慢被拋棄。周代的死刑有斬、殺、車裂三種,這裡面的斬並不是斬首而是腰斬,而殺才是我們後來所說的斬首。

也正是因為這些刑罰逐步登上歷史舞臺,“劊子手”這個職業才慢慢走進人們的眼簾。我們就拿腰斬來說,這可不是手抬刀落就完事的活,古時候的刀器沒有我們現在鋒利堅韌,想要執行腰斬必須要熟絡腰椎的間隙,否則一刀下去斬不斷,場面會非常“熱鬧”。圍觀的人群會嘲笑行刑手技術不行,對不起“劊子手”這個職業。

再到後來腰斬開始使用鍘刀了,鍘刀不僅刃利背厚,而且還不容易磨損,對殺人的技術要求就低了,劊子手有了可操作空間。因為人體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再被腰斬以後還能活好長一段時間。而劊子手畢竟是執刑者,可以決定在哪裡斬下去,所以才會出現犯人家屬賄賂一下劊子手讓他們靠上一些動手,讓犯人少受點罪。



問題中問到的處以腰斬的犯人明知道自己要死了,還笑著賄賂劊子手,無非也就是想讓自己死的不那麼痛苦。不過倒也不至於笑著賄賂,畢竟將死之人哪有這麼大的心,哭著賄賂還差不多。

歷史上被腰斬的人不在少數,其中最硬氣的當屬方孝孺,當時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攻破南京,逼得惠帝自焚於宮中。方孝孺作為當時聞名天下的第一大儒,朱棣有意借他的名聲來收攏人心,沒想到方孝孺披麻戴孝的走進大殿,把朱棣罵了個狗血淋頭,並寫下:“燕賊篡位”四個大字。朱棣勃然大怒:

“你不怕被誅九族嗎?”

方孝孺卻說:

“你就是誅我十族也無法改變你是個謀朝篡位的罪人。”


把朱棣氣得是咬牙切齒,當即讓人把方孝孺的嘴巴從嘴角扯到耳朵,方孝孺滿臉血沫,依然是之乎者也,罵個不停。本來朱棣也就是說個誅九族的氣話嚇嚇他,方孝孺這樣一弄朱棣也坐不住了,臉面不保,於是直接採納了方孝孺的建議。連同方孝孺的門生和朋友十族共873人全都殺了,還有不少和方孝孺有絲縷關係的人被髮配到邊疆。

真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所謂躺著也中槍就是這個意思吧。

鬧的這麼大方孝孺自然不會有好下場,最後被處以腰斬之刑,傳說腰斬之後,方孝孺還以肘持地,艱難爬行,一連血書十二個“篡”才斷氣。

說到這我想大家已經把“腰斬”和“慘”畫上等號了吧,所以說被處以腰斬的人不得不討好劊子手。

一是讓自己死的痛快點少受點罪,二是讓自己的家人免受心理上的折磨。

根據有關記載,腰斬是在雍正皇帝執政期間廢除的,主人公是俞鴻圖,他被腰斬後,用手蘸著血連寫七個“慘”字,雍正帝覺得太過殘忍,於是廢除。

就這樣,自周到清實行了大約兩千多年的腰斬,才真正退出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