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判官員死刑, 行刑前問犯人: “你祖宗是誰?” 聽完又說:“ 免五次死罪”,這人是誰,你怎麼看?

老和尚888


這人是誰?咱慢慢研究。且說因為祖宗名號,就能免五次死罪,這不純粹胡說嗎?明明是免50次死罪,你竟敢大打折扣。

其實這事兒一聽都不靠譜。明朝那麼多開國功臣,擁有免死金牌的也不在少數。不都讓“謀逆不囿”給害死了嗎?這都是皇帝玩兒的手段,收買人心罷了。要想治你死罪,何患無辭。

皇帝畢竟是金口玉言,一個死刑犯,就因祖上名號響,隨便能說出免五次死罪的話嗎?真要如此,那免死二字不是爛大街了嗎?只有少用慎用才能起作用,否則以後給有功之臣發免死金牌哪還有含金量?


這事毋庸置疑出自野史雜說,在《明史》和《明實錄》裡均無記載。他出自一本叫做《寄園寄所寄》的書,光聽這拗口的名字,就知道是標準的野史。

書中說在明朝洪武年間,有個叫範文從的官員,他本身就是監察御史,是個言官,再加上性格剛正不阿,所以往死裡直言進諫。

都說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可老朱是皇帝,面子總得給吧。你老這麼直言不諱,刺得老朱面子上掛不住,扎得心裡直淌血。那還能有好?

終有一天老朱忍無可忍,以欺君之罪把他打入了死牢,等候處斬。老朱只是一時氣頭上,過後把這事兒給忘了。

直到監斬官送來死亡名單,老朱又看到了範文從的名字和籍貫,便隨口問了句他是范仲淹的後人麼?


真是無巧不成書。經範文從的證實,他正是范仲淹的第12代孫。你說這從哪兒講理去?老朱也真是神,單從一個姓上面就能聯想到范仲淹。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少有的清廉正直之人。他的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對後世影響深遠。

老朱對范仲淹非常景仰。他沉默了片刻,心想范仲淹的後人不能死在我手上,所以下令免死,而且免五次死罪。

老朱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就算范仲淹再清廉,名氣再大,如果他的後人為非作歹,僅憑范仲淹的名號就能免五次死罪,這也太扯了。


回頭再說一下《寄園寄所寄》的作者,他是明末清初人,也是一個官場中人。他有著和範文從類似的經歷,估計只是借朱元璋和范仲淹之名,一是抬高自己,二是拐彎抹角地拍皇帝的馬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