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fairyfaye


嘉靖皇帝扔明成祖的牌位,其實也是當時迫於無奈的選擇,但他最終還是壓制住了內心的想法。

明成祖朱棣的地位,其實按照整個大明朝皇帝排行榜來說,朱棣都算得上能夠名列前茅的存在,而當時之所以嘉靖要如此折騰,終究是為了那個已經逝去的老爹,不得不說這個做兒子的太難了。

做皇帝不費吹灰之力,意外之中的天選之子

歷史上皇位來的如此輕鬆的,怕是嘉靖要算其中一位,本來按照固有的繼承慣例,本來是輪不到他的,但是由於明武宗朱厚照僅僅31歲就去世,都還沒有來得及留下子嗣,這該如何是好?難道真的就後繼無人了嗎?

這件事其實當時也急壞了大臣們,畢竟當皇帝這件事可不是誰行就能誰上的,就是由於這樣的大背景,朱厚熜還在眾多大臣的簇擁之下當了皇帝,畢竟他也算是朱厚照最為親近之人了。

儘管當時的嘉靖皇帝是在大臣們簇擁之下被登基上位的,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此匆忙,沒有自己賴以信任的下屬,哪裡行呢?但是短期內又不可能培養自己的黨派,所以只能從老祖宗上頭下手,新皇帝上任該辦的儀式還是要整的。

按照慣例,只需要當時的嘉靖皇帝認自己的伯父當宗法意義上的父親,直接能夠將其血脈提升好幾個檔次,但嘉靖皇帝偏不,為了表達自己的抗議,他直接追封自己的父親為興獻皇帝。當然為了更過癮,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就想將自己父親的牌位也抬進太廟。

太廟究竟是什麼?嘉靖皇帝又為何如此看重呢?

太廟在通俗意義上講,就是擺放皇帝家祖先牌位的地方,但其實太廟中所擺放的牌位,也是有一定的等級和制度限制,並非是所有人想進就能進的。

嘉靖皇帝的父親後來是追封的,顯然是不具備太廟供奉資格的,而且太廟中供奉的牌位也有一定的數量限制,就是為了彰顯其特殊地位,當然也不得不佩服嘉靖皇帝的毅力。

他用整整三年的時間,最終力排眾議,也讓自己的父親有了成功配享太廟的資格。這樣其實嘉靖就可以心安理得,名正言順的當皇帝了。

當時為什麼要扔明成祖的牌位呢?

其實一座太廟中能夠供奉的天子數量是有限的,按照起初的周朝禮儀規定,太廟中天子數量也僅僅只有七個,開國皇帝當之無愧成為首選,後來功績卓越之人依次列之,當然要對江山社稷,甚至整個家族都有巨大貢獻才可以。

儘管明朝時期已經擴充到9個,但其實已經都被佔滿了,所以當時的嘉靖就務必要從當中請出一位,至於請誰呢?

之所以考慮到當時的明成祖朱棣,就是因為他是由於造反才得到的皇位,所以嘉靖皇帝要想給自己正名,將明成祖朱棣牌位扔出太廟,也屬實是無奈之舉,畢竟他是太廟席位血緣關係最遠的一個。

最終嘉靖皇帝,還是壓抑住了內心的衝動,因為當時為自己的父親追加封號,就已經趕走了幾位大臣,這要是強行把明成祖朱棣的太廟席位給取締了,那離遭到整個天下的唾罵,也就不遠了。

儘管明成祖朱棣皇位的來歷不正,但是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後來最終被搬出太廟的,其實是朱高熾的牌位最終的結果也讓嘉靖皇帝如願以償,將自己的父親牌位成功供奉在太廟之內。

正是由於他的這一舉措,也更加提高了他們家族血脈的實力,最起碼從根源上已經不輸於其他帝王了。當然對於鞏固他的地位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