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上一篇文发出后,大家留言异常积极活跃。

妈妈生日当天,她带着女朋友出柜了


朋友们纷纷晒出自己跟家人的不开心的过往。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看来,你们跟自己父母的关系都不咋地嘛!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咳咳,别误会,别误会!


我可丝毫没有开心愉悦释然暗喜之情啊......


我希望,马路所有的读者都能够拥有温馨和睦的家庭


在留言中,我发现了有人提到了“自杀”


有的人觉得,自杀这种事情,离自己还很遥远


有的人觉得这些自杀的孩子太极端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嗯嗯嗯......


事实确实如此吗?


我今天打算跟大家聊一聊这个沉重的话题。


各位年轻的朋友们:


自杀到底离你们远不远?


年轻人自杀只是个例吗?


听宝宝细细道来。


1. 频发的自杀事件


自杀,在现在的青少年中,已经并不罕见。


自杀者的年龄也变得越来越低龄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因为一张照片爆红,无数的采访、商家,更有人资助他上学。


他度过了一段时间的“网红”生活,当他从悄悄从公众视野消失的时候,却因为一则爆炸性新闻再次被大家关注。


“杀鱼弟”喝了百草枯。


百草枯......


没错,就是那个给你后悔的时间,却不给你活着的机会的致命毒药。


“杀鱼弟”在和父亲争吵甚至动手后,他在市场仓库里喝下了百草枯配冰红茶。


就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杀鱼弟”将告别人世的时候,他却奇迹般地被救活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是“喝下百草枯被救活”。


而鲜少有人关心这个孩子到底为何自杀。


事后,当“杀鱼弟”的父亲说到儿子自杀的原因时,是这样解释的:


“因为2毛钱的争执,我凶了儿子几句,没想到儿子一气之下喝了药。”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因为家里穷,“杀鱼弟”很小就跟父亲杀鱼,走红后有好心人资助他重返课堂。


可,因为父亲认为读书无用,让他辍学帮助家里的生意。


更有邻居说,在他家,打骂是家常便饭


一个因为2毛钱就骂孩子的父亲,一个即使有人资助也不允许孩子继续上学的父亲,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吗?


有了这样的父亲,相信“杀鱼弟”的生活,很可能是不快乐的。


杀鱼弟是不幸的,辍学、被父亲打骂。


可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活了下来。


可下面的这几个孩子却......


2019年4月17日晚10点,上海一名17岁少年跳桥自杀。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2019年3月,江苏9岁男孩打碎学校玻璃,因怕被家长责骂,写下遗书后跳楼身亡。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2017年9月18日,浙江15岁女孩和父母争吵后从19楼跳下,当场身亡。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


17岁、9岁、15岁,这些孩子真的很年轻。


本该展现出青春的光彩之时,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这还是被关注到的,至于那些没有曝光的,不知道还有多少。


我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让这些孩子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


2. 心魔


在对幸存者进行询问时,人们发现,在自杀前的一段时间,他们的心理出现过巨大的起伏。


也就是说,自杀也许并不是真的“心血来潮”,而是曾经有过“先兆”


幸存者回忆,在选择死亡之前,他们都出现过“不安”、“焦躁”。


除了“不安”“焦躁”外,“失望”“孤独”“惶恐”以及“绝望”,都属于“心魔”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朋友们,你们感受过“心魔”吗?


我感受过。


幸运的是,我最后并没有让被“心魔”控制,而是战胜了它。


说一说我的亲身经历


关于我的父亲。


别看我父亲现在貌似存在感不强,可在我小的时候,他才是我最怕的人


我父母分工明确,母亲更像是物理攻击,伤在表皮,但不会进入我的内心。


而父亲才是真正的魔法攻击,从表及里,彻底击溃。


因为我小时候比较淘气,经常会听到父亲说这样一句话。


“等回去了我收拾你!”


听到这句话,我往往就会及时停止自己的作死行为。


而父亲则会根据我的犯错程度再配合他的心情,决定是否真的收拾我。


但有一次,我作死作过头了。


当时我十岁,过年的时候在爷爷家吃饭。


具体因为什么原因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我在饭桌上大闹起来。


爷爷奶奶哄我,不好使。


母亲威胁我,不顶用。


一次好好的家庭聚会,就这样被我彻底毁了。


甚至在父亲斥责我的时候,我更是破天荒地对着父亲顶了嘴


说实话,父亲很没面子,他说出了之前说过很多次的那句话:


“现在马上回家!回家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而当时我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居然梗着脖子异常硬气的来了一句:


“干嘛回去收拾,你现在就收拾我吧!”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所有人都愣住了,估计他们都没想到,我居然也有这么刚的一面。


哼!


