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也會致癌?少喝一點可以嗎?答案是少喝也不行

 ​​“酒”作為中國一種世代相傳的特殊飲品,自“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始,距今已有數千年時間。長久以來,人們對酒有著一種特殊的迷戀,所謂“無酒不成宴”、“無酒不成歡”,無論親朋歡聚,還是工作應酬,都少不了用酒來助興。

飲酒也會致癌?少喝一點可以嗎?答案是少喝也不行

  但隨著對酒研究的深入,飲酒的危害也逐漸顯露出來。過量飲酒,會影響身體的呼吸、心跳、體溫等正常功能,甚至導致酒精中毒和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很多人開始有意識的減少飲酒量,認為只要適量飲酒就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

  願望雖然是美好的,但現實總是那麼殘酷。

  一項由日本東京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人員發表的研究進一步顯示,即使少量或中度飲酒也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當飲酒量為零時,整體癌症風險最低。

飲酒也會致癌?少喝一點可以嗎?答案是少喝也不行

  研究人員檢查了日本33家綜合醫院在2005-2016年,63232名癌症患者的臨床信息,並與63232名未患癌症的患者進行了比照,統計分析了兩組人員的飲酒時間和飲酒量等信息。

  分析發現,飲酒量越多,癌症風險越高,不飲酒的人,癌症風險最低。如果一個人連續10年,每天喝1杯含有23g酒精(相當於57.5ml40度的白酒、180ml日本清酒、500ml啤酒、180ml葡萄酒或60ml威士忌)的酒,或連續5年每天喝2杯酒,其整體癌症風險將增加5%。而且,不論每天喝兩杯還是更少,也不論喝多久,只要飲酒,癌症風險就會增加。

  像菸草一樣,酒精是與癌症風險增加始終相關的少數物質之一,這與酒精的類型是葡萄酒、啤酒或白酒無關。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曾發佈過一份聲明,指出酒精是明確的癌症危險因素,即使少量飲酒也可能升高某些癌症的風險。

  飲酒會增加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肝臟癌和乳腺癌的風險,飲酒越多,患這些癌症的風險就越高。尤其是口腔癌、喉癌和食管癌,因為當人飲酒時,這些組織器官會直接與酒精接觸。

  輕度至中度飲酒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影響癌症風險。

  酒中含有的乙醇和人體消化酒精時產生的乙醛,會破壞健康細胞的DNA,導致癌症風險增加。

飲酒也會致癌?少喝一點可以嗎?答案是少喝也不行

  酒精可能會影響激素雌激素的分解,從而增加血液中的雌激素含量。體內雌激素水平高於正常水平是乳腺癌、卵巢癌和宮頸癌的危險因素。尤其是對於更年期前的女性和接受更年期激素治療的女性來講,危險性更大。

  飲酒可能會削弱人體加工和吸收重要營養素的能力,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葉酸及類胡蘿蔔素等,此外,酒精會導致體重增加,這也會導致癌症風險的上升。

  飲酒是多種癌症的危險因素,並且是癌症的可改變危險因素。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的癌症預防委員會認為,學會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儘量減少飲酒,將對癌症預防具有重要意義。對於有酒癮或飲酒需求的人,適量飲酒屬於退而求其次的要求和建議,如果出於預防癌症的角度,適量飲酒絕對不是好的建議,更有效更簡單的方法是,遠離酒精,一滴也不沾,永不飲酒。

好了,今天的話題我們就探討到這裡,我是腫瘤專家一韋碧玉,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腫瘤相關的問題,請點擊左下方“瞭解更多”立即諮詢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