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包機為跨國車企送零件

上海首次採用大規模包機的方式,為跨國車企提供零配件供應。

2月25日,東航一架貨運航班裝載著通用汽車所需配件,從浦東機場起飛,航班共載有422件汽車配件,總重80.45噸,於2月26日凌晨到達芝加哥。

這是國內汽車配件廠商和物流合作,為這家車企規劃的16架包機之一。

上海包機為跨國車企送零件

同一天,東航CK287貨運航班搭載著94噸福特汽車包機的配件,從浦東機場出發,當天下午5時抵達泰國曼谷。就在前一晚,這批零部件剛剛由重慶等地連夜運至上海。物流公司、航空公司接力,機場海關設立綠色通道,從跨國車企提出包機需求,到最後抵達曼谷,僅用了一週左右時間。

“由於疫情突發,交通受限,對於特殊時期內核心且特殊的零部件,我們當機立斷採用包機的特殊措施,搶時間,急客戶所急,以中國速度迅速恢復全球供應鏈。”上汽安吉物流方面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包機為通用、福特提供零部件

生產一輛汽車可能需要1萬-3萬個零部件,任何一個零部件的缺失,都可能讓汽車製造無法進行下去。

作為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鏈的核心一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物流停運、上游原材料供應不足,都讓中國的汽車零部件供應短缺,從而進一步導致多家跨國車企本國工廠生產暫停,日產汽車、現代汽車本國工廠都不止一次宣佈停產,捷豹路虎和菲亞特克萊斯勒也在近日發佈停產預警。

上汽安吉物流方面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一般情況下,對於國際貿易業務的零部件運輸,為保證穩定性和時效性,會採用海運方式。2020年1月以來,該公司已完成向泰國、印度、印尼200多個集裝箱的零部件發運,確保上汽海外生產基地的正常運行。

由於疫情突發,交通受限,通用汽車600多櫃的集裝箱量滯留。為了保證通用汽車全球供應鏈的連續性,上汽安吉物流和上汽通用、通用全球供應鏈團隊通力合作。一方面,上汽安吉物流利用國內強大的網絡運輸能力,調集一切可用資源,搶提各地的零部件送港,確保集裝箱班輪按時發運。另一方面,和國際空運合作伙伴合作,規劃16架包機把延誤零部件全部及時運抵,保證通用北美、巴西和阿根廷的製造基地,確保全球供應鏈暢通。

除了通用汽車,享受包機供應零部件待遇的還有福特汽車。

據福特汽車泰國官網介紹,福特汽車在泰國有兩個汽車製造工廠,泰國工廠也是其全球重要生產基地之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至泰國航線運力基本處於癱瘓狀態。上汽安吉物流接到福特汽車緊急需求後,迅速與合作伙伴完成了包機航空手續、緊急運輸資源拉動、統籌多地商品報關等流程,僅用了一週時間抵達曼谷,體現出了中國速度。

極端情況下的選擇,不會是常態

需要指出的是,包機運送零部件只是極端情況下的應急之舉。

上汽安吉物流方面介紹,時間緊,任務重,零配件供應商復工情況不一,對於固定的飛行計劃的包機航班地面操作,報關,打包,安檢帶來極大挑戰。針對不同類型零配件產品,上汽安吉物流採取提前規劃操作日程,預先審核申報資料,為包機航班正常裝載,正點離港提供保障。上汽集團(23.200, 0.00,0.00%)旗下另一物流板塊天地華宇將各整車製造商的零部件運至上海散件組裝中心,為兄弟單位順利完成零部件搶運任務保駕護航。

不過,上汽安吉物流方面表示,包機是極端情況下的一種選擇,不會是日常運輸的常態。“在市場艙位緊張,商業航班不能滿足運力時,包機是各物流公司的後備選擇。隨著陸路運輸恢復,從成本角度考慮,包機不會是常態,後續還是以海運運輸為主,商業航班輔助。”

據財富網站報道, 航空、汽車和工業控制領域供應鏈管理服務公司LeanDNA的首席執行官理查德·勒博維茨稱,“通常製造商的利潤在5%到10%,用包機運送零部件,成本會因此增加10%到30%。這可是衝擊到底線了。”

華爾街日報也報道稱,包機送零部件還會引發零部件供應商和車廠之間的矛盾,因為雙方都不想承擔包機這一額外的成本。

疫情不大可能影響到中國在全球汽車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

中國汽車零部件的穩定供應,對於全球汽車產業來說至關重要。

瑞銀集團(UBS)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在全球汽車產量中所佔的比例約為27%,在全球汽車零部件出口中所佔的份額為8%。日本國際貿易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日本從中國進口的汽車零部件為30億美元,佔日本全部進口零部件的37%左右,高於美國。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國零部件供應不足,是否會讓跨國車企們轉而尋找替代供應商,進而導致中國失去在全球汽車供應鏈的核心地位?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會員服務部主任杜道鋒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目前中國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大概有10萬多家,中國在全球汽車供應鏈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看來,疫情不大可能影響到中國在全球汽車供應鏈的位置。

杜道鋒表示,車企對供應鏈企業的可靠性驗證,一般需要幾年的時間,短期內很難做到突然替換供應商,或者進行大規模的產業鏈轉移。目前中國政府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情況比較好,零部件企業也在逐步復工復產中。

“中汽協在調研零部件企業後發現,目前零部件企業復工復產率已達85%以上,比前幾周情況有明顯好轉。 不排除短期內車企會尋找替代供應商,長期來看中國零部件企業的地位不大可能改變。” 杜道鋒說。

天風證券(6.910, 0.00, 0.00%)研究所副所長、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鄧學也表示,儘管疫情影響到了全球供應鏈,可由於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產品質量和管控能裡都很高,所以疫情並不會改變中國作為汽車零部件核心供應者的地位。

此外,中國的零部件企業也加快其在海外業務佈局,諸如華域汽車(28.550, 0.00, 0.00%)、均勝電子(26.650, 0.00, 0.00%)等都在實施業務出海。據瞭解,華域汽車深度融入全球研發和供應鏈體系,已在歐洲、北美、南美、澳新、東盟、非洲等21個國家和地區佈局了95個海外生產製造和研發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