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帽子的特點,網巾、六合帽、烏紗帽分別適合哪些人佩戴?

隨著宋元時期國內的一系列變化,傳統的漢服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後來人們的服飾就結合了外族的特點,之前傳統的漢風也受到影響。那麼到了明朝的時候,由於元朝之前已經統治了很長一段時間,因此明朝的很多服飾文化,也受到了元朝的影響,雖然朱元璋力推復古,可畢竟已經過去這麼多年了,不可能一直還能重現之前的衣服風格。

因此明朝的服飾與漢唐還是有著明顯的區別,其中明朝的帽子,就相當有特色,在影視劇裡面,明清是很多導演非常喜歡拍的題材,畢竟它們離得相對要近一些,重現當時的歷史風貌也相對容易。

明朝帽子的特點,網巾、六合帽、烏紗帽分別適合哪些人佩戴?

在影視劇裡面也出現不少明朝的帽子,像烏紗帽這樣的帽子大家都太熟悉了,明朝帽子種類較多,不僅有之前唐宋時期的一些風格,還有一些特有的帽子。

明朝帽子的特點,網巾、六合帽、烏紗帽分別適合哪些人佩戴?

首先一點,明朝的帽子做工要更好一些,這也是與明朝時期的生產力提升有關,當時像紡織技術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像明朝流行的方巾,六合帽這些帽子,在做工上都非常精緻,與前朝相比有一定的提升,樣式也變得更多一些,不僅結合了之前的特點,還加入了不少的新元素,人們戴起來也更加方便一些,很多明朝的帽子,在清朝也是一直沿用,漸漸都成為中國傳統帽子的代表。

明朝帽子的特點,網巾、六合帽、烏紗帽分別適合哪些人佩戴?

四方巾

此外,明朝的帽子往往有著一些特殊的寓意,比如明朝有個非常流行的帽子,叫做四方巾,這種帽子也是根據唐宋時期的頭巾改造出來的,朱元璋當初發明這樣的方巾,也是想要取個好的寓意,它象徵著國家的太平,朱元璋希望這樣的方巾能給自己的國家帶來好運。

明朝帽子的特點,網巾、六合帽、烏紗帽分別適合哪些人佩戴?

六合帽

還有六合帽,這種帽子是沿襲元朝時期的樣式,用六塊布料縫拼而成,下有還有帽簷,頂部根據佩戴者的身份不一樣,有著不同的規定,比如有的六合帽就能有珠子鑲嵌,而平民就不能使用這些東西,只能是用一般的物件來裝飾。它也被稱為六合一統帽,這就與四方巾對應起來,象徵著國家一統,天下安定。對於剛剛開國,急需要穩定人心的朱元璋來說,他利用這些措施,也是想要從服飾的改革,來漸漸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

明朝帽子的特點,網巾、六合帽、烏紗帽分別適合哪些人佩戴?

網巾

除了這兩種帽子外,明朝還有一個流行的帽子,叫做網巾,這種帽子是朱元璋在外出的時候,見到一個道士使用,他就覺得這樣的帽子相當方便,因此就開始在國內不斷推行,網巾最大的特點,就是突破了階層的限制,真正達到了普及,這在古代的帽子裡面是相當難得的事情,古人非常注重冠帽,這就代表著自己的臉面,很少有不同階層的人,都會佩戴樣式相似的帽子。

明朝帽子的特點,網巾、六合帽、烏紗帽分別適合哪些人佩戴?

網巾也成為明朝最具代表性的帽子,無論是皇帝還是底下的庶民百姓,甚至是一些賤民,他們都能佩戴網巾,其實網巾本來就是一種網罩,它為何會這麼普遍呢?因為它對於束髮有著很大的作用,古人都有著留長髮的習慣,無論皇帝還是底下的百姓都是一樣的,可不見得所有人都能有很好束髮的帽子,一旦頭髮的問題解決不了,自己不僅佩戴帽子會受影響,還會影響到日常的行動。網巾就相當方便,往頭上一戴,把頭髮都放在網口裡面,隨後拉緊絲繩,這就能起到束髮的作用了。

從明朝帽子的特點,看其等級制度

從這三大類的流行帽子,我們能看出明代帽子是非常注重等級制度的,從一開始就有著嚴格的規定,什麼樣的帽子,裝飾和樣式是怎樣的階層人們使用的,一旦違禁了,就會受到法律的懲處。這也能看出明代對於社會等級的嚴格規定。此外,明朝的帽子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市井中的帽子注重便捷,而朝野中的帽子注重等級威嚴。

明朝帽子的特點,網巾、六合帽、烏紗帽分別適合哪些人佩戴?

