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瀘州,有這樣幾個菜,一個比一個妖怪

瀘州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我很難三兩句給大家說清楚,要不然沽酒客寫了那麼多篇文章,還只是表達了一丟丟,反正雖然是四線城市但是板眼多,我們自娛自樂,也自強不息,當然更加自尊自愛,但是絕不自大,今天突然想給大家介紹幾個瀘州經典的蔬菜,雖然這幾個蔬菜不是瀘州獨有,當然即便我寫了不是瀘州獨有,估計一樣會有腦殼卡起的“咬卵犟”來噴,又說啥子都是瀘州的,沒辦法,沽酒客懶得理。

那麼閒話少說,今天我們來說說瀘州的幾大特色蔬菜,用瀘州話來說就是,又好吃,又妖怪(奇特的意思),排名不分先後,看你個人喜好。

在瀘州,有這樣幾個菜,一個比一個妖怪

田坎上的怪味道——折耳根

折耳根就是魚腥草,又叫蕺菜。因為其新鮮的葉中有一股濃烈的魚腥味而得名,鮮用入湯的話,此種特殊的腥味使人難以接受,但魚腥草經過陰乾後,腥氣盡散,且微有芳香,在加水煲湯時,還能揮發出一種類似肉桂的香氣。湯色和味道均如淡的紅茶汁,芳香而稍有澀味。

很多人認為折耳根主產浙江、江蘇、湖北。其實這道菜在雲貴川都有,屬於怪味菜,也是一道藥材。

在瀘州,有這樣幾個菜,一個比一個妖怪

折耳根其莖呈扁圓柱形或類圓柱形,扭曲而細長,長約10-30釐米,粗約2-4毫米。表面淡紅褐色至黃棕色,具縱皺紋或細溝紋,節明顯可見,近下部的節上有鬚根痕跡殘存。

它能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對於熱痢、溼疹、肺膿瘍、水腫、癰腫有一定的作用,且還是中醫治療中用以治肺癰的要藥。

在瀘州,有這樣幾個菜,一個比一個妖怪

一般的肉菜市場多見新鮮折耳,以葉大、魚腥味濃烈為佳。中藥材店多有出售陰乾魚腥草,以淡紅褐色、莖葉完整、無泥土等雜質者為佳。瀘州人最愛的是涼拌折耳根,愛的人可以乾幾碗乾飯,巴適慘了,瀘州人不僅涼拌來說,煲湯,烤魚什麼的都用,甚至燙火鍋。

好大一匹奶奶菜,瀘州方言才讀得出它的感覺

在瀘州,有這樣幾個菜,一個比一個妖怪

這種菜瀘州方言叫“奶奶菜”【nɑi nɑi】發輕聲,可不是老奶奶的意思,而是吃奶的含義,名字大概源起莖部下方有一個自然突出的部分,就像乳頭一樣;又或者是由於田間地頭異乎尋常的菜,過年走親戚待客奶奶都會煮上一鍋奶奶菜。

其實這個奶奶菜學名為“彌陀芥”,屬於芥菜的一種。湖北江浙都有,只是到了瀘州這邊,人們的想象力似乎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反正需要你自己去感受它的內涵,奶奶菜怎麼吃,白水一煮,蘸水要調好,也是非常下飯的,雖然有點淡淡的苦味但又回甜,倒是真的有吃奶的感覺吧。

另外在瀘州有一種質問叫:好大一匹奶奶菜,大概意思是你有好不得了,你在需要的時候可以用上。

在瀘州,有這樣幾個菜,一個比一個妖怪

南充菜

菱角菜,筍包菜傻傻分不清楚

“菱角菜”:其實是鮮榨菜,學名“莖瘤芥”,和我們常說的筍包菜看似很像,因為它們也屬於同一個“母親”——芥菜。

筍包菜:四川話又叫兒菜,還有叫“超生菜、南充菜、娃娃菜”(劃重點,娃娃菜又來了……)的,它的學名是“抱子芥”,也是芥菜的一種。

這兩個菜不僅僅讓人迷惑,還跟前面的奶奶菜也有混淆的,不過都是下飯菜,可以白水煮來吃,還可以溜煎炒的方式來吃,總之好吃就行,真是管不了你的來歷了。

在瀘州,有這樣幾個菜,一個比一個妖怪

菱角菜

豌豆尖出來的時候,瀘州早餐它就是霸主

我覺得瀘州人除了早點吃麵為主,在豌豆尖出來的時節,它才是早餐必備,下面後燙一大碗,大有吃菜比面強的感受。瀘州人說的豌豆尖開水裡打個滾就可以了。

豌豆尖原產於地中海和中亞。首先傳入印度北部,再經過中亞西亞傳入中國。現在南北各地均有栽種。初以取食嫩豆為主,後南方如廣東廣州、梅州等地亦以嫩梢和嫩莖葉入饌,稱為豌豆尖,豌豆苗。如今全國均將其作為日常佳蔬入饌。

在瀘州,有這樣幾個菜,一個比一個妖怪

是即可採摘豆尖也可收穫豆莢的植物。播種30天后可採摘豆尖。在我國四川、雲南、湖北、廣東、上海等地栽培最多。豌豆尖莖葉柔嫩,味美可口,是一種質優、營養豐富、食用安全、速生無汙染的高檔綠色蔬菜,深受消費者和賓館酒家的青睞。

在瀘州,有這樣幾個菜,一個比一個妖怪

冬季到春初時候,你到瀘州的農村田坎上,在一望無垠的菜花世界裡,青青的豌豆也悄悄地梳妝打扮起來,伸出一枝枝嫩芽,一片片幼葉,引逗行人留戀玩賞。於是菜農下田採擷,菜販上市叫賣,城鄉人的餐桌上多了幾道鮮美的時令菜餚:炒豌豆尖,燒豌豆尖,涼拌豌豆尖,豌豆尖湯,當然最好就是下面的時候也帶了幾根這青的嫩芽,綠的幼葉。巴適的很。

最後是騰騰菜,據說比干是因為它沒了命


在瀘州,有這樣幾個菜,一個比一個妖怪

啥子是騰騰菜,又叫空心菜,讀過封神榜的知道,比干被妲己用計謀挖出心,而姜子牙說你不說話就可以活下去,但是遇到了買藤藤菜的,比干好奇害死貓,結果問是什麼菜,對方說是空心菜,結果他就出脫了(死了的意思)。

藤藤菜,原名雍菜,又名空心菜、蕹菜、蓊菜、通心菜、無心菜、甕菜、空筒菜、竹葉菜,開白色喇叭狀花其梗中心是空的,故稱“空心菜”。中國南方農村普遍栽培作蔬菜。

瀘州這邊藤藤菜是唯一可以跟豌豆尖比美的,二者長期佔領著下面必配小菜前兩名。

在瀘州,有這樣幾個菜,一個比一個妖怪

不過藤藤菜的做法更多,據說空心菜具有促進腸蠕動、通便解毒之功效;食後可降低腸道的酸度,預防腸道內的細菌群失調,對防癌有益;還可潔齒防齲除口臭,健美皮膚,堪稱美容佳品。

但是瀘州人愛吃沒有理由,就好吃容易安逸,煮湯,下面,炒來吃,涼拌,各種花樣,都在做,你到瀘州來一定要試試騰騰菜,或許你那裡也有,但是做法沒有瀘州那麼全面哦。

怎麼看完這幾道菜,是不是很有感觸,覺得妖怪不妖怪,你家鄉是不是也有它們呢?又叫什麼呢?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