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兒子每月給媽媽四百的保姆費”,“讓你兒子給你八百”

有一種仇不共戴天,那就是月子仇。坐月子是女人的一面照妖鏡,你嫁給了什麼樣的人?你走進了什麼樣的家庭?在你走進產房的那一刻,才知道你有沒有選對。

很多男人對女人說到月子仇就表現出的歇斯底里無法理解:孩子都大了,那麼遠的事情怎麼還記得?然而男人根本無法理解當一個女人在用生命為你們家人延續後代,你們卻在她中最脆弱最無助的時刻,輕怠她、漠視她、傷害她,甚至和你的母親站在一起,聯手攻擊她。

而作為婆婆此刻應該更瞭解女人所需,不要因為自己曾經的遭遇,而把這種傷害轉移到另一個無辜的女人身上。

01

坐月子期間我跟老公吵架,老公脾氣大,就跟我冷戰。婆婆在客廳教育老公:“你怎麼能這樣對媳婦,女人坐月子是最需要養的時候,你這時候給她氣受,她會把這個恨記一輩子的。再說了,她跑這麼遠嫁給你,自己的親爹親媽也不在身邊,連去的地方都沒有,也沒人訴苦,你要是沒做好對她好的準備,你就不該娶她,”

我在臥室聽到婆婆說這樣的話,瞬間哭的稀里嘩啦。我也才明白只有女人才真的懂女人,女人知道女人的苦。雖然婆婆也在老公面前說我很多的臭毛病,但是婆婆骨子裡是善良的。她知道嫁給別人做妻子,而丈夫對自己不好是什麼感受。

“別人的兒子每月給媽媽四百的保姆費”,“讓你兒子給你八百”

她知道一個女人遠嫁是承擔了多少委屈,多少苦需要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才能把日子過下去。雖然我婆婆經常說“飯都不會做怎麼伺候男人?”“結婚這麼久怎麼還不生小孩”之類的話。她是思想比較老舊,她這樣過了一輩子,她覺得所有的女人都該這樣過一輩子。她看不慣兒媳婦的嬌氣,看不上兒媳婦使喚男人幹活的架勢,可能不是她更疼兒子,而是她覺得女人就該有女人的樣子。

“別人的兒子每月給媽媽四百的保姆費”,“讓你兒子給你八百”

02

我還記得剛結婚那會兒,一入婆婆家門,清楚記得婆婆坐在炕上,笑咪咪地說:"我呢,兩閨女,也不多,你進門是媳婦,也是閨女,這樣你也和你姐和你妹妹一樣給我買衣服就行了。"

生孩子的時候,因為是雙胞胎,我提前一個星期住院,這期間丈夫一直陪伴,可已到了預產期,肚子一直沒動靜,問大夫,大夫也說沒事,無奈丈夫就上班了。可第二天,大夫就說輸催產素,那知道只輸了半瓶,孩子就呱呱墜地,當時只有小姑在,弄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好在順產,皆大歡喜。事後,婆婆對這件事這樣評價“如果有事,後果自負,我們家不負任何責任。”

“別人的兒子每月給媽媽四百的保姆費”,“讓你兒子給你八百”

有一年,公公因腦出血住院,基本痊癒之後,公公回家靜養,生活能自理,每天也能自己出去走走。有一次,我們回家看望兩個老人,婆婆對我說:村子裡也有一個和我們家類似的情況,兒子每月給媽媽四百的保姆費,照顧爸爸。我當時沒摟住火,直接大聲喊道:‘’讓你兒子給你八百。‘’

說實話當時我非常生氣,但事後想想這只是女人的嫉妒心作怪,她怕有了兒媳婦她不再是兒子最在乎的那個女人。其實哪個生了兒子的女人不怕啊,只是有的不想表現出來,而有的人控制不住自己表現出來了。

婚姻的真相不是在日常生活裡夫妻兩個人恩恩愛愛,而是時不時得要做個鬥士跟婆婆較量。思考她說的哪句話是真心話,哪句話是氣話。說真心話你該怎麼辦,說氣話你該怎麼辦,這是鬥智鬥勇的家庭!

“別人的兒子每月給媽媽四百的保姆費”,“讓你兒子給你八百”

小莫私房話:

很多人不喜歡婆婆並不是因為婆婆做錯了什麼,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一家不容二主”婆婆和媳婦都是主內的,必然存在競爭關係。所以,解決問題第一步,婆婆別和媳婦住在一起,如果住在一起的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不是主也不是僕,而是平等的關係。

喜歡清淨寡慾的媳婦很難認同熱情似火的婆婆,反之亦然。喜歡粵菜的媳婦也很難喜歡只會川菜的婆婆。那些心胸開闊,能看到人的優點、善行,樂觀開朗的媳婦,總歸會給婆婆找到優點的;而另外一些人,婆婆的錯誤能怨恨一輩子……夫妻之間都會有口舌,有不滿,何況婆媳?

婆婆能做的不多,老公多做一些:找個樂觀開朗的老婆,或者,讓老婆幸福開心。開心的人山不動也溫柔,不開心的人水叮咚都是在嘲笑。這個世界,永遠有解決不完的問題,所以,改善婆媳關係,最重要的是改變女主內的傳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