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見的刺蝟如何生育小刺蝟,不怕扎的慌嗎?

龍百曉生


小學課本上,我們這些農村孩子第一次曉得了世界上還有這麼一種長刺的動物,那時候就非常好奇這小刺蝟是怎麼生出來的呢?它不會把媽媽的肚皮都割破了?媽媽不會疼嗎?有個同學說,那應該是象孫悟空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吧?要不把媽媽肚皮割破了!



幸虧一個小夥伴的爺爺是個百事通,家裡面也有好些奇奇怪怪的書,我們一夥小孩子就去問這趙爺爺,趙爺爺就給我們翻出來那本動物書,解開了我們心中的謎團。

原來,刺蝟也是媽媽生的。不過,刺蝟身上的刺是遇到敵人的時候,才會豎起來的,所以刺蝟的爸爸媽媽在一起也是不會被扎的。平時的刺就跟皮毛一樣,服服帖帖的在身上。特別是小刺蝟,出生以後第三天那刺才會豎起來呢,剛出生的小刺毛刺不分,更不會刺到媽媽啦。



現在呢刺蝟可不僅僅是野生的了,有不少人人工餵養,用來產皮毛的。這刺蝟是不大願意見人的,總是要等主人睡覺以後,晚上才出來活動。刺蝟喜歡吃胡蘿蔔,黃瓜等素食,也喜歡吃雞肉,蚯蚓,蝸牛什麼的葷食。

科普書籍記載,刺蝟還有冬眠和夏眠兩種模式,是為了不過炎熱和寒冷,還有在缺少食物的時候,能保存身體生存能力。比如在大沙漠上,刺蝟能夏眠好幾個月。

小刺蝟剛出生的時候也就十幾克,不知人工餵養以後,那有多少皮毛可以利用的?經濟效益如何?歡迎各位友友留言,共同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