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無法伺候兒媳月子,兒媳的一個請求,婆婆事後慚愧內疚”

很多女人都會覺得,在結婚前,認為選對男人最重要;在結婚後,就會明白選對家庭更重要,或者選對婆婆更重要。

婆婆在兩個家庭的融合起著關鍵的作用,一個好的婆婆是家庭的粘合劑,將兩個人的關係粘合的更緊密,讓小兩口的關係更好,婚姻生活很美滿,家庭更幸福。而我的一位讀者,她就是有著這樣一位好的婆婆。

“婆婆無法伺候兒媳月子,兒媳的一個請求,婆婆事後慚愧內疚”

讀者來信

我沒有像別人家庭那樣有個惡婆婆,相反,我的婆婆對我就像是對親女兒一樣的好。

我婆婆是一個在他們那時代裡典型的從底層奮鬥出來的人,她是家中長姐,家裡又是重男親女,她家裡人就一直照顧她的那幾個年幼的弟弟,可想而知她這輩子是很吃過苦頭的。而我最欣賞婆婆的一點,也是讓我最為感動的是:她沒有因為自己曾經吃過的苦,就把吃苦的經歷認作理所當然;相反,婆婆更體諒,更寬容,更慈悲別人的苦楚。

“婆婆無法伺候兒媳月子,兒媳的一個請求,婆婆事後慚愧內疚”

其實我覺得一個人如果在我經歷痛苦的時候對我說:“你現在經歷的苦難都是正常的,人生就是這樣,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我並不會感覺安慰,反而能夠感覺到別人的憐憫。如果感受到別人的心疼和愛意,這就會讓我很快的自我痊癒,變得滿足和樂觀。而我婆婆就是這麼對我的,我真的感恩有這樣的好婆婆。

我因為自己原生家庭的關係,我沒有親近的親子關係,所以我對怎樣建立,維護這種親密關係其實特別的無助,甚至我會認為自己在這方面很無能。因為童年經歷的曲折,我認為自己有時候又會太過於敏感,矯情,做事束手束腳。之所以有今天如此好的婆媳關係,其實離不開我的婆婆和我的先生。

“婆婆無法伺候兒媳月子,兒媳的一個請求,婆婆事後慚愧內疚”

我先生心大如牛,他的特點就是尊重事物發展規律,在結婚之前我就問他:“如果我和你媽媽不親近怎麼辦?如果我們在一起很彆扭怎麼辦?如果你媽媽不喜歡我怎麼辦?又或者我不喜歡你媽媽怎麼辦?”

而我先生淡定的回答我說:“你們本來就是沒什麼關係的人,怎麼會一下子就親近起來?你們以前不認識,相處怎麼會不彆扭?我媽喜不喜歡你或者你喜不喜歡我嗎,這對我們的生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我們又不住在一起。萬事有我呢。”

其實從一開始進入這個家庭,我先生從來都沒有強迫過我做過任何事。我的不適應,不喜歡,不習慣,他全都認為是理所當然,而就是因為這種沒有壓力的對待,我就不用擔心自己會不會做得不好,反正都是正常的。

“婆婆無法伺候兒媳月子,兒媳的一個請求,婆婆事後慚愧內疚”

我們當初打算和婆婆他們分開住,特意買房的,有悉心裝修。後來由於公公婆婆對我的好,我喜歡公婆,就總是會賴在他們家,畢竟再好的裝飾也不如人情的溫暖。也是因為這樣,我逐漸走出先生的庇護,開始融入了這個家庭,而且還樂在其中,這些都是建立在他放養態度之上的。

每次回先生的家鄉,公婆都堅持要兩個人來接。對我來說,我是習慣離家,獨來獨往的人,覺得公婆這樣做既麻煩又沒必要,更何況婆婆都是要特意請假過來,每次都還很堅持。我們一出站,總是能夠看到婆婆站在人群的最前面,而她每次看到我,一定是一手接包,一手挽過我的手臂,最後才和拖著行李的兒子打招呼。

