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主動發起原油價格戰,你認為俄羅斯會盡快重回“減產協議”談判桌嗎?

野馬和尚


我認為俄羅斯會重回減產協議談判桌,但是時間不好說,會不會是儘快還不能確定。

石油出口對俄羅斯很重要,與歐佩克談判失敗後,石油出口方面,每天可能將給俄羅斯帶來1億美元的損失。如果算機金融方面的損失。每天可能不止1億美元了。

為了維護國內穩定,俄羅斯中央銀行已暫停30天的國內市場的外匯購買。

所以,石油價格戰對俄羅斯來說傷害非常大。從內心來說,俄羅斯肯定希望重回談判桌,把石油價格拉上來。

但是俄羅斯是要面子的,在處理國際事務上一向比較強硬,不會輕易妥協。俄羅斯方面稱已做好萬全準備,應對石油價格的下跌。石油價格下降,會讓俄羅斯損失,會讓俄羅斯肉疼,但是不會讓俄羅斯崩潰的。俄羅斯是可以經受,應對這種損失的。

但是這種損失有沒有必要就再說了。沙特和俄羅斯這種鬥爭傷敵1000,自損1000,對雙方而言都不是好事。但是一定要證明自己是強硬的。自己是不會輕易妥協的,才能把對方拉到談判桌前。

所以,沙特和俄羅斯雙方必須有足夠的臺階下來,才能坐回談判桌前。現在還需要一個契機。俄羅斯方面說,會走到他們桌前,但不是現在。



莫水宏觀經濟


出於國家利益的考量,俄羅斯重回談判桌是必然,但是什麼時候重回談判桌不好說,俄羅斯不著急,沙特比俄羅斯更坐不住。

首先,俄羅斯做事向來“強硬”,“不給足我面子我是不會回去的”。

我們知道3.6日以沙特為首的OPEC產油國與俄羅斯就原油減產協議進行磋商,但並未達成協議,雙方不歡而散。

不歡而散的原因很簡單,本來事先說好俄羅斯減產量為100萬桶/天,但是會議中臨時要求減產量為150萬桶/天。俄羅斯方面覺得沒有事先通知,另俄羅斯“很沒面子”。

俄羅斯做事風格素以“強硬著稱”,估計這次OPEC不給足俄羅斯面子的話,俄羅斯何時能返回談判桌還待定。

第二,雖然沙特和俄羅斯都是能源出口大國,但是俄羅斯經濟對原油出口的依賴遠低於沙特。

俄羅斯作為能源出口大國,出口的能源包括原油、天然氣、礦產、木材等,石油的出口金額僅佔全部資源出口金額的25%-30%。

沙特以石油出口為經濟命脈,以“石油利國”,石油出口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石油出口金額佔所有商品出口總金額的65%以上,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因此,相對於俄羅斯,沙特更希望坐下來談,重新拉昇原油價格,否則輕則經濟受損,重則影響國內穩定。

第三,暫時的油價下跌也許正是俄羅斯想要的,俄羅斯的目的在於美國。

除了OPEC主要產油國以外,俄羅斯和美國也是石油輸出大國。

而美國石油出口以頁岩油為主,頁岩油的開採價格遠遠要高,就目前30多美元/桶的價格來說,遠遠不夠頁岩油的成本。

因此,原油價格越低越有利於俄羅斯搶佔市場份額,趁機打廢頁岩油開採企業。但這種策論也是實屬無奈,畢竟是殺敵三千,自損八百。

總結

通過以上分析我認為,俄羅斯基於國家利益的考量,重新回到談判桌是必然,畢竟原油是非可再生資源,開採一桶就少一桶,不可能放任利潤下跌。

但是俄羅斯做事風格強硬,加上心裡可能還有打美國的“小算盤”,因此,重回談判桌並不著急。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你好我是小數哥,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認為目前的俄羅斯與沙特還處於一種博弈的過程,沙特希望進一步減產,用以彌補疫情造成的需求減少,而俄羅斯認為油價下跌是臨時性的,減產應該維持在現有額度,矛盾由此而生。

18日還有一次會議,如果到那個時候,還沒有達成協議的話,油價就會下跌地非常嚴重,畢竟選擇了一個非常不合適的時機增加供給。短期來看,油價起碼在這周還會繼續下跌,接下來就要看18日的會議有什麼結果,達成協議的話油價就會瘋漲,否則就會暴跌。