比如像網巾這樣的帽子,就是樣式非常簡單,戴起來也不復雜,輕便實用,無論是對於人們辦事,還是勞作都有著很大的幫助,大家也不用一直受到長髮的困擾。使用網巾之後,還不用擔心受到溫度的影響,自己的頭髮不會感到太熱,像六合帽就非常適合南方的氣候,因此它在南方也是更加流行,幾乎是成為了人們出行的標配,這些帽子也具備標誌的特色,像六合帽看起來就像是半個西瓜,隨便一眼就能認出來,網巾與四方巾都有著太明顯的特點,全國的樣式也基本統一,確實易於識別。

除了民間流行的帽子外,官方流行的帽子也有一些特點,比如著名的烏紗帽,其實它並非是明代特有的帽子,它最早在東晉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這麼多年一直傳承,也不斷接受改良,朱元璋為了統一官員的服飾,也規定官員必須要佩戴這種帽子。

明朝帽子的特點,網巾、六合帽、烏紗帽分別適合哪些人佩戴?

烏紗帽以藤絲或麻編成帽胎,塗上漆後,外裹黑紗。呈前高後低式,兩側各插一翅。這種帽子也非常好辨別,從宋代開始,就專門在兩邊有翅膀,防止官員左顧右盼,作為官帽,烏紗帽具備著當官的應有的氣派威嚴,民眾一看帽子就能認出對方的身份,那麼除了官員之外,像中了進士的人也能佩戴這種帽子,這些人其實與官員沒有什麼區別,只是他們還沒有正式做官,因此他們佩戴這類帽子就沒問題。

上從皇帝官員,下到黎民百姓,明朝的帽子把社會的階級給安排得非常明白,像烏紗帽之前就有很多的民眾也能佩戴,其他的朝代沒有硬性的規定,因此就出現了佩戴混亂的情況,可明朝嚴格規定這就是官帽,百姓是不能佩戴的,官員百姓皇帝佩戴的帽子都有統一規定,雖然偶爾有一些小的改變,但總體的樣式是不會變的。

明朝帽子的特點,網巾、六合帽、烏紗帽分別適合哪些人佩戴?

它也象徵著中國封建集權的高峰,很多人認為明清是社會階級固化最為嚴重的時期,我們單單從這些帽子上就能看出問題來,皇帝們不僅對於民眾的要求非常嚴格,對於這些官員的要求也一樣嚴格。除了這些帽子外,其實明朝還有很多的樣式的帽子,只是這些帽子普及的程度不夠廣。

那麼明朝的這些帽子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這點就需要有高水準的紡織,種植與做工的技術了,像烏紗,四方布這些材料,都需要有著更高的水準。當時明朝各方面的條件要比之前好一些,生產力變得更強,因此就有了製作這些帽子的水準,很多帽子都是官府統一製作,因此在做工上並非是那麼細緻,而富貴有權勢的人,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訂製不違規的帽子。當然,皇帝的帽子是最難做的,如今明朝也有不少的文物出現,其中萬曆皇帝的金絲蟠龍翼善冠,就能代表當時高水準的冠帽製作。

明朝帽子的特點,網巾、六合帽、烏紗帽分別適合哪些人佩戴?

它所用的製作方法相當複雜,不僅要涉及到拉絲,掐絲與碼絲這些水平,還需要通過專門的技術進行焊接這類的工藝。經過多道的工序,才能打造出這種帽子,確實是很不容易,相比之下,民間帽子的製作要簡單一些,而且像六合帽,四方巾這類的帽子,現代也一直都有人制作,很多時候一些喜歡漢服的人,也非常喜歡這種復古的帽子,不過現代人對於帽子的需求沒有那麼大,也並不像古代那麼重視帽子的象徵意義,帽子的地位也就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明清也是古代帽子製作的巔峰。

參考文獻《明史·輿服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