可,俗话说的好啊,打脸总是来得这么快。


.........


接着,我爸像拎小鸡子似的把我拎到屋里,反锁了门。


我看着父亲,心中有了一种奔赴刑场的赶脚。


此刻,我真想大呼一声,壮士,手下留情啊!我可是亲生的!


不过,我没说,说了不就怂了吗?


虽然才十岁,我也是要面子的啊!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而且,我其实还是在赌。


赌我父亲不会下死手打我的!


结果嘛......


我赌输了。


.........


当时的感觉,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字,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疼完了,就是后悔


不过,对于当时只有十岁的我来说,最后悔,不是不听话。


而是顶嘴。


以后说什么也不能顶嘴了。


.........


现在想一想,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作死呢?


其实,根源就是“心魔”中的“惶恐”


在饭桌上父亲说要收拾我,就等于做出了“节目预告”


这无异于通知我,回到家睡觉前,将有一场折磨在等待着我。


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这个滋味可不好受。


估计是出于“早死早托生”的原因,我手动取消了等待期


我咬咬牙把痛苦预支了。


相信“杀鱼弟”在被父亲毒打的时候,他一定尝到了“惶恐”的滋味。


而那个打碎玻璃的9岁男孩,同样是因为“惶恐”而选择了跳楼。


我相信,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成人身上,结局很可能不同。


但就因为犯错的对象成了孩子,悲剧就因此发生。


.........


除了这次印象深刻的挨打,我还出现过一次失联事件。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那是初二的一次期末考试出成绩


我最看不惯以成绩来给学生分什么三六九等。


学习成绩只是评价学生的一项指标而已,全面健康的发展才是王道。


嗯?我怎么说了这么一句不符合我气质的话......


所以我的成绩常年保持中等,不高不低,不上不下。


直到初二那年的期末考试,数学

考砸了。


居然考了......个位数。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卧槽......


这下真是要了命了。


说实话,我觉得问题不在于我。


关键是数学这门学科,它本身就有问题!


这个数学,不好蒙啊!


语文,就算不会,也能编嘛。


英语,这是我的强项,从来就没差过。


其他的科目,及格是没问题的。


就是数学,不会了,真的是不会。


那次考试,我还记得,一拿到卷子,我都以为自己走错考场了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看到周围的人都是我们班的,我才意识到,嗯,估计就是自己不会。


这也难不倒我,考试嘛,也是有捷径的。


选择题,我选的都是B或者D。


以我多年扔骰子的经验来看,这两个选项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


填空题,就要拜托我的幸运数字了。


从我的出生年月到鞋子的码数,这些不都是数字嘛,轮着填呗。


至于最后的大题,写完了“解”,后面的嘛,我就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


剩下的,只能看人品了。


.........


莫非我的人品,就这么差吗?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老师让大家将卷子拿回家找家长签字,还重点提了一下我的名字。


看着卷子上醒目而又辣眼睛的分数,我犹豫了。


看到这个成绩,我老爸肯定不饶我啊!


尽管我父母对于我的成绩没有提过硬性要求,可是个位数确实有点......


我装好卷子,“心魔”再次侵袭了我的身体。


我的眼前都是老爸老妈那犀利的眼神。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太可怕了!


我第一次觉得在学校过的时间是如此的快。


原来都是度秒如年,这次真的一愣神的功夫就下课了。


我拖着异常沉重的步子来到了家门口。


可在家门口徘徊了将近半个小时,还是没敢进去,最后还是溜走了。


此时正下着雪,我抬头看看天,觉得自己成了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不回家,能去哪儿呢?


去网吧?年龄不够。


同学家?万一父母找过去了怎么办?


露天?这雪天再给我冻死,那就真不值了。


想来想去,我去了肯德基。


话说那一次我真的可怜,身上没带着钱,肚子饿得咕咕叫,只能眼巴巴看着隔壁的胖子在那里吧唧嘴吃着鸡翅汉堡......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炸鸡的味道第一次让我流下了口水,怎么这么香?


肯德基的工作人员自然是不会赶我,可还是多看了我两眼。


有什么可看的?


我仰着头,回看了过去。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工作人员身体一抖,接着擦桌子去了。


估计没见过我这么嚣张的人吧,哈哈哈!


可嚣张持续没多久,我眼皮开始打架。


为了降低解饿感,我拿着书包挤住肚子,趴在桌上睡着了。


晚上十点,我爸妈终于找来了。


母亲看到我的时候都快疯了,顾不上抖搂身上的雪,怒冲冲就过来了。


她一边喊我的名字,一边伸手就要拽我的耳朵,被父亲拦住了。


本以为我父亲拦住我妈,是为了亲自动手,结果,我错了。


父亲盯着我看了看,突然问了一句,“没吃饭吧?”


