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考證界大神!28歲一次過注會6科+中級3科+稅務師5科!附經驗


前面小編已經介紹了很多很多建築界、土木界考證大神。今天小編再給大家介紹一位“神人”,28歲的他,在2019年,備考7個月竟一次過注會6科、一次過中級3科、一次過稅務師5科!總共14科全部通過!是不是很“神”?很多論壇學員留言喊道:快快抓住這條錦鯉,保佑2020逢考必過!這位大神就是下面這位胡某某!

會計考證界大神!28歲一次過注會6科+中級3科+稅務師5科!附經驗

大神自述:2019年,對我來說是考證年,從年初考駕照開始一次性過,到中級會計師3科、注會6科和稅務師5科全部都是一次性過。最近有好多朋友問我備考的經驗,所以這次認真回顧了一下,也很高興能跟大家分享,希望能給還在備考路上的同學一些啟發。

大神的成績單

會計考證界大神!28歲一次過注會6科+中級3科+稅務師5科!附經驗

會計考證界大神!28歲一次過注會6科+中級3科+稅務師5科!附經驗


28歲的我,已經給注協交了好幾年的學費了

我是1991年的,2012年本科畢業,專業就是會計學。我跟很多財會同學一樣,從畢業開始,幾乎每年都會買注會的參考書,還給中注協交學費,但工作經常加班,也換了幾次崗位工作,2017至2018年還外派到海外工作了兩年,所以考試一直拖著,沒精力認真備考。

感受到危機,決心該考的證書一次性考完

2018年底,我外派結束回到國內,原單位沒有合適的崗位,自己想找個更好的工作,但發現自己身無一證,找工作也感覺沒有底氣。我發現身邊有同學已經陸續考完中級、注會還有稅務師的,感覺自己確實落下了許多,而且自己也快步入30歲了,不想留下遺憾,更不想為這些證書耗費太多時間,於是從2019年4月份我覺得全職安心備考,把該考的證一次性考完。

我認為備考最關鍵的三件事!

1. 時間計劃

由於很多書本知識忘的差不多了,而且備考三門考試,時間從4月份開始計算只有7個月,因此我認為做好時間計劃是我能通過考試的關鍵。有計劃才能知道自己學到什麼程度,落下的也知道調任務追進度。我的時間計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聽課,第二階段刷題,第三階段衝刺。

第一階段(4~7月):以快速聽課+做筆記為主,網校配套章節機庫題為輔。

筆記自己用OFFICE自帶的OneNote,將老師講義精簡出來,根據自己的理解再修改,既提高打字速度,又能提高做筆記效率(不過做筆記確實很耗費時間),配套章節機庫題主要是選擇題,比真題簡單,鞏固知識點用。

第二階段(8~9月):刷題

題量我按章統計,包括網校配套機庫題、應試指南、經典題解。此外,戰略聽完課還要再看一遍教材。要求每天上、下、晚各完成一科的1章,因為有些章節會比較難,題量也多,所以簡單的章節要求自己快刷。

第三階段(10月):衝刺

按照考試的時間順序做真題卷和模擬卷,要求每天上、下、晚各完成一科的一套卷。

2. 自律

實話說,我自律能力非常差,並且很受環境影響。所以從4月中我鑽進了學校圖書館,三餐都在學校食堂吃,就和那些考研的學生一模一樣。我把書和電腦都放在圖書館的存包處,每天早上8點半左右騎車上學,晚上10點騎車回家。建議學習環境不好或者自律能力差的同學,如果沒有免費條件,也可以去專業的收費自習室。

我把手機裡的新聞、視頻和遊戲軟件統統都刪掉,只留下Google(用來百度查資料)和微信(只接收消息,不參與任何討論)。朋友聚餐活動什麼的也全部取消,把外界干擾將到最低。

3. 堅持

保持心態平衡很重要,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因為消極的情緒會影響學習效率,而且很容易讓自己放棄。

第一階段聽課加做筆記任務最重,有時候聽得頭疼,就稍微休息一下,換成複習靜心類的音樂或者去圖書館外面走一圈。我會經常告訴媳婦考完注會要去哪玩、吃什麼好吃的、買什麼想買的,找動力讓自己堅持。

