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你的人,都愛說反話,原因在這裡

轉載自櫻桃如水
不會表達愛,跟不想表達愛,完全是兩碼事。


前者絕對是無能為力,心裡有一肚子的愛意,卻不知道如何釋放,所以便有了呵護與付出的舉動,而後者絕對是另有原因的剋制。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發現,越是跟我們親近的人,越喜歡調侃,也越喜歡直戳痛處,換句話來說就是,都沒把自己當外人,這種情況到底什麼原因呢?
又是為何真愛你的人,都愛說反話?比如,明明喜歡你,卻說不在乎你;明明眼睛為你流著淚,卻說跟你無關;明明思念的要命,卻說無所謂;等等,所有這些反話,其實都是有原因的,只是我們都忽略了這背後的問題而已。

真愛你的人,都愛說反話,原因在這裡


我們可以跟素不相識的人,說一些很溫暖的話,更可以跟一般關係的人,情話綿綿,卻唯獨不肯跟最親近、最深愛的人,說一句“我愛你”,這是怎麼回事呢?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不妨先來看這樣一個例子,也就清楚了。
女孩茗兒跟男孩慶兒相戀已久,沒錯,是相戀多年。
按說,他們之間已經不需要把愛意藏著掖著了,但是他們之間,除了確立關係時,男孩主動對茗兒說過一句“做我女朋友,怎麼樣?”,茗兒低頭羞赧,沒說話,這就算是答應了,自此以後,兩人之間再也沒有情話,就連“我好想你”、“你愛我嗎?”等等都沒再說過。
不僅如此,在兩人的相處中,茗兒一改往日的矜持,對慶兒不是調侃就是挖苦,總之,慶兒就休想得到她的一句美言,更別說情話了,那都不存在的。
換茗兒的話來說就是,想讓她說句溫柔的情話,他這是要上天的節奏啊!

真愛你的人,都愛說反話,原因在這裡


後來,慶兒也不指望她說情話了,只希望她能夠柔和一點,至少別再脾氣暴烈就好,最好跟兩人相識那樣就好,至於其他的要求,他不敢奢望,可是就連這個小小的要求,茗兒也對他說,休想!
其實,他倆很恩愛,也很幸福,只是兩人的相處已經達到了某種歡喜冤家的地步,不再需要調情,也仍舊能不離不棄,別看他倆總是互掐,但是遇到事,碰到難處,兩人的心始終在一起,不曾分開,俗話說得好“患難見真情”。
戀人之間,像茗兒跟慶兒的例子不在少數,他們非常恩愛,卻也不肯說溫柔的話,更不願意說情話,甚至就算說點關心的話,也是反著來,那麼這究竟是為何呢?

真愛你的人,都愛說反話,原因在這裡


實際上,原因很簡單,不外乎這幾個,第一,他們都知道對方的愛足夠堅定,不需要將安全感寄託在情話中。
第二,內心有安穩,從不自卑,不需要反覆驗證。
第三,互相懂得,互相理解,就算對方說些批評的話,也能從中聽得到愛意與關心。
相愛的兩個人,待在一起久了,會有某種默契,即便一句話不說,也能感應到對方的心意,對方說反話,其實就是情意通過另一種方式流動著,只是別人聽不懂,唯有他倆才心有靈犀一點通而已。
真愛你的人,都愛說反話,原因在這裡
【01】
被人堅定的選擇
都已經穩勝了,還說什麼情話?這不是浪費口舌嗎?
沒錯,當你被人堅定的選擇時,你才有資本胡鬧與任性,一旦你從對方身上得到某些非常堅定的痕跡,比如,對方為你放棄了所有異性的愛慕,主動刪掉了手機裡所有的異性,當著你的面拒絕其他異性的示好,主動跟擦肩而過的異性疏遠等等,所有這些舉動,會讓你確定一件事:他的確很愛很愛自己。
人一旦有了這種感覺,就不會再說什麼情話,因為已經贏了這場博弈,至少在表面上穩勝。


其實,任何人都是這樣,當對方把你當成唯一時,你才有資格驕傲,因為你從對方身上獲取了太多的自信與底氣,這份底氣其實就是被人偏愛著。
【02】
內心有安全感
戀愛中的人,安全感可以來自兩個地方,第一,來自於內心的優秀,第二,來自於對方給予的寵愛。
當然了,內心的優秀才是最厚實的安全感,而對方的寵愛,不過是一種錦上添花。
內心有安全感的人,往往都很驕傲,或許在外表上勝人一籌,或許在才華上高人一等,或許在經濟條件上略有基礎,總之,這份安全感會讓人產生一種自信,但不同於傲慢。
自信,會令人愛得很從容,也會令人愛得很俏皮,即便很愛很愛,也會淡定與冷靜,尤其面對另一方的討寵時,這份自信會表現得更加明顯,一方的痴迷,往往被另一方的淡定反襯得淋漓盡致。
內心有安全感的人,就算喜歡,也不會用情話的方式來傳遞愛意,而是平常心處事,包括感情裡的一切問題,他都會用這樣的心態來處理。
【03】
懂得與理解
有關於對方的一切,早已熟悉與掌握,根本不需要反覆驗證與考察。

足夠懂得的兩個人,是不需要用情話的方式,來確立一份關係的,因為他們對彼此的情意深信不疑,就算全世界都背離,也相信對方會不離不棄,陪伴在左右,這份懂得,是很多人所不具備的。
現代人,在戀愛中,最難以抵達的境界就是這種感覺:懂得。
越是速食性的愛情,越匱乏懂得與理解,因為不曾經歷太多,所以很難達到這種境界。
人只有在共同經歷過是是非非後,才有一份牢固的感情,未曾經歷風雨,又怎麼見彩虹?
早已懂得彼此的人,就算什麼也不說,或者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他們仍能明白對方想說什麼,就算對方說出一些戳心的話,也依然可以明白怎麼回事,根本不會難過或者失望,因為足夠了解與懂得,更因為彼此經歷過很多。
懂,不需要千言萬語。
愛,也可以反著傳遞。
一份愛,它的存在形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真實存在著,就足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