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人“坐夜”

  

除夕夜,旬邑人有少年拜尊長的習俗,謂之辭歲;徹夜不眠,爆聲達旦,謂之守歲,旬邑民間俗稱“坐夜”。

  旬邑民間坐夜很熱鬧。年三十晚上八時,庭堂房間,紅燭高照,“十三花”的席面已經擺好,闔家按輩分高低依次入席,唯有孫子輩可以在席間自由走動,敬酒發煙,追逐戲鬧。此時,長輩要給兒孫“歲數錢”(有的地方叫“壓歲錢”或“護身錢”),旨在鎮歲、祛邪、祈福。

旬邑人“坐夜”

大家聚在一起守歲。

在旬邑南塬,至今還流行著集體坐夜的習俗。同一家族的男子,或提酒,或端菜,大家聚集在輩分最高的人家裡,吃喝守歲。這一晚,要去好幾個長輩家裡,每到一處,喝酒猜拳,高談闊論,熱鬧非凡。

  坐夜要一直到午夜子時,且飲酒方法與眾不同。平常聚家吃喝先敬老,坐夜飲酒則先少後老,誰年齡最小誰先飲。因為“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意思是新年到了,少年添歲,必須先飲;老者添歲,須得後飲。

  坐夜酒席撤了後,開始吃年飯。旬邑人吃年飯的名堂很多,大多數人家裡吃餃子和長壽麵,也有吃包子的,且各有各的講究。因為年飯都在零點吃,故稱半夜子時,人們在此時吃餃子,取新舊交替之意,即“更歲交(餃)子”;吃長壽麵,預祝身體健康,壽長百歲;新婚夫婦吃包子更有意思,包子裡包有“五穀”種子,一對新人吃下取新年“抱子之意”。

  旬邑人吃年飯時還搭配各種副食品,以討吉利。如吃棗(春來早)、吃核桃(新年好)、吃豆腐(多幸福)……年飯做好後,先要供奉祖先,然後全家一起吃。這頓飯有慶賀豐收慶祝團圓的意思,也有身強體健的願望,故全家一個人也不能缺。(陝西農村報 王新民 記者 王琦 文/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