備考第一階段持續到8月底才基本完成,自己也慌得要命。9月初考中級,輕鬆完成,這給我很大的動力讓我堅持下去。

第二階段比計劃少了1個月的時間,所以9月改變了刷題計劃,題沒法做那麼多,不能要求每科高分,只能保每科必過,於是多看講義和筆記來打基礎。

第三階段衝刺練真題和模擬卷,找考試手感。另外,10月初網校組織了三輪注會模考(第三輪是單機模擬測試),前兩輪都是選擇題,對排查知識點很有幫助,每次模考每科差不多有三四千人參加,能看到自己處於什麼水平,模考還有直播答疑,我是第二天2倍速度看的視頻回放。

會計考證界大神!28歲一次過注會6科+中級3科+稅務師5科!附經驗

大家最關心的備考三件事

1. 報考科目選擇

雖然我是全部報考的,但我還是想給大家一些建議。中級(9月份)、注會(10月份)和稅務師(11月份)這三個考試的時間間隔只有一個月,雖然考試科目總共加起來有14個科目,但很多內容是相同或相通的。我全程以注會備考為主,中級和稅務師備考為輔,注會的內容和難度是能保證中級和稅務師順利通過的。

2. 培訓網課

想要高效通過考試,報培訓網課我覺得是最好的選擇,畢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成功,而且省去了找免費視頻資料的麻煩,也不用糾結資料一大堆到底聽哪個。我報的是中華會計網校的超值精品班6科聯報(三年)。

網課的答疑板功能非常好,不懂的可以隨時提問,也可以看別人的問題和答疑老師回覆,老師回覆也都很及時。建議求高效的同學可以少提問,多看看其他人同學問的,基本上你的問題也是大家的問題,不然會浪費很多時間(我親身體驗)。

現在發現報網校還有一個好處,一次過6科好像只有網校給發獎學金。

3. 輔導書

同時報考中級、注會、稅務師的同學,建議只需要買注會的輔導書+中級的真題和模擬卷+稅務師的輔導書就可以了。我的注會考試的輔導書:注會:會計和財管是應試指南,審計、稅法和經濟法是應試指南和經典題解(可惜沒動),戰略是應試指南和教材。

選擇最合適自己的老師很重要

每個人的基礎、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各有不同,所以我認為選擇最合適自己的老師最重要。網校的老師還是比較多的,自己花了兩天的時間快速選擇完。

1. 會計:我選的是郭建華老師的課。郭老師的課內容非常豐富,實務性和應試性都很強。我覺得有會計基礎的同學聽起課來可能更適合一些。會計內容確實太多,一定要學會抓重點,重者恆重(看每年各章的分值就知道),不重要的章節我是快速聽完課就不管了,也沒有做筆記。

2. 財管:我選的是賈國軍老師的課。很喜歡平易近人的教授講課,講的透徹又簡單,還不用死記硬背。雖然財管只考了60分,但只能怪自己財管題沒刷夠,畢竟刷題是通過財管的法寶。注會考完,只有財管心裡沒底,對了3遍網上答案,估分只有58分,萬幸最終中注協給了60分剛好踩線過。

3. 審計:我選的是徐永濤老師的課。如徐老師所說,審計要學三遍,才能透徹。我覺得審計是入門難,但是一旦邁進一條腿之後,很快就能邁進第二條腿。審計是循環邏輯,第一遍我沒聽懂硬著頭皮聽過去,第二遍主要看講義,但我是倒過來從後往前學,這時明顯感覺可以和前面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徐老師的講義很好,我不用單獨做筆記。第一階段聽課任務重,睡眠不好的同學,可以試試徐老師的建議,睡前回憶一下審計,確實有助睡眠。

4. 稅法:我選的是楊軍老師的課,也是總結性比較強,適合有一定基礎的同學。雖然稅種繁多,優惠政策各有不同,但跟著楊老師學起來嗨起來,我相信你不會覺得枯燥,楊氏三步法你值得學習。

5. 經濟法:經濟法試聽了好幾個老師,因為經濟法比較碎,而且經濟法重在理解,之前也考過經濟法,所以沒打算自己做筆記,想找老師講義直接用。

6. 戰略:戰略試聽的老師最多,最終選的是李宏偉老師的課。我很喜歡李老師的“高手都是分類大師”這句話,聽李老師的課,你能學到很多歸納總結的方法,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很受用。考試前兩週我開始狂背李老師的戰略背誦版(十幾頁,都是考試精華)來應付主觀題,按照李老師教的答題技巧作答,覺得完全夠用。

會計考證界大神!28歲一次過注會6科+中級3科+稅務師5科!附經驗

優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更努力。感謝網校老師的陪伴引導,特別感謝家人的信任和支持。新的一年又是新的開始,希望每一位努力上進的同學都取得好的成績,心想事成!

拓展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