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斯坦18米石棺,隱藏著帖木兒軼事,如今成為市民朝聖中心


烏茲別克斯坦18米石棺,隱藏著帖木兒軼事,如今成為市民朝聖中心

烏茲別克斯坦,一個絲綢之路上著名的中亞古國,在浩瀚歷史長河裡留下了無數璀璨文明和歷史故事。

在烏茲別克斯坦東北部的澤拉夫善(Zerafshan)河谷中有一大片大型綠洲,孕育了一個歷史名城。

撒馬爾罕(Samarqand), 歷史悠久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世界文化十字路口和大熔爐。它與羅馬、雅典、巴比倫都有著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是歷史上中亞重要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中心。


烏茲別克斯坦18米石棺,隱藏著帖木兒軼事,如今成為市民朝聖中心

「撒馬爾罕」一詞在粟特語中意為”石城”、”石堡壘”。由於地處與中國及中東的交界處,使當地成為遠古商貿的交流地,也造就了當地的繁盛。

撒馬爾罕始建立於公元前3世紀,粟特人曾是這裡主要的民族,在城市及周邊地區皆被擅長於經商的粟特人所居住。在漢朝時,中國的記載上就能看到描述粟特商人商業活動的痕跡。


烏茲別克斯坦18米石棺,隱藏著帖木兒軼事,如今成為市民朝聖中心

粟特人也曾經在南印度路線上有過貿易活動,至公元6世紀,粟特商人已經走到西方,開拓了拜占庭等貿易路線。但最終他們還是屈服於亞歷山大大帝之下。

唐朝時期撒馬爾罕曾是大唐康居都護府的所在,唐玄奘西行時也曾到訪撒馬爾罕。西突厥汗國也曾統治這座城市,公元八世紀初被穆斯林征服,粟特統治者從澤拉夫善河谷逃離。九世紀起,撒馬爾罕大部分地區便成為穆斯林神學的學術中心。


烏茲別克斯坦18米石棺,隱藏著帖木兒軼事,如今成為市民朝聖中心

後在公元1220年,撒馬爾罕被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軍隊入侵和摧毀時,多數的歷史建築物都被毀壞,只留下了斷垣殘壁。

真正撒馬爾罕形成一個偉大城市是,坦麥能王朝的帖木兒帝國的出現開始,1370年帖木兒帝國定撒馬爾罕為首都。他在城市建立一條中央高街與相連的商店,並鼓勵貿易和商業的發展。

此時撒馬爾罕經歷了最重要的繁榮發展, 在古阿拉伯文獻中也被稱為“東方璀璨的明珠”


烏茲別克斯坦18米石棺,隱藏著帖木兒軼事,如今成為市民朝聖中心


公元1500年,撒馬爾罕被沙班王朝征服之後,這個城市地位漸漸被布哈拉取而代之而失落。但歷史的變遷也為撒馬爾罕留下了許多遺產,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撒馬爾罕列為世界遺產。

撒馬爾罕有很多值得國人一看的地方,諸多旅人和宗教信徒都喜歡至此,遊覽傳奇的宗教建築和神聖陵墓。

其中考古博物館,裡面有唐朝時期的壁畫,可壁畫裡可以看到,國王和武士們都身穿唐裝,勇猛作戰,很多中國人都會覺得它很神秘,彷彿回到唐朝。


烏茲別克斯坦18米石棺,隱藏著帖木兒軼事,如今成為市民朝聖中心

其他包括,在東北部一個古城阿法拉西布(Afrosiab)的遺址,建於公元前7世紀,在13世紀被成吉思汗摧毀,現保存為考古保護區。有古代城堡和防禦工事、7世紀統治者的宮殿、以及住宅區,還有一個8世紀古老的清真寺遺址。

這裡也是帖木兒陵墓的遺址(Gur-e Amir)所在地,還有帖木兒為了他老婆所修建的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比比哈努姆(Bibi-Khanum)大清真寺。


烏茲別克斯坦18米石棺,隱藏著帖木兒軼事,如今成為市民朝聖中心

市區古老的中心雷吉斯坦廣場(Registan)、15世紀的雷吉斯坦伊斯蘭神學院、兀魯伯天文臺、古爾-艾米爾陵墓、沙希-津達陵墓群等。

相關一些建築物華麗耀眼,都令人印象深刻,許多銘文和彩繪瓷磚的廣泛應用,都對於中亞文明藝術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見證。


