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爾元帥為什麼被稱為德國的防禦大師和“救火隊長”?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我們知道二戰期間,德軍可以說將星閃耀,比如曼斯坦因、隆美爾、古德里安是德國二戰期間的三大名將,他們的威名可以說閃耀二戰和全世界,但是這個中間還有人沒有他這樣閃耀,但是也在屬於自己的地方做出自己的貢獻,那個人就是二戰德軍知名的防禦大師,莫德爾元帥。

在二戰期間,莫德爾元帥遜色於德國二戰三大名將,因為他只能算是後起之秀,他指揮的1944年12月的阿登攻勢中擊敗盟軍,要盟軍西線的攻勢差點潰退,雖然最終德軍還是失敗了,莫德爾元帥也在杜伊斯堡自殺,最終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我們知道莫德爾元帥最開始時候他在巴巴羅薩計劃中為古德里安衝鋒陷陣,可以說開始的時候他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使命並沒有急於立功。

我們知道金子總是有閃亮的時候,莫德爾等到了機會,1941年1月至3月期間斯大林對莫德爾防禦區進行進攻,每次出兵在50萬以上,雖然,蘇聯對於人海戰術可以說是百試不爽,但是到了莫德爾這裡就啞火了,蘇聯數次進攻都給莫德爾元帥打退。

我們知道朱可夫元帥一生中鮮有敗績,但是在這一次他發動“火星作戰”導致自己慘敗,莫德爾以少勝多,成就了自己打敗了蘇軍。

莫德爾成名之戰是在勒熱夫戰役中,這一戰德軍以少勝多,因為那個時候蘇軍在勒熱夫戰役中出兵近200萬大軍對戰莫德爾26萬德國第九集團軍,那個第九集團軍全軍軍心不穩,士氣低下,軍備不足,可以說對擊敗蘇軍他們沒有任何把握,但是誰也想不到在莫德爾元帥的指揮下居然擊敗了200萬蘇聯紅軍,從而為德軍守住了東線戰場。


莫德爾這次關鍵性的勝利可以說在為德國續命啊,因為那個時候一旦東線戰場潰退可以說德國納粹必敗,希特勒在聽到消息後十分激動的稱他為“東線救星”可以說這一次勝利對德國太關鍵了。

還有二戰末期1944年9月17日盟軍發動市場花園行動,這次行動盟軍派出最大規模空降兵發動奇襲,但是無奈德軍在荷蘭等地部署了大量的防空炮,導致盟軍空降兵大量死亡,最終在這一戰盟軍付出了接近20000人傷亡的代價,而德軍僅有接近10000人傷亡的代價,可以說盟軍傷亡慘重,這一戰後盟軍在也沒發動大規模的空降兵作戰行動,可以說這一戰以蒙哥馬利為首的盟軍敗給了莫德爾元帥。

1945年德軍的敗局已定,因為那個時候戰爭情況十分槽糕,莫德爾已經給盟軍逼得沒辦法了,而這個時候莫德爾也知道了敗局已定,解散軍隊他肚子一人在森林中飲彈自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我們知道莫德爾接連連給德軍帶來了勝利,但是德國最高統帥希特勒接連昏招要莫德爾的勝利果實都白白浪費掉,曲終人散莫德爾雖然最後選擇了自殺,但是他依舊是十分要人尊重的將軍。


莫地方


被高估了,別吹了。

下圖是德軍內部自己對庫爾斯克北線打法的看法!

在著你tm20幾萬打200萬那中央集團軍其他人都去煮咖啡了??你們好好找找資料吧不要人云亦云!!




歷史創造家滾遠點


莫德爾元帥,全名奧托·莫里茨·瓦爾特·莫德爾,德國陸軍元帥,因防禦能力出色,被稱為“防守大師”,是二戰德軍佔領中防禦派的佼佼者。


在二戰後期,哪裡有危機莫德爾就出現在哪裡,多次力挽狂瀾延續了納粹滅亡的時間,因而也被稱為希特勒的“救火隊長”。


而他之所以獲得防守大師的殊榮,主是是因為指揮過包括勒熱夫突出部在內的三次東線防守戰役。


偉大的蘇軍元帥朱可夫一生惡仗無數,唯一的一次敗績就是栽在莫德爾手裡,其防禦功力可見一斑,讓他聲望達到頂點的戰役是1944年在華沙城下挫敗了蘇軍的進攻。


莫德爾臨危受命與德國中後期,特別後期轉入防禦態勢,他的才能讓德軍可以在漫長的防線上長穩固防守,在蘇軍強大的攻勢面前堅守長達5年之久,即使是撤退也是有序撤退,而非潰不成軍,一瀉千里。