談崩隨時有可能,但散夥卻不一定。18日的會議就要看誰的底氣更強了,但散夥可能沒有這個必要,就算這次談崩了,最終還是會回來,因為油價一旦下跌到非常嚴重的程度,大家自然都回來了,畢竟損失的是他們自己。假如油價跌倒20美元,沙特可能還有些老底,只要平時“少花點錢”還能過,但俄羅斯經濟就崩潰了,簡單來說就是崩的容易,但回來也容易。





小數哥


沒有。

第一,俄羅斯雖然嚴重依賴原油出口,但在經歷了上次低油價的洗禮後,國內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對低油價有一定的應對策略和免疫力。

第二,與俄羅斯和沙特金融需求相比,油價需要上漲得更多。即使油價在50美元左右,沙特,仍有5%的財政赤字。同時,另一個原因是沙特國內政治不穩定俄羅斯,這可以從上週沙特三名皇室成員被捕中明確預測出來。

第三,今天的主要產油國不僅有沙特和俄羅斯,而且還有美國頁岩油。目前美國生產1300萬桶/日石油,遠遠超過沙特960萬桶/日,俄羅斯1100萬桶/日。這兩家公司的市場份額正逐漸被美國侵蝕。所以兩者都受到頁岩油的威脅。沙特已採取類似措施降低石油價格,希望抑制美國頁岩油。然而,由於當時國內經濟處於良好的發展狀態美國,頁岩油企業不僅躲過了沙特的打擊,而且通過融資和借款發展得越來越好。然而,目前的情況不同日,美國,由於流行病的影響,經濟受到嚴重威脅。市場流動性減少。此外,美國頁岩油公司負債累累,沙特價格戰又開始了。明顯的目的是打擊不合作。其實質是對頁岩油公司的打擊更大。這是沙特和俄羅斯非常高興看到的。

最後,這一流行病的影響尚未完全顯現,而且這一流行病正在擴大。如果沒有理由沙特降價,油價也可能是進入30美元。雙方達成減排協議的合作不會有太大效果。

因此,短期內,(39.9萬)不會再次坐到談判桌上來。

個人意見,歡迎交流。



作手花無缺


☞龍爭虎鬥,兩敗俱傷☜l

這場原油大戰,長久下去誰都消耗不起。

首先從產油成本角度分析,一桶礦泉水比一桶原油還貴六倍。這樣產油國還賺錢嗎?

國際油價最低跌至29美元一桶。這是個什麼概念?一桶原油約15 8.98/L,以30.05美元一桶來計算。換算之後原油價格約0.19美元/L,既約1.319元人民幣。再看看我們農夫山泉。。/L農夫礦泉水價格約為人民幣9元,是國際原油價格的六倍。名副其實的油不如水局面。

俄羅斯不願意減產的原因。是對俄羅斯無利可圖的所以沙特阿拉伯國家等開始降價,以增加原油的產量。這才導致現在原油價格下跌。最終目的。強迫俄羅斯重新和談。

如果沙特計劃下月再增產原油產量。那就達到創紀錄的12000桶每一天。還計劃在四月份將原油價格下調至4-6美元。如果下調至8美元,將直接對俄羅斯構成挑戰。

沙特這種方式最終目的。就是逼迫俄羅斯回到談判桌前。進一步達到減產協議後開始減產。

假如沙特和俄羅斯石油和美國的價格一樣貴的話, 最便宜的是美國。這一點俄羅斯心知肚明。

如果這樣長期打價格戰。最倒黴的可能是美國了。原因美國開採石油的成本很高。長久下去。美國的石油出口份額會減少。所以美國不會袖手旁觀。

黑暗拐角就是光明。




牛熊不敗


不會。

第一,俄羅斯雖然嚴重依賴原油出口,但經歷了上次低油價的洗禮後,國內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對低油價有了一定的應對策略和免疫力。

第二,相對於俄羅斯,沙特的財政更加需要油價上漲。就算油價在50美元附近,沙特依舊有5%的財政赤字。同時還有一個原因是,沙特國內政治沒有俄羅斯穩定,這一定可以從沙特上週逮捕三名王室成員可以可以猜測一二。

