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的太刀,日本造艦鬼才藤本喜久雄與他設計的特型驅逐艦

華盛頓海軍條約時代的日本海軍驅逐艦發展思路

“驅逐艦”一詞源自於德語,其本意是魚雷艇驅逐艦的意思。魚雷發明後,各種攜帶魚雷的小噸位艦艇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主力艦殺手,成為了各國海軍以小博大的利器。而最初的驅逐艦,就是為了驅逐這些煩人的魚雷艇等等。而到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驅逐艦的用途越來越多樣化,肩負著船團護衛、巡邏警戒、反潛防空、發射魚雷等等多種任務,承包了海軍內各種“髒活累活”。

武士的太刀,日本造艦鬼才藤本喜久雄與他設計的特型驅逐艦

大正7年10月館山衝全力公試中的驅逐艦江風型江風號,一戰前後日本海軍的代表型驅逐艦

在這期間,各國都設計了許多先進的驅逐艦,其中以日本海軍的特型驅逐艦最為出眾。1922年,日本成為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締約國,該條約嚴格限制了日本海軍主力艦的數量,導致天城級戰列艦和土佐級戰列艦被廢棄。當時條約規定,日美主力艦的比例是3:5。正因如此,日本製定了“邀擊漸減”的作戰策略。該策略旨在利用大航程,高適航性的遠洋驅逐艦,利用魚雷這種非對稱性武器,在主力艦隊決戰之前逐步削弱美軍的主力艦數量。

武士的太刀,日本造艦鬼才藤本喜久雄與他設計的特型驅逐艦

改造為重雷撞艦的北上號,擁有單舷投放20枚魚雷的能力

對此,日本海軍先是將四艘最老舊的“金剛”級戰列巡洋艦改造成高速戰艦,換裝新型蒸汽輪機後,使其航速達到30節以上。隨後日本編成了一套由輕巡洋艦帶隊,驅逐艦為輔的水雷戰隊,還將兩艘輕巡洋艦北上號和大井號改裝為重雷裝艦,兩舷都擁有一次性齊射20枚魚類的能力。而在此期間的驅逐艦,也逐步走向大型化,其中的開山之作就是咱們今天要說的特型驅逐艦。

武士的太刀,日本造艦鬼才藤本喜久雄與他設計的特型驅逐艦

昭和3年夏宮津灣衝公試運轉中的驅逐艦吹雪型吹雪號

初露端倪,特型驅逐艦的定型

華盛頓海軍條約對日本海軍驅逐艦的發展影響極為深遠,當時的日本驅逐艦從峰風型發展到睦月型,已經將這種老舊艦型設計的潛力發揮到了極限。華盛頓海軍條約簽署後,許多驅逐艦的生產計劃遭到擱置,樅型驅逐艦和若竹型驅逐艦的生產也直接中斷。1923年,日本發生了7.9級的關東大地震。此次地震中,日本海軍正在接受航母化改裝的天城號戰列艦被摧毀,許多造艦計劃也受到了影響,日本藉此直接廢除了最後5艘睦月級驅逐艦的建造工作,轉而全力設計特型驅逐艦。

武士的太刀,日本造艦鬼才藤本喜久雄與他設計的特型驅逐艦

關東大地震中,原本預計改裝為航母的天城號戰列艦龍骨被震壞,最終只能由土佐級二號艦加賀號代替

特型驅逐艦的設計出自於日本海軍見艦政本部造船本務部的造船中佐藤本喜久雄。此人堪稱日本海軍造船史上的怪才,主持設計了包括千鳥級水雷艇,龍驤號航母,蒼龍號航母和最上級重巡洋艦在內的許多艦艇。而特型驅逐艦更是成為了藤本喜久雄的代表作。他師從其老師平賀讓,而兩者的造船風格卻截然不同。藤本喜久雄喜愛新技術,其許多設計十分偏激。而平賀讓的設計則十分的保守,這兩者的支持者在艦政本部分成兩派,明爭暗鬥互不相讓。

武士的太刀,日本造艦鬼才藤本喜久雄與他設計的特型驅逐艦

設計方式完全相反的藤本喜久雄和平賀讓

再來說回藤本喜久雄設計的特型驅逐艦,為了滿足軍令部的要求,藤本喜久雄在艦體的結構重量上一省再省,最終在排水量1680噸的艦體上塞下了三座雙聯裝127mm火炮和3座三聯裝610mm魚雷發射管。相比之下,同一時期的其他國家海軍的驅逐艦都相形見絀,這也使得各國海軍對日本這個二流強國刮目相看。


