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的智慧:不怕武官犯錯,就怕武官有功還不犯錯

喜歡看明史的人都知道,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統治時期,明朝的發展達到頂峰。明成祖朱棣在朝廷上野心勃勃,時常出兵征戰,開疆擴土。明宣宗朱瞻基得到皇位後繼承父親的以德治國,對臣子們的意見是虛心聽取,對百姓也很仁厚,是明朝為數不多的好皇帝

明宣宗的智慧:不怕武官犯錯,就怕武官有功還不犯錯

朱瞻基是個標準的富二代皇帝。他老爸朱高熾只當了一年皇帝就駕崩了,他幾乎是從爺爺朱棣那裡直接把皇位接過來的,一切基本是現成的,特別是牛人爺爺留給老爸的一幫文武能臣,現在可以拿來為他所用。雖然朱瞻基在位只有10年,不過在位期間,朱瞻基在政事上十分清明,也注重文臣和武將的共同培養,並不聽信讒言,使得朝野上下一片清明。他是明代歷史上,唯一一位微服私訪皇帝。他曾經在祭陵典禮後回宮的路上,特意身穿便裝體察民情,默默回宮後就立刻火速辦公,源源不斷出臺各種惠民政策。

明宣宗的智慧:不怕武官犯錯,就怕武官有功還不犯錯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他在位十年,與父親十月天子明仁宗的統治時間加在一起僅僅為十一年,但父子倆的成就被評價為"功績堪比文景",也就是說他們父子倆堪比漢朝的文景二帝,史稱他們的統治時間為"仁宣治世",可以說是一個很不錯的治世。

明宣宗的智慧:不怕武官犯錯,就怕武官有功還不犯錯

明宣宗的統治藝術也很高,深諳"水至清則無魚"這個道理,不怕武官犯錯,就怕武官有功還不犯錯。所以並沒有對武官過分要求,反而刻意放縱,使其犯錯以後自己再寬恕,以達到最好的效果,不然下面的武官都是有功勞,還不犯錯,跟完人似的,那麼明宣宗怕是天天都睡不好覺了。

明宣宗的智慧:不怕武官犯錯,就怕武官有功還不犯錯

國家太平無事,百姓安居富足,於是明宣宗也越來越陶醉於自己統治有方,逐漸滋長起享樂安逸的情緒。明宣皇帝是喜好文學、喜歡讀書寫字作畫但是天性也喜歡玩樂的人,他喜歡打獵、馴馬、同時也喜歡鬥蟋蟀。明人查繼佐在《罪惟錄。宣德逸記》中記錄了這一事實:為了滿足自己鬥蟋蟀的嗜好,宣宗派人不遠萬里到江南地區尋找蟋蟀,最多的一次竟然要一千餘隻,致使蟋蟀身價倍增,至達十數金者。許多官吏為了向朝廷進貢蟋蟀,不僅荒廢了政事,還向下亂攤派,搞得許多百姓家破人亡。

明宣宗的智慧:不怕武官犯錯,就怕武官有功還不犯錯

這可能就是明宣宗的智慧,雖然是一個愛玩蟋蟀的皇帝,但是國家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條,甚至被稱為"仁宣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