第三,當今的產油大國已經不僅僅是沙特和俄羅斯,還有一個因為頁岩油而居上的美國。當前美國產油1300萬桶/日,已經遠遠超過了沙特960萬桶/日,俄羅斯1100萬桶/日。兩者的市場份額正在被美國一點點蠶食。所以兩者都受到了美國頁岩油的威脅。沙特曾經有過類似的做法,降低油價,希望能打壓美國頁岩油,但由於當時美國國內經濟正處於良好的發展狀態之中,頁岩油企業通過融資借債不僅躲過了沙特的打擊,還發展的越來越好。但今時不同往日,美國和全球入金受到疫情的影響經濟都受到了嚴重威脅,市場流動性減少,加上美國頁岩油企業債臺高築,沙特重新啟動價格戰,明面上是為了打擊俄羅斯的不合作,其實質對美國頁岩油企業的打擊更大。這是沙特和俄羅斯都非常樂意見到的。

最後,疫情造成的影響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疫情擴大,如果沒有沙特降價的原因,油價 同樣有可能進入30美元的價格。兩者合作達成減產協議並不會有大的效果。

所以說,短期內,俄羅斯是不會重新坐到談判桌上的。

個人觀點,歡迎交流。


倉實倉言


現在的主要石油生產國在維也納召開了檢查會議,但是俄羅斯卻沒有和其他國家談攏,俄羅斯不贊同減產,因為減產對俄羅斯是無利的,所以沙特阿拉伯等國開始降價以增加原油產量,這導致現在的原油價格下跌,也就是沙特等國開始和俄羅斯打原油價格戰,目的是逼迫俄羅斯回到談判桌上。

沙特阿拉伯計劃在下個月大幅度增加原油產量,日產量將會達到1000萬桶,沙特方面還告知部分市場參與者,如果有需要的話,還可以再提高,可以達到創記錄的1200萬桶每天,為了刺激銷量,沙特的國有石油公司週六宣佈下調原油銷銷售價格,可以說是創下了20年以來的最大降幅,在4月份面向亞洲的原油銷售價格下調了4~6美元,面向美國的銷售價格下調了7美元,如果下調8美元的話,將會直接對俄羅斯構成挑戰。

沙特如此快速的舉動讓原油市場受到了巨大的影響,沙特的這種方式是逼迫俄羅斯回到談判桌前,進一步達成減產協議以後開始減產,不過目前的情況是沙特的目的很可能無法完成,因為現在美國已經是一個能源出口國,美國的頁岩氣石油其實是產量很大,如果沙特和俄羅斯的石油和美國的價格一樣貴的話,那麼最賺便宜的是美國,而不是俄羅斯和沙特這一點俄羅斯方面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現在沙特和俄羅斯打石油價格戰,最倒黴的可能是美國了,因為美國的頁岩氣石油開採成本很高,沙特把石油價格降下來之後,美國的能源很可能會減少出口,沙特和俄羅斯可能會佔有美國更多的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是不可能和沙特談判的,主要原因是現在能源市場上有了美國這一個巨大的對手,沙特的重要性沒有以前那麼重要了。


四十五度歷史


因OPEC+談判無果,原油收盤跌10.07%,為2016年8月來最低水平,並創下2014年11月來最大跌幅;布倫特原油跌近10%,盤中低點為45.18%,為2017年來最低價。

此前,OPEC建議從下個月初至年底再額外減產150晚桶/日。但俄羅斯6日拒絕了該提議,僅願意延長將於3月底到期的OPCE+減產協議,減產210萬桶/日。OPEC則通過取消其自身生產的所有限制作出回應。俄羅斯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週五說:“從4月1日起,OPEC和非OPEC都沒有產量限制。”

OPEC+的石油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40%以上,在2016年首次承諾集體減產。2019年12月,沙特與俄羅斯牽頭達成延長減產協議,OPEC+同意每日減產約170萬桶。沙特繼續在其產量配額的基礎上再減產40萬桶/日。此次擴大減產會議談崩是OPEC+聯盟組建三年多以來遭遇的最大危機,所以油價出現大幅下跌!

但是,更為深層次的原因是全球經濟因為疫情的影響,可能會出現大幅放緩,這對於石油的需求將會減少,再加上美國的頁岩油成本在50美元附近,俄羅斯此次想借助油價的暴跌把頁岩油給徹底打廢。基於這個原因原油的中期走勢可能不他,樂觀!

