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日記|從宮廷貴族走入尋常百姓家的蕾絲

16世紀,伴隨著服飾設計的盛行,蕾絲因其工藝複雜繁瑣而成為了貴族階層的服裝點綴品。起初人們用麻、絲、金銀線來手工製造蕾絲花邊。因為製作費時,當時的蕾絲只是作為服裝的邊角裝飾使用,通常為手帕、領口、領結、帽子上的小面積裝飾物。

摩登日记|从宫廷贵族走入寻常百姓家的蕾丝

圖/豆瓣唐頓莊園劇照截圖。

隨著時間的推移,蕾絲的精美輕盈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目光。在巴洛克藝術和洛可可風盛行的17至18世紀,蕾絲開始真正嶄露頭角,並流行於歐洲各地。19世紀30年代,蕾絲機器生產時代到來。1837年,一種可以製作花邊、網紗的機械問世,它可以製作出類似手工編織的圖案,這使蕾絲的生產真正普及開來,不再是宮廷和貴族的專屬,而是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新京報記者 於夢兒 編輯 王勝男 校對 劉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