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晉凌晨三點給兒子餵奶,被錯看成蔡少芬,網友:羨慕嫁對人

文|奶寶育兒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近些年來喪偶式育兒、父愛缺失、爸爸帶娃活著就好這樣的標籤,引發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在照顧寶寶這件事上,父親缺位的情況的確十分嚴重,讓眾多媽媽不堪重負。但變化趨勢總算是好的,生活中更多父親開始意識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並懂得體諒和認可媽媽的付出。

張晉凌晨三點給兒子餵奶,被錯看成蔡少芬,網友:羨慕嫁對人



張晉凌晨三點給兒子餵奶,引網友羨慕:嫁對人了

3月6日凌晨三點左右,蔡少芬在微博上更新動態,分享了一張老公張晉起夜給兒子餵奶的照片,並配上調皮的文字:上夜班。

張晉凌晨三點給兒子餵奶,被錯看成蔡少芬,網友:羨慕嫁對人

大家都知道,蔡少芬生第三胎時已經屬於高齡產婦了,身體負擔肯定比適齡產婦要重一些,狀態雖然不錯,但仍然非常辛苦。

照片中張晉抱寶寶的姿勢十分標準,神情也充滿溫柔和寵溺。而且,由於夫妻二人的長相比較相似,張晉還被部分網友錯看成了蔡少芬,評論中不少都是“母愛偉大”。

這樣的小誤會,反倒有種暖心的感覺。

張晉凌晨三點給兒子餵奶,被錯看成蔡少芬,網友:羨慕嫁對人

新生兒吃奶特別頻繁,而且不分白天黑夜,在起床餵奶這件事上,寶媽都是有發言權的。寶寶的哭聲一響起,就要隨時待命,安穩覺都睡不上,完全就是“熬”過來的。

有張晉這樣負責任、體貼的老公,也難怪蔡少芬願意冒著高齡生產的風險生第三胎了。

網友們都表示:羨慕!娘娘嫁對人了,這才是家庭本來的樣子,帶孩子並不只是媽媽一個人的本職工作,雙方都必須付出。

張晉凌晨三點給兒子餵奶,被錯看成蔡少芬,網友:羨慕嫁對人

事實的確如此,父親和母親這兩個身份對孩子而言意義是不一樣的,而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差距,對孩子的人格形成也有重大影響。

只有讓孩子感受到完整的家庭功能和不同的養育方式,才能獲得溫馨的家庭氛圍和健康的成長經歷。

張晉凌晨三點給兒子餵奶,被錯看成蔡少芬,網友:羨慕嫁對人



爸爸對孩子有哪些積極影響?

1)性格更獨立

常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意思是遇事會撒嬌、哭鬧的孩子,往往會得到特殊照顧。

這種現象在媽媽、奶奶等女性帶娃的家庭中更容易出現,雖說孩子的確嚐到了甜頭,但長久來看這種性格很難獲得成功。

2)創造力和想象力更強

媽媽帶孩子更為細緻,擔心孩子淘氣遇到危險或發生意外,通常都會寸步不離。但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會給孩子的自由探索帶來阻礙。

爸爸帶娃雖然粗枝大葉,但對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卻大有裨益。

媽媽們不允許的拆卸玩具、塗抹牆面,爸爸可能都會和孩子一起做。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往往思維更加靈活,動手能力更強。

張晉凌晨三點給兒子餵奶,被錯看成蔡少芬,網友:羨慕嫁對人

3)責任感更強

孩子的優良品質要從小培養,為未來服務。

畢竟孩子終歸有長大的那一天,需要承擔個人、家庭以及社會責任。

在這方面,父親的形象更具備榜樣作用,而且他也更能給孩子們帶來安全感,這對維持家庭穩定和諧具備重要意義。

4)人格更完善

男孩身上的勇敢、堅韌等氣質,幾乎都來自於父親,如果父親在家庭中的表現合格,那麼兒子今後在婚姻和家庭中也會是個有責任感的人。

而女孩對異性的看法、期望和想象也來源於父親,不合格的父親更容易養出擇偶觀較差、缺乏安全感的女兒,她們今後的愛情婚姻都會更加坎坷。

張晉凌晨三點給兒子餵奶,被錯看成蔡少芬,網友:羨慕嫁對人


張晉凌晨三點給兒子餵奶,被錯看成蔡少芬,網友:羨慕嫁對人



寫在最後

雖說作為父親,生活壓力和家庭經濟壓力確實很重,但這並不是喪偶式育兒的理由。

今天,女性也在職場上打拼,為家庭經濟做貢獻,她們犧牲自己的事業回家帶孩子,並非理所應當,而是一種付出。

只有夫妻倆相互理解、相互幫扶,才能給孩子一個功能完整的家庭,使他健康成長,並從中習得婚姻和家庭的真諦。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家庭也沒有你想象中那麼穩固,扛起自己的責任,才有資格獲得更好的人生。

奶寶育兒堂,為0-13歲孩子提供專業的教育指導。關注我,做孩子成長路上的完美型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