所以,個人認為俄羅斯不會很快返回談判桌!




黑眼侃財經


全球石油最大的出口國是俄羅斯和沙特,國家財政都依賴石油出口維持國內正常運轉,過分的依靠石油出口對石油商品期貨價格漲跌相當敏感,還有美國的頁岩油也是全球石油重要的出口組成部分,但是美國頁岩油都是私人開發對於美國經濟發展不受影響。沙特每年大量的財政支出預算對於原油商品期貨價格密不可分,原油價格每桶在35美元沙特實現財政收支平衡,如果低於35美元沙特就出現財政赤字。

俄羅斯每年有大量的石油出口但是與東方大國簽訂了高價長期協議,這樣就可以鎖定每年石油出口帶來的豐厚利潤,國際原油商品期貨價格暴跌已經對俄羅斯沒有了殺傷力,普京不再擔心被美國經濟制裁帶來的財政危機,無形之中東方大國也被綁在了俄羅斯戰車之上。石油價格暴跌對石油進口國美國、日本、韓國是受益者,石油出口國如沙特、伊朗和海灣國家都是受損國,東方大國稀裡糊塗的進入了一個尷尬的角色。


西非太守


通過對比沙特和俄羅斯,可以從原油出口佔比和匯率兩個角度來探析俄羅斯不著急減產。

1.原油出口佔比不同

俄羅斯和沙特都是重要的原材料出口國,只是俄羅斯的出口原材料種類更加豐富,有原油、天然氣、礦石、煤炭、農產品和木材等等,而沙特的出口品種相對單一。

從2000年至今,儘管Brent油價相較於CRB商品價格指數大幅抬升,但俄羅斯的原油出口金額佔全部貨物出口金額的比重從前期的32%以上降至目前的28%左右,油價的大幅波動對於俄羅斯貿易差額的直接衝擊有所削弱。

沙特的原油出口金額佔全部出口金額的比重從2000年的79%有所下降,2018年仍在67%左右,且與Brent油價的相關性較高。國際油價的變動直接影響沙特2/3的貿易收支和外匯儲備,這也是沙特極力推動減產以及實施“沙特2030願景”計劃的直接原因。

2.油價變動對匯率的影響不同

對於基礎原材料出口國,大宗商品的價格變動會影響其經常賬戶,通過匯率進而影響其國內通脹和利率,匯率是其中重要的連通器。

根據2000年以來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匯率和Brent油價的關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2007年之前,二者相關性較低。這主要是因為國際油價較低,且油價相對於其他商品價格的比值不高,因此油價變動對於盧布兌美元匯率的影響有限。

(2)2008-2017年,二者相關性較高。這主要是因為國際油價上漲,同時相對於其他商品出現溢價,俄羅斯原油產量持續增長,油價、產量、出口、匯率之間形成正反饋。

(3)2018年至今,二者相關性有所下降。這主要是因為俄羅斯調整其出口產品結構,原油出口金額佔俄羅斯全部貨物出口金額比重下降。

自2000年以來,沙特里亞爾匯率與油價始終保持較高正相關關係。這是由於沙特原油出口的銷售收入佔沙特全部出口商品的比重一直在67%以上,而且至少在未來五年之內,該比例難以降低至50%以下,這就決定了沙特經濟的好壞與油價之間掛鉤。

3.沙特減產,俄羅斯走過場,美國獲益

由於原油在沙特和俄羅斯出口中的佔比不同,油價對兩國的影響也相差較遠,這也是兩國對於減產為何出現不同態度的原因。

目前的國際原油產油國形成了美國、俄羅斯、沙特三國鼎立的局勢,三國總產量佔全球產量的比例約為42%。自2016年底 OPEC+達成減產協議以來,沙特減產多、增產少,俄羅斯增產多、減產少。最終結果是美國原油產量一直快速增長,俄羅斯搭便車,沙特將其原油市場份額讓渡給美國。

儘管原油產量和市場份額持續下降,沙特仍致力於推動繼續減產,主要動力在於原油市場的供給彈性較大,少量的減產帶動的油價上漲會增加其總收益。從長遠來看,只要沙特未擺脫對於原油的高度依賴性,必然的結果就是繼續被動減產並讓渡市場份額,而俄羅斯則是繼續隔岸觀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