烏茲別克斯坦18米石棺,隱藏著帖木兒軼事,如今成為市民朝聖中心

撒馬爾罕還有一個世界奇觀,一個最奇怪的地方,它被認為是先知丹尼爾最後真正的安息之地,先知丹尼爾陵墓(Mausoleum of St. Daniel )

丹尼爾是《聖經》中一位偉大的先知,約於公元前4至5世紀之間,受到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三大世界宗教的尊重。

因此,先知丹尼爾陵墓也成為了這三大宗教的共同聖地之一,也是穆斯林、基督教徒和猶太人都會來祈禱的地方。


烏茲別克斯坦18米石棺,隱藏著帖木兒軼事,如今成為市民朝聖中心

它位於撒馬爾罕東北部,古老的圖蘭王國統治者阿福拉錫伯墓地近郊的錫伯河畔,一個山頂懸崖峭壁之上。

峭壁之上上一座延伸長五個穹頂的陵墓建築,外表看起來樸實無華,卻吸引無數信眾前來的聖地,長年陵墓的廣場上,都聚集了不同的朝聖者與觀光客。


烏茲別克斯坦18米石棺,隱藏著帖木兒軼事,如今成為市民朝聖中心

而撒馬爾罕的傳奇和許多猜想、傳說都與這個墳墓有關!

有些人認為遺體是由早期基督徒帶到這裡的,其他人則認為是著名的中世紀統治者帖木爾下令將遺體送到撒馬爾罕。這不是唯一聲稱先知丹尼爾陵墓的地方,但它卻成為丹尼爾最後的安息之地。


烏茲別克斯坦18米石棺,隱藏著帖木兒軼事,如今成為市民朝聖中心

這些地方中最廣為接受的地方是伊朗的蘇薩,甚至在烏茲別克斯坦和伊朗以外,伊拉克的兩個城市也聲稱是丹尼爾的最後安息之地。

據聞當初帖木兒因征服不了伊朗境內一座叫蘇薩( Susa)的城市,而感到苦惱沮喪,於是有人向他彙報說:原因是出在那座城市被先知丹尼爾所保護的關係。


烏茲別克斯坦18米石棺,隱藏著帖木兒軼事,如今成為市民朝聖中心


因此帖木兒派遣了一支軍隊到丹尼爾的墓地,千方百計將遺體帶回了撒馬爾罕, 帖木兒希望先知丹尼爾的精神也能守護著薩爾馬罕,並求得好運。

先知丹尼爾被埋葬至此之後,在附近天然泉水自然湧出,泉水被認為具有治癒能力,相信聖人能治癒身體和靈魂的奇蹟。


烏茲別克斯坦18米石棺,隱藏著帖木兒軼事,如今成為市民朝聖中心

當地人也一直有個根深蒂固的傳統,認為先知丹尼爾是撒馬爾罕的守護神,為這座城市帶來了財富和繁榮。

這個古老傳說!當地人對此深信不疑,故也一代代流傳了下來,也吸引著源源不絕的朝聖者前來取水飲用。


烏茲別克斯坦18米石棺,隱藏著帖木兒軼事,如今成為市民朝聖中心


丹尼爾陵墓是個18米長的棺材,也令人為之驚奇! 這個石棺尺寸非比尋常, 據說棺材也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石棺上覆蓋著繡有金色的可蘭經經文的深綠色天鵝絨布,相當壯觀!


烏茲別克斯坦18米石棺,隱藏著帖木兒軼事,如今成為市民朝聖中心

據說聖丹尼爾的屍體每年都持續增長,所致石棺不得不持續加長,才到今日的18米。另外一說法,則是帖木兒的為了讓盜賊不知從何下手掠奪墓中遺體和文物, 而刻意將石棺建得那麼長。

或許它就是一個傳說的謎團,對於虔誠的朝聖者和遊客來說,這一切似乎都不那麼重要了。


烏茲別克斯坦18米石棺,隱藏著帖木兒軼事,如今成為市民朝聖中心


丹尼爾陵墓也許是許多人心中的信仰,也是一個薩爾馬罕的觀光景點!

朝聖的人們、觀光旅遊業為薩爾馬罕帶來了收入與繁榮,或許先知丹尼爾依舊守護著這座城市的和平與安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