武士的太刀,日本造艦鬼才藤本喜久雄與他設計的特型驅逐艦

特II型驅逐艦浦波號的線圖,這樣的設計成為了日本海軍其後除秋月級外所有驅逐艦的設計模板

碧海之刃,特型驅逐艦的艦體設計

特型驅逐艦採用了長艏樓型設計,艦艏外飄以增強適航性,這一設計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此前日本海軍驅逐艦艦艏上浪嚴重的問題。為了儘量減輕重量,以適應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要求,該型驅逐艦艦體分為13段,每一段都有專人負責對其進行減重設計。最終,通過降低中央部分板材厚度,縮小法蘭尺寸,大量使用鋁合金等等減重措施,使得特型驅逐艦的排水量控制在1680噸左右,其艦體重量相比此前的睦月型僅增加了20%,但是該艦的火力卻甩開睦月型一大截,比睦月型驅逐艦多了2門主炮和一座三聯裝魚雷發射管。

武士的太刀,日本造艦鬼才藤本喜久雄與他設計的特型驅逐艦

昭和2年12月26日,在石川島造船廠據悉下水儀式的薄雲號驅逐艦艦體,可見其誇張的艦艏外飄角度

另一方面,為了提高特型驅逐艦的續航力,在設計之初九有意的增加了該型驅逐艦的居住面積。在艦橋下方設置居住區域,將此前日本驅逐艦上使用的燃煤取暖設備換成柴油取暖設備,並在該艦上設置了專門的醫療室。此前的日本海軍艦艇上,尤其是像驅逐艦這樣的小型艦艇上的居住條件是十分惡劣的,相比之下,特型驅逐艦的居住環境要好很多。

武士的太刀,日本造艦鬼才藤本喜久雄與他設計的特型驅逐艦

正在進行改裝工事的吹雪號驅逐艦,吹雪級是日本海軍中首個使用封閉式艦橋設計的驅逐艦

此外,為了提升特型驅逐艦的抗沉性嗎,避免其在被敵艦擊中後快速失去動力。該型驅逐艦的主輪機室與副輪機室被隔開。本意是為了在主輪機室失去動力後,副輪機室仍然可以工作,然而這樣的設計反而使得艦艇的防護能力大打折扣,尤其是在進水後更容易因浮力不均導致艦艇側翻。


武士的刀鋒,特型驅逐艦的武備設計

接下來說說該艦的武備,特型驅逐艦首次在驅逐艦上採用了雙聯裝127mm艦炮,這種炮塔設計源自於夕張型輕巡洋艦,也成為了日後日本海軍驅逐艦的標準艦炮配置。相較於此前睦月型驅逐艦上的120mm艦炮,雙聯裝127mm艦炮採用了全封閉式炮塔的設計,防護能力有了顯著的提升。與此同時,特型驅逐艦還在主炮下方設計了電動的揚彈機,直接從彈藥室內將炮彈送到甲板上,再由人力裝填,大大減輕了炮塔內人員的負擔。

武士的太刀,日本造艦鬼才藤本喜久雄與他設計的特型驅逐艦

特型驅逐艦使用的三年式127mm聯裝炮塔

魚雷方面,特型驅逐艦相較於前型更是有了巨大的提升,其服役中換裝了口徑達到610mm的93式酸素魚雷(日語中的“酸素”就是氧氣的意思)。這種魚雷使用純氧作為助燃劑,不僅使得魚雷的航速更快,射程更遠,而且純氧燃燒後生成的二氧化碳微溶於水,使得魚雷航行時產生的氣泡更少,雷跡更難以被敵方艦艇發現,非常難以躲避,93式酸素魚雷是二戰中最強力的魚雷武器。


武士的太刀,日本造艦鬼才藤本喜久雄與他設計的特型驅逐艦

在塔薩法隆格海戰中,被九三式氧氣魚雷擊中的新奧爾良號與明尼阿波利斯號


特型驅逐艦上搭載了三座十二年式改一型三聯裝魚雷發射管,單次能夠齊射9條魚雷,比睦月型驅逐艦的魚雷投射能力更勝一籌。同時特型驅逐艦還搭載了魚雷再裝填裝置,9條備用魚雷分別放置在二號煙囪兩邊以及2號炮塔的左側,事實證明,九三式氧氣魚雷在實戰中的破壞力是空前的,在1942年11月的塔薩法隆格海戰中,日軍8艘驅逐艦迎戰美軍的5艘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最終以弱勝強,重創三艘巡洋艦,擊沉“北安普頓”號重巡洋艦,而己方僅有一艘驅逐艦被擊沉,展現了93式酸素魚雷在夜戰中的巨大威力。