要知道依據當時德軍的兵力,在這麼長的防線上建立防線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防線是彎曲而非筆直的,這就需要佈防更多的兵力,莫德爾幾乎是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防禦大師之名當之無愧。


相比與古德里安、隆美爾等名將相比,二戰初期,他的光環要黯淡許多,因為戰爭初期德國的態勢是一路強攻,進攻型的將領顯得光芒四射,更易於充分展現自己的軍事才能。


直到1944年1月,莫德爾採取“盾與劍”方針,有目的地撤退,暫時穩定了列寧格勒的戰局,才再度獲得信任被晉升為元帥。


1944年蘇軍實施代號“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羅斯戰役,突破了德中央集團軍群的防線。希特勒撤掉佈施之職,讓莫德爾火線救援接任中央集團軍司令,他也成為德軍第一個同時指揮兩個集團軍群的元帥,足見希特勒對其的信任。


”救火隊長“莫德爾果然不負重望,不等希特勒答應的援軍到達,便從北烏克蘭集團軍群抽出幾個裝甲遇調到中央集團軍群的戰區,在東普魯士接近地、那累夫河和維斯杜拉河一帶建立綿亙的防禦正面,並殲滅孤軍深入的蘇聯第3坦克軍,再次穩定了防線。

此役後,莫德爾也被希特勒謄為“東線的救星”,在德軍中以“元首的消防隊員”著稱,並獲得櫟樹葉雙劍鑽石勳章。


但德國的敗勢已難以避免,納粹德國就如一棟四處起火的大廈,再也難以挽回敗勢,隨著1945年4月17日,盟軍佔領魯爾工業區,莫德爾意識到敗局已定,他不想看到德軍戰敗這一天的來臨,他選擇用一顆子彈結束自己的生命。


4月21日,他對參謀說道:“我的死期已到。“隨後率副官走進杜伊斯堡附近的樹林中,臨終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從來沒有這樣失望過,因為我忠於德國!“

作為一名軍人,他確實做到了忠於自己的國家,自殺成仁也許是一代名將最好的歸宿了。


朝聞歷史


每當提到莫德爾元帥,我都會想起銀英傳裡萊茵哈特麾下的那個鐵壁繆拉,事實上,以田中的尿性來說,我一直懷疑鐵壁繆拉的原型,就是莫德爾元帥來著,整個銀英傳前期,萊茵哈特陛下輝煌的那些時刻,高光之下,有黃金獅子的兄弟齊格菲閣下,有獨眼龍奧貝斯坦,有帝國雙璧羅嚴塔爾和米達麥亞,甚至有那個開著王虎的大老粗畢典菲爾特,但是繆拉在比他們更前沿的地方苦戰,我們看不到他的身影,一直到黃金獅子終於遇上自己那個魔術師宿敵,戰略上始終差其一籌,連自己都身陷死地之時,而那些麾下的名將,都被調離在回兵不及的地方,到這時,默默無聞,毫不起眼的繆拉終於出現了,帝國名將名帥們,從沒有人擋住過的,楊威利十三艦隊集火攻擊,繆拉一師之旅,在他連換四條指揮艦而不退的情況下,頂到了回援到來,挽救了年青的帝國皇帝,也為自己掙下“鐵壁”之名。莫德爾元帥也一樣,元首的高光時期,他在一線苦戰當中,人們只看到隆美爾,曼斯坦因,古德里安們嵌滿了名將的天空,沒人關注莫德爾,直到朱可夫攜蘇維埃的懲罰,屢次落到德軍頭上,曾經橫掃歐洲的將領們,開始對著T-34的大海絕望之時,莫德爾的身影被顯現出來,這是那個帶著四十輛坦克就敢狂飆敵後近三百公里的莫德爾!這是那個帶著一個裝甲師就頂住一個集團軍的莫德爾!等元首把一個殘破的集團軍交到他手裡,他又是那個從容淡定擋住朱可夫三個集團軍,還堅持反擊,試圖圍殲朱可夫的一個集團軍,讓朱可夫吃了大虧。

設使帝國沒有莫德爾,西線還在諾曼底登陸呢,東線蘇軍就該打到元首面前了。事實上,莫德爾成名太晚,最後成了一個救火隊員,一場接一場的打防禦戰,才被說成防禦大師,要是帝國擴張時期,他就能做戰略層面的指揮,那他的進攻跟防禦一樣完美!我堅持認為,莫德爾元帥,才是第三帝國最優秀的戰將!


李三萬的三萬裡


多次力挽狂瀾延續了納粹滅亡的時間,可以稱謂納粹的最強奶媽的,哪裡有他,她就會拯救戰局,玩會德國損失,扭轉勝利,能力牛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