我愣了一下,使劲点点头。


“饿坏了吧?”


我眨巴眨巴眼睛。


父亲拍了拍我的肩膀,走过去给我买了两个汉堡一份薯条。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意识清醒后,饥饿感喷薄而出。


看着汉堡,我几乎没有咀嚼,三两口就塞了进去,噎得我差点翻白眼。


冒着雪回家的路上我还在寻思,莫非回家再打


嗯,打就打吧!我知道这顿打迟早要挨的,不打,我反而还要惦记。


可我又错了,回到家什么都没有发生。


到了第二天,母亲告诉我,父亲一晚上没睡,他们聊了很久。


父亲告诉母亲,他觉得孩子如此害怕自己,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


我跟上述那些孩子相比,肯定是幸运的。


因为我的父亲改变了很多。


最显著的,再也没有动过手。


我错了,自然是批评,但我做对了,一定会有鼓励表扬


即便我只是一点点的进步,他也会表现得骄傲和自豪。


.........


更让我想不到的是,老爸在我十八岁生日那天,跟我单独谈了心。


父亲说,他很后悔之前打过我。


他说教育孩子有很多方法,打孩子也许是见效最快的,但绝对不是最好的。


他还给我道了歉。


“心魔”的种子,之前也许种在了我的心里。


但是在父亲的帮助下,在萌芽破土前,我就将它挖出扔掉了。


感谢我的父亲,爱你。


.........


我的“心魔”被扔掉了,其他人的,该怎么办呢?


如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呢?


3. 我的看法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心魔”是从哪来的?


我的答案:家庭。


换句话说,就是孩子们最为亲近的父母


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我们最最亲爱的父母,怎么会带来“心魔”


事实确实如此。


父母其实都同时拥有两张面孔。


一面代表着疼爱,而另一面,则代表着伤害。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最初的三观的建立跟家长密不可分。


如果父母有正确的引导,我会相信孩子们的性格会积极阳光。


而一旦家庭教育走向偏激,那对于孩子,只会有负面的影响。


俗话说,寒冰三尺非一日之寒,相信一时的矛盾不会让他们轻生,一定是日积月累的压力,才会将这些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彻底压倒。


这些孩子最初的感受肯定是失望不解痛苦,慢慢地,才会发展成绝望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作为父母,该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走上极端呢?


如果孩子身上出现了下面三种特征,就要小心了。


A. 基本特征。是否存在孩子自杀的因素,包括抑郁症,自残自杀的经历,如果孩子存在这些因素,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


B. 语言特征。“我不想活了”、“活着真没意思”,如果你的孩子说过类似的话,或者他和别人频繁聊到死亡,从网络上搜索死亡,就要注意了。


C. 行为特征。观察孩子是否存在异常举动,突然开始整理自己的物品,出现危险动作,不避让汽车、希望从高处俯视等等。


发现上面的特征再去行动,属于挽救


.........


如何从根本上避免孩子“心魔”的出现呢?


首先,家长们不要认为你们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其实,你们真的不懂。


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真的不喜欢你们总是一副永远正确的样子。


一旦你认为万事皆在你的掌握之中,你就会发现自己听不进孩子的话,从而忽略孩子的想法。


这样真的很危险。


其次,重新审视你的沟通方式,尽量不要打骂,更不要嘲讽。


打骂属于家暴,也许一时有用,但一定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


至于嘲讽......嘲讽一个孩子算什么本事?


他们只是孩子而已,为什么不能多夸一夸呢?


冷嘲热讽只会破坏孩子的自信心。


最后的最后,各位家长们,请从心里尊重你们的孩子。


有了尊重,孩子们就会被理解。


有了尊重,孩子们就会被重视。


有了尊重,孩子们就拥有存在感。


不要吝啬你们的夸奖,不要吝啬你们的时间,多陪陪孩子吧。


工作挣钱固然重要,可孩子同样需要你们。


时间一去不复返,当你回头想要陪伴孩子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


到那个时候,也许,他们已经不需要你们的陪伴了。


18岁“网红”服毒:让3亿人恐惧的心魔又杀人了


后记


时代不同了,教育孩子的方式更需要随之改变。


拿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生活方式跟现在相比,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现在的孩子心思更加细腻,更加有自己的想法,一昧的独断管理,可能真的不适用了。


咳咳,师父,希望你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啊。


宝宝这么可爱,你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疼爱哦!


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