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蜀國北伐的不是諸葛亮,而是韓信,北伐能否成功?

半生熱愛y


如果,當時主導北伐之人是韓信的話,非常有可能北伐成功,哪怕是北伐不成功,韓信至少也能夠打的下來關中這片土地,將關中土地強行搶奪過來。


諸葛亮儘管在中國歷史上是股肱之臣,可是在軍事方面的能力還是略遜於韓信的,與韓信比起來終究是差了一點。


孫子兵法有云:“兵者,詭道也。”而諸葛亮行軍打仗,太過求穩,缺乏奇詭之機變,所以至始至終,諸葛亮也沒能打下關中地區。那我們來看一下,韓信是如何打下關中地區的。


一、 韓信打的關中,難度比諸葛亮大


首先,我要說的是韓信所打的關中,難度是要遠超諸葛亮的。


根據資治通鑑記載:項羽三分關中,王秦降將,以距塞漢路:章邯為雍王,王咸陽以西,都廢丘;長史欣者,故為櫟陽獄掾。


當時,項羽將關中地區封給了秦朝的降將,這些降將都是秦朝本地人,對於關中的地形可謂是瞭如指掌,而且章邯還是當時秦末第一名將。


而當時諸葛亮所面對的儘管也是魏國的精銳部隊,但是統帥這些部隊的全都是魏國將領,這些將領哪怕能力再出色,但是對於關中的地形也不是瞭如指掌。這時候諸葛亮只要能夠出其不意,很容易擊潰魏將。

二、 行軍克敵,出奇是關鍵


關中,自古以來便是易守難攻之地形,想要打下這片地方,穩紮穩打是不行的,必須出其不意才能夠克敵制勝。韓信攻打關中之地的要點正是在於出其不意,當時漢中到關中只有一條山路可以行走,而且這條山路也因為年久少修,根本支撐不了規模龐大的大軍行軍。


韓信一代名將自然不會選擇這樣的一條路進行進攻。但是,韓信卻派遣士卒進行維修這條路,讓章邯誤以為漢軍將會在這條路上發動進攻,韓信的這種誘敵之計可以說是深入精髓。


在迷惑了敵軍之後,韓信暗自準備了一隊精銳的士卒,翻山而過對陳倉發動了襲擊。章邯軍前後受敵,很快就潰敗了下來。在這一戰當中,韓信可以說是將兵之詭道用到極點。

三、 如果讓韓信主導北伐,韓信會怎麼幹


我覺得韓信很有可能會使用子午谷奇謀的升級版。當時,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是,率領5000名士卒,偷襲長安城,然後之後迅速進攻潼關,將曹魏援軍拒之門外,但是這個計策可行性太低,5000士卒想要打下兩座雄城,基本上不可能。


但是,我覺得如果由韓信來主導的話,同樣會將長安和潼關作為主要目標。韓信可能會率一部分的部隊,裝作蜀軍主力,攻擊岐山,吸引魏軍的眼光。然後,兵分兩路,由蜀國猛將率領分攻長安和潼關。先用士卒吸引敵軍眼光,後盡出將士猛攻關中重城,只要能夠將長安和潼關打下來,那關中就成為囊中之物了。


孫子兵法有云:“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行軍作戰的將領,必須能夠時刻變化,才可立於不變之地。諸葛武侯至始至終,只堅持一種打法,最後豈能不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