在這趟接站的車上,他們就會備好我喜歡吃的水果,我知道公婆他們並不怎麼喜歡吃水果,但他們知道我喜歡,公公就會提前買了切好的西瓜,又或者是婆婆從家裡挑好的柑橘。

“婆婆無法伺候兒媳月子,兒媳的一個請求,婆婆事後慚愧內疚”

我並不是一個被任性寵大的孩子,哪怕是餐桌上的飯菜不合我的胃口我也不會說出來,可能只是吃得少一點。婆婆就觀察我的用餐量,品出了一套我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的本命菜單。一個南方家庭桌子上全是北方菜,只是因為我是北方人。先生說他已經很久都沒有看過自己愛吃的菜在餐桌上出現過了。現在我都會特別提醒婆婆:“媽媽,再做一個過年炸的那個丸子,你兒子超愛吃。”

我住在家裡的時候,一開始我還沒注意到,後來我都是不敢隨便放脫下來的衣服,因為婆婆只要是看到了,她自己有時間,她一定回拿去手洗晾曬好,包括我的內衣褲。當我知道之後,就讓我感覺到挺不好意思的,所以對於這事我都是格外的注意。

“婆婆無法伺候兒媳月子,兒媳的一個請求,婆婆事後慚愧內疚”

我結婚的這幾年一直沒懷孕,公公婆婆也從來都沒有過問催過,其他親戚的打聽和試探也從未入過我的耳。後來我意外懷孕了,他們特別開心,婆婆還專門託人帶的燕窩,雖然先生批評她不懂常識,其實燕窩就是蛋白質,但她說一定要盡心意。

我懷孕的時候,正是先生的上升期,他每天都要工作十五個小時以上,一星期就工作六天。婆婆私底下給他發微信,讓他要多體諒我,多照顧我,早點回家給我做好吃的,先生加班回來後,在疲憊之餘無奈地對我說:“難道我不累的嘛?”真是讓我又心疼又好笑。其實這也是因為我們報喜不報憂,沒跟婆婆說先生工作那麼辛苦。

“婆婆無法伺候兒媳月子,兒媳的一個請求,婆婆事後慚愧內疚”

那時候婆婆因為要上班就沒辦法來照顧我的孕期,我打電話的時候隨口說了下:“媽媽,我想吃你做的紅燒肉了……”婆婆當時就說要做了寄過來,我沒應,就跟她說過年來了現場做吧。

後來我才知道,她因為這件事還哭了,說覺得沒能照顧好我感覺對不起,那時候她跟別人談起的時候,原話是:“咱們都是女人,都知道懷孕這個特殊時期,孩子說想吃媽媽做的紅燒肉,唉……”

後來,婆婆報了月子班,說要來照顧我月子,她向老闆請了一個月的假,就為了特意過來照顧我,她還說要給小孩子織衣服,給我做月子帽。說真的,我有這樣的一位婆婆,這樣的好婆家,真是很幸福。

“婆婆無法伺候兒媳月子,兒媳的一個請求,婆婆事後慚愧內疚”

皓宇有話說

其實,不管是婆婆對兒媳的關愛,還是兒媳對婆婆的尊重,這都是建立在一個必要的基礎上:就是夫妻兩人之間的感情穩固,如果沒有和諧的家庭婚姻作為基石,那麼兒媳和婆婆之間就不再會有任何“關係”,恐怕也不會再有如好的心境去愉悅並享受了。

有句話讓我感觸挺深的,就是:“她總怕你沒遭過她遭過的罪,又怕你享她沒享過的福。”而讀者的婆婆真的就是本質善良。婆婆的可貴之處在於,她選擇對兒子的大愛和本性的良善。兒子的大愛讓她把兒子的小家庭放在她個人感受之上,本性的良善讓她體恤同為女性的兒媳的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