武士的太刀,日本造艦鬼才藤本喜久雄與他設計的特型驅逐艦

特3型驅逐艦曉號上搭載的三座十二年式三聯裝魚雷發射管

藤本的滑鐵盧,第四艦隊事件後的特型驅逐艦

特型驅逐艦建成服役後,在各國海軍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高達39節的最高航速和強大的雷擊能力使得特型驅逐艦成為了一個可怕的殺手。不過該艦的缺點同樣十分明顯,由於艦體強度不足,在這樣輕的艦體上安裝了過重的武備(特型驅逐艦的武備重量達到了睦月型的180%)。導致特型驅逐艦的復原性嚴重不足,在高海況下容易發生危險。

武士的太刀,日本造艦鬼才藤本喜久雄與他設計的特型驅逐艦

1935年,第四艦隊事件發生後的初雪號驅逐艦

最終,這一缺陷在1935年的第四艦隊事件中釀成苦果,當時日本海軍預備進行昭和10年度秋季大演習,演習之前,艦政本部造船官牧野茂就發現,“叢雲”號驅逐艦的艦體由於金屬疲勞出現了裂紋,他隨即向軍令部表示,希望不要讓特型驅逐艦參與此次演習,然而他的這一要求卻遭到了軍令部的拒絕。

武士的太刀,日本造艦鬼才藤本喜久雄與他設計的特型驅逐艦

被截斷的初雪號艦艏斷裂處特寫

當時日軍將演習部隊分為了代表日本艦隊的青軍和代表美國艦隊的赤軍,其中赤軍由聯合艦隊抽調的軍艦,以及第二線軍艦組成的“第四艦隊”扮演,當時的吹雪級驅逐艦就在第四艦隊內。演習開始前,有兩股颱風襲擊了日本,其中的二號颱風正好位於演習海域。然而日軍卻認為,再這樣的惡劣海況下進行訓練能夠培養海軍在臺風中的行動能力,所以並未取消該次演習。


武士的太刀,日本造艦鬼才藤本喜久雄與他設計的特型驅逐艦

夕霧號驅逐艦被切斷的艦艏


然而在此次演習中,日本海軍還是大大低估了颱風的威力,當天下午四點半左右,艦隊抵達風力最強烈的海域,先是睦月號驅逐艦的艦橋被海浪拍扁,接著龍驤號航母的飛行甲板也被海浪砸塌,巨大的海浪衝破了龍驤號的機庫側壁,導致整個機庫內大量進水。而特型驅逐艦在此次颱風中受損最為嚴重,由於當時海浪的波長與驅逐艦“初雪”號的長度相當,導致“初雪”號兩端被海浪抬起,從艦艏初直接攔腰被截斷,“夕霧”號驅逐艦的艦艏也被切斷,最上號輕巡洋艦的艦艏也發生了龜裂。

武士的太刀,日本造艦鬼才藤本喜久雄與他設計的特型驅逐艦

初雪號的艦艏

矯枉過正,平賀派的重新崛起

此次事件中,最上號輕巡洋艦,特型驅逐艦和龍驤號航母都是藤本喜久雄主導設計的。再加上一年前的“友鶴事件”中的友鶴號水雷艇也是藤本喜久雄設計的,這一系列事故使得日本海軍不得不反思其艦艇設計思路中的問題。而藤本喜久雄早在第四艦隊事件發生的一年前就因為友鶴號水雷艇的沉沒,揹負了全部的責任,最終鬱鬱而終。第四艦隊事件發生後,平賀讓重新回到了艦政本部擔負要職,日本海軍艦艇的設計風格也迎來了很大的轉變,從此前的熱衷於新式技術和“小船扛大炮”的設計轉變為更加保守的設計,日本海軍的軍艦設計也迎來了一個萬馬齊喑的時代。

武士的太刀,日本造艦鬼才藤本喜久雄與他設計的特型驅逐艦

第四艦隊事件後,藤本派遭受毀滅性打擊,平賀讓主導了後來大部分艦艇的設計工作

不過總的來說,特型驅逐艦的設計仍然是極為成功的,它的主要概念直接影響了日本其後幾乎所有的驅逐艦設計思路,特型驅逐艦的整體佈局和武備設計為後來的日本海軍驅逐艦指明瞭方向,其意義還是十分深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