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進識拔大草包洪教頭,為何不識拔武藝高強的武松?原因值得深思

柴進柴大官人專愛結交江湖人士,連過往的犯人他都以禮相待,贈以金銀,將其視為上賓。名滿天下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發配滄州途中就正好經過柴莊,得到了柴進的盛情款待;宋江吃了官司,逃亡在外,來到柴莊也得到了柴進的熱心招待;即便是洪教頭那樣的大草包,也能在柴莊覓得一份美差,成為柴進的槍棒師傅;而大英雄武松來到柴莊,卻遭到柴進冷落,甚至連一般的門客都不如。

柴進識拔大草包洪教頭,為何不識拔武藝高強的武松?原因值得深思

武松因為在老家吃了官司,不得已跑到外地避難,聽聞柴進廣招天下好漢,於是投柴莊而來。武松在柴莊呆了一年多時間,衣食住行全由柴進提供。但是,武松僅僅只是一個門客,即便他在柴進眼皮子底下行事,他也沒能引起柴進的注意。

柴進識拔大草包洪教頭,為何不識拔武藝高強的武松?原因值得深思

想那武松武藝高強,俠肝義膽,是一條硬生生的英雄好漢。柴進既然廣交江湖好漢,對洪教頭那樣的大草包都如此優待,何以不識大英雄武松呢?總結起來,我認為有四點原因:

第一,當時武松只是一個社會小青年,全無名氣。武松名滿天下,完全是因為景陽岡打虎,之後被陽穀縣的百姓給“炒火”的。而在此之前,武松只是一個揹負官司逃亡在外的社會小青年,在江湖上沒有半點名氣,甚至連一個像樣的綽號都沒有。柴進柴大官人身份尊貴,什麼大人物沒見過,又怎麼會把武松這樣的小青年放在眼裡呢?我們可以看到,柴進對待林沖和宋江十分熱情,不因為別的,就因為這兩人名氣大。

柴進識拔大草包洪教頭,為何不識拔武藝高強的武松?原因值得深思

第二,武松做人低調,不愛彰顯自己。武松這人,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喜歡出風頭,不喜歡錶現自己,不喜歡招惹是非。當然,如果一旦惹惱了他,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潘金蓮、西門慶、蔣門神、張都監等人就是例子。一個不喜歡錶現自己的人,即便他有高超的本領,也很難被人發現。武松就是這樣,任憑他武藝再高,如果不施展出來,又怎會被柴進識拔呢?

柴進識拔大草包洪教頭,為何不識拔武藝高強的武松?原因值得深思

第三,武松在柴莊上醉酒鬧事,令柴進生厭。在柴莊的日子,武松儼然扮演著一個“墮落青年”的角色,吃官司就不說了,還整天無所事事,只知用酒精麻痺自己,喝醉酒又跟莊上的門客打架,甚至連柴進的客人也時常遭到武松的騷擾。老實說,像武松這般行事,柴進沒有趕他走已經仁至義盡了,又怎會透過他的惡習看到他身上的英雄特質呢?

柴進識拔大草包洪教頭,為何不識拔武藝高強的武松?原因值得深思

第四,柴進缺乏一雙慧眼。我們常說,“慧眼識英雄”,“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在柴進和武松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證。武松當然是一匹千里馬,可惜柴進不是他的伯樂,同時也缺乏一雙慧眼,所以他看不到武松身上的英雄之氣。柴進把大草包洪教頭聘為槍棒師傅,讓才能平庸的王倫去經營梁山,就足以證明他沒有識人之能。而宋江第一次來到柴莊上,就能一眼識出眼前患病的武松是個英雄,當晚就跟他同榻而臥,秉燭夜談,分別時還結為異姓兄弟。可見,要想在江湖上闖出名堂,具有一雙慧眼識是多麼重要,不經意間就讓宋江結交了一個英雄兄弟。而缺乏慧眼的人,哪怕英雄在他眼皮子底下,他也識不出來,就像柴進不識武松一樣。

柴進識拔大草包洪教頭,為何不識拔武藝高強的武松?原因值得深思

宋江和柴進,同為江湖上有頭有臉的領袖,但在識人方面,柴進實在不如宋江。所以後來,當上梁山之主的是宋江,而不是柴進。要知道,這梁山本是柴進發展的幕後基地,可他僅僅只當了宋江手下的一個頭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