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你,工資無法維持生計,發展副業,你應該走出的第一步

我的上一篇文章 火了,很多人私信我,提了很多問題,比如轉變觀念的問題,他們不覺得他們的觀念有問題,只是想多學點能幫助他們賺錢的觀念,我說其實不是的,你到現在之所以還賺不到錢,那肯定是你之前的觀念有問題,才導致你至今一貧如洗,你要做的不是做加法,而是要先做減法,把你之前的觀念摒棄掉。記得有位作家說過:“並不是我們不知道的東西妨礙了我們的成功,而是我們知道的東西,它是最大的絆腳石。” 所以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自己以前陳舊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是如何使自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35歲的你,工資無法維持生計,發展副業,你應該走出的第一步

下面我將解釋為什麼有的人潛意識抗拒金錢,然後給出對策,最後給出脫貧致富的幾點建議。

潛意識抗拒金錢

我們過往的經歷造就了今天的我們,這個經歷有些已經被寫入潛意識裡面,潛意識我們是很難察覺的,有一句話說:“意識層面微風吹過,,潛意識層面波浪滔天”。關於意識和潛意識的區別,我們舉個例子,比如很多人不敢表達憤怒,就是因為意識層面的憤怒,按邏輯來講是非常合理的,但潛意識層面的憤怒,卻是達到了恨不得別人去死的地步。同樣地,如果我們對待金錢的態度在意識層面是“我覺得金錢換不來幸福”、“我覺得金錢是罪惡之源”、“有錢人有什麼了不起”、“有錢人都是奸商”、“金錢是骯髒的”、“談錢傷感情”、“有錢人都是貪婪鬼”、“有錢人道德敗壞”,到潛意識這裡,就會變成“我不要很多錢”、“我抗拒金錢”、“金錢離我遠點”,所以你重新審視一下你自己,你對待金錢的態度是什麼?是否有問題?

潛意識中的態度決定了你的思維,你的思維決定了你的決策,你的決策決定了你的行為,這些因素最終決定了你現在的結果。如果你想致富,你就得放棄自己陳舊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用新的方式取代他們。

提高你的能量場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小問題來測試下你駕馭金錢的能力。

朋友們,你就想想,現在給你500萬,你將怎麼處置這筆錢?

這裡停下來三分鐘,好好想想,這筆錢你將打算怎麼用?

35歲的你,工資無法維持生計,發展副業,你應該走出的第一步

好了,現在回來,是不是覺得有錢也是種煩惱,竟然不知道如何把他們用到刀刃上。

你應該聽過很多彩票突然中獎的人,他們一下子有了很多錢,然後沒過多久,又沒了?這是為什麼?根本原因就是他們匹配不上這些金錢,他們沒有能力處置這些金錢,所以最終錢又回到了配得上它們的人身上。

既如此,我們就得提高我們的能力,讓我們配得上這些錢。有位作家說過:“成功的關鍵在於提升你的能量,如果這樣做了,大家自然會被你吸引。遇到他們的時候,就是給自己做宣傳”。

大多數人都沒有開發出自己所有的潛能,所以我們第一步要堅定信念,我們的能量是可以提升的。這個信念要每天滋養它,直到刻在潛意識裡。

脫貧致富的幾點建議

信念有了,必須付諸行動,下面我給出我個人的幾點建議。

上班族,如果對自己的收入感到不滿意的,應該折騰一下副業。上班是個很不划算的項目,投入30天,獲得1萬塊,邊際成本太高。之所以還在上班,是因為我們還沒有驗證好副業的商業邏輯,我們應該儘量折騰,及早走通商業邏輯,最後辭職全力開火。

做副業,心態很重要,你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樣啥事都幹不成,做副業,但不能以副業的心態去做,而是要以創業的心態去做,逼自己一把,不要總覺得副業可有可無,但就真的要涼涼的,只有你以創業的心態去做,才有可能成功。

堅定你的信念,每個人如果肯鑽研,就一定能在互聯網上賺到錢,你的目標就是在互聯網上賺到100塊,這個你覺得難嗎?你只有肯付出,就一定能實現,100塊賺到了,後面1000塊,1萬塊就沒那麼難了。

為了賺這100塊,你投入1000塊去學習,去諮詢別人,值得嗎?如果你的思維方式沒有轉變過來,肯定覺得不划算,因為虧了900塊。但只要轉變一下思維方式,你通過學習或者諮詢別人,賺到了100塊,你也就獲得了在互聯網上賺錢的初步能力,你有了網感,有了這個基礎,後面就可以從中賺到1000塊,1萬塊,你說值不值。當然,你不能指望通過別人,就保證你能夠獲得這個能力,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多去實踐,我去摸索,多去總結。

其次,你得改變你的圈子,儘量擴大生意圈的人,減少與上班族人的接觸。你的朋友都是什麼人,決定了你是什麼人。平時要注意配齊各種行業的朋友資源。比如理財師,房產銷售員,律師,電商,程序員,教師、修水電的等等。這些人可以豐富你的視野,不然你容易坐井觀天的,有事的時候,有朋友有資源,也非常方便。

你也許會說,生活中我哪來這麼多朋友,那我們可以選擇其他方式,比如付費進入別人的圈子,去別人的圈子浸泡,耳濡目染,重點是氛圍,就像你去圖書館,你就會看書,你躺在床上,你看得下去?

最後一點是,做事情得先幹再說,而不是先規劃。很多人有完美主義情結,什麼事,都要事前規劃得清清楚楚,沒規劃好,就不會去執行,最後往往在規劃中泡湯。所以我很不提倡提前做規劃,我喜歡先幹再說,在做中探索,而不是先規劃再做,邊做邊規劃。

做的時候,也不是什麼東西都自己從頭搞起,閉門造車。我們應該先借鑑別人的,“拿來主義”、“開源精神”,先跑完一個流程下來再說,你操作過後,再去想優化的事。當然我這裡說的不是叫你直接去抄襲別人的。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

聽過的東西會忘掉,看過的東西會僱,做過的東西會理解”,我們只有先做了,理解了,才能去考慮規劃、優化的事情。

你對金錢的態度是什麼?你怎麼處置500萬塊錢?歡迎你在留言區評論交流。

我是@和蘇鋼一起冷眼看世界,歡迎關注我,專注個人創業,助你提高商業敏銳力,每天都有乾貨輸出。歡迎評論及轉發,祝早日實現財富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