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滅亡時有1100萬領土,明朝僅有350萬,無清朝就沒有如今的960嗎

縱觀歷史長河的奔逝,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一次朝代的更迭都必定會伴隨著領土的遺失和擴張。根據《中國曆代疆域面積考》這本書的資料顯示,明朝鼎盛時期,也就是明成祖朱棣執政的永樂年間,疆域面積達到了997萬平方公里。而到了明末時崇禎皇帝於煤山仙逝之時,明朝的國土疆域就僅剩下了350萬平方公里,損失了近六成的國土面積。

清滅亡時有1100萬領土,明朝僅有350萬,無清朝就沒有如今的960嗎


而清朝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勵精圖治之下,終於在嘉慶皇帝的統治時期領土面積達到了最大,足有1316萬平方公里。在溥儀正式宣佈退位的時候,清朝的領土面積也有了巨大的縮水,僅剩下了1135萬平方公里,損失了近2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清滅亡時有1100萬領土,明朝僅有350萬,無清朝就沒有如今的960嗎


如果單從這些數據來看,似乎是清朝對我們現在的領土貢獻更大。但真的可以這樣來論,小編又覺得似乎有些不妥。首先我們要先明確一個觀點,9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面積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打下來的。這龐大的領土蘊含了我們國家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包含了幾十個朝代的血與淚。

清滅亡時有1100萬領土,明朝僅有350萬,無清朝就沒有如今的960嗎


然而,這並不是要否定清朝的開疆拓土對我們現在領土的貢獻,相反的是,單從領土面積來論,小編認為清朝的統治對我們現如今龐大領域的貢獻是巨大的,是不可磨滅的,是具有深刻的作用的。畢竟如果沒有清朝,我們所繼承的可能也就是明末時期崇禎皇帝留下的那3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清滅亡時有1100萬領土,明朝僅有350萬,無清朝就沒有如今的960嗎


接下來,我們就單從國家領土的角度來看一下,清朝對我們現在領土的貢獻。

|中國東北的領土;根據資料顯示,古時候這塊領土被稱為“遼東”,自從戰國時期開始,中國在東北統治的領土面積始終是7萬平方公里左右。但有很長一段時間,這塊疆域並不在中國的領土範圍之內。

大約公元7世紀的時候,國力昌盛的唐朝才又將其納入了疆域範圍。之後朱元璋起義成功建立了明朝,將蒙古人趕出了中國,這塊領土才又重新迴歸我們的這個大家庭,這段時間將近持續了200餘年。但最後因為統治階級的昏庸、腐敗,還是將這塊領土丟失給了後金。

清滅亡時有1100萬領土,明朝僅有350萬,無清朝就沒有如今的960嗎


後金,大家也知道,就是之後清朝的發源地。當時為了滿足國力發展的需要,它們不斷的開疆擴土,連年征戰,先是征服了外興安嶺南麓的鄂倫春部,隨後又相繼佔領了索倫部、呼爾喀部和達瑚爾部。因此,早在滿清進軍山海關之前,他們在東北地區統治的領土就已經達到了300萬平方公里了。

清滅亡時有1100萬領土,明朝僅有350萬,無清朝就沒有如今的960嗎


|塞北領土的擴張;滿清未入關之前,也可以稱之為後金,他們就已經和被明朝趕出中國的蒙古人勾搭在一起,又是聯姻、又是結盟,可謂是十分熱鬧,總之就是採取一切可以採用的手段,拉攏、分解蒙古族各部,最後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終於,在歷經長達十年的明爭暗奪的爭鬥後,後金征服了五個蒙古部落,將近1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收入囊中,獨留一個喀爾喀部。當然了,數十年後,喀爾喀部迫於當時的形式,主動的歸順了清王朝的統治,又為清政府的疆域增添了近200萬平方公里。

清滅亡時有1100萬領土,明朝僅有350萬,無清朝就沒有如今的960嗎


滿清入關建立清朝之後,又相繼的收復了西藏、青海、新疆等邊遠地區,這才有了我們現在的領土板塊。當然了,這其中也少不了近現代以來眾多的革命志士的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奮鬥,沒有他們,也就沒有我們現在。

注: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