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會不會出現自殺的情況?

Jack゛


“自殺”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作為當下食物鏈最頂端的人來說,也逃不過這個“魔咒”,據統計,每年因為抑鬱症自殺的人數高達百萬。有人說:人是高智慧的群居動物,所以情感、思想、關係等都比較複雜,這讓一些人深陷某種負面的情緒中,才會有了厭世、自殺的傾向。那麼,作為智慧不如人類的其他動物有沒有自殺的行為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們列舉幾種會“自殺”的動物。

(疑似跳海的袋鼠)

在自然界中,動物們都有著自己的生存法則,而且動物都有著趨利避害的天性,所以所謂的動物“自殺”並不常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被動自殺”的動物

被動自殺也就是出於外力因素選擇的自殺行為,在自然界中這樣的動物也不多,最典型的就是蜜蜂和螞蟻。

蜜蜂和螞蟻都屬於典型的群居動物,它們都有著很強的社會性,在一個集體中,它們的分工很明確,蜂王(蟻后)是負責繁殖和領導的,而工蟻(工蜂)則負責尋找食物、建造巢穴以及餵養後代,兵蟻則主要負責保護巢穴以及同伴的,不同的是蜜蜂中並沒有兵蜂這個稱呼,而工蜂則肩負了保護巢穴的職責。

當蜜蜂和螞蟻的巢穴遇到入侵者時,這些兵蟻和工蜂就會成群的發動“自殺式”的襲擊。比如白蟻,它們就是通過將自己的背囊爆裂噴濺出帶有腐蝕性的液體來保護自己的領地,當然這種方式就是與對手同歸於盡。而蜜蜂則是通過尾巴的鰲針刺入入侵者的體內,由於蜜蜂的鰲針與消化道相連,所以當它們將鰲針刺入對手體內的同時也就把自己的消化道一起留在了體外,最後的結果也是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蜜蜂與馬蜂不同,馬蜂的鰲針在攻擊入侵者時通常不會留在對方體內,而是通過鰲針將毒液注射到入侵者體內,所以,一隻馬蜂可以多次蜇人的。

“主動自殺”的動物

生對於動物來說是頭等大事,為了生存,動物們都在竭盡所能的適應環境、逃避天敵,但是有幾種動物的一些行為讓人捉摸不透。首先就是“鯨魚集體擱淺”,在鯨魚擱淺的事件中,佔比重較大的就是領航鯨了。領航鯨分佈於溫帶海域中,以其他魚類以及頭足綱動物為食,它們的平均體長在6米左右,而且還是典型的群居動物,因此,它們的天敵並不多。

但是,近些年,領航鯨集體擱淺的事件越來越多,2002年夏天,66只領航鯨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的鱈雪角集體擱淺;去年,400多頭領航鯨在新西蘭的黃金灣擱淺等等。

從這些鯨魚的擱淺事件來看,大都是集體擱淺,從某種程度看,這並非是意外事件,更像是鯨魚自發的一種行為。至於為什麼鯨魚會集體自殺到現在為止仍然是個謎。

從某種意義上說,大部分“性食同類”的動物也算是自殺動物,比如螳螂、蜘蛛,它們往往在交配完成後會發生吃掉同伴的事情,而且大都是雌性吃掉雄性。

總結

“自殺”是一種極端的結束生命的手段,生命對於任何一種動物來說都是神聖的,都是值得被尊重的。蜜蜂和螞蟻的“自殺”是為了保護更多的同伴,這是它們的生存法則。而對於作為高等生物的人類而言,是不應該出現這種行為的,畢竟人在人類社會中,並不是只有“我”,而是我們,“我”是一個集體中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對於深愛著我們的家人和朋友來說。

總之,無論出於什麼原因,自殺都是不可取的。


獵奇動物社


動物也會出現自殺的情況的。動物雖然不像我們人類擁有高等的情感行為,但是也是有薄弱的生存和種群意識。動物界普遍存在自殺的情況。

1、1993年就有青蛙自殺事件。在美國的夏威夷檀香山附近,有一個小鎮,這裡以高超的烹食青蛙的手藝而出名,長久以來他們就通過捕捉青蛙謀利。

可能是由於這裡的人們對於青蛙上百年的無休止濫殺濫捕,惹怒了青蛙世界,於是青蛙們開始了他們獨特的反抗。成千上萬的青蛙前呼後擁,衝進了這個小鎮。每到夜裡,鎮裡到處蛙聲陣陣,吵得居民無法入睡。青蛙還會往屋裡跳,進屋之後,不是叫個不停,就是往火坑裡跳,或者往碗裡、盆裡、床上、傢俱上、衣櫃裡亂鑽亂蹦。整個小鎮已經成了青蛙的世界,沒有一處空地。交通也被堵塞了,前面的死了,後面的又擁了上來。它們並不向人進攻,只是自尋死路。

青蛙的到來,又引來了無數吞食青蛙的毒蛇,給這個小鎮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災難。當地政府不得不派出人員,一方面清理死去的青蛙,一方面消滅毒蛇。就這樣,足足一個多月,才逐漸平靜下來。

2、澳大利亞科學家2013年在昆士蘭省發現2種澳大利亞袋鼩,分別是大陸暗袋鼩屬和塔斯曼半島暗袋鼩屬。這2種袋鼩皆以“瘋狂的自殺式性愛”而聞名,雄性袋鼩甚至還能連續交配長達14小時

科學家發現,雄性的澳大利亞袋鼩在11個月大時會開始進入“發情期”,睪丸會開始腫脹,接著雄性袋鼩就會被性驅使,不斷找尋雌袋鼩瘋狂交配,在其滿1歲之前,就會因過度的性愛而“精盡鼩亡”。

3、在美國和俄羅斯一些極不人道的養熊場,人們通過養熊來獲取熊膽和膽汁。那些養殖場常常傳出黑熊自我了斷的案件。

那些養熊的人在熊胸口和肚子開了洞,插進鋼管以汲取膽汁,傷口從來不閉合、也沒痊癒過。許多黑熊最後痛到選擇自殺,將腹部抓得血肉模糊,肝腸內臟全拉出來。後來養熊場為了阻止這種行為,給它們穿上鐵衣,並關在更小的牢籠裡,限制它們的行動,連自殺的機會都沒有了。

類似的還有白蟻的“自殺式攻擊”、領航鯨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的鱈雪角集體自殺、海豚明星“凱西”自殺事件等,這些都是比較典型的動物自殺事件。

動物自殺的原因有動物抑鬱症、模仿、交配、自衛、悲傷等。目前,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自殺不僅是人類的特權,也是動物的特權。這已經充分的證明了動物也是有微弱情感的生物,我們應該善待它們。


老黃帶你看世界


“動物會自殺”,這一觀點並不鮮見。

早在兩千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描述了一則關於動物自殺的悲壯故事。一匹種馬,在交配時被人為地蒙上了雙眼。當時,它根本不知道對象正是自己的母親。為擺脫俄狄浦斯王的詛咒,這匹馬發現真相後便跳崖自殺了。

現今的社交媒體上,也終日充斥著各類動物自殺的奇聞軼事。例如,寵物狗隨主人逝世而絕食自殺、貓痛失摯親而上吊自殺、被圈養取膽汁的黑熊不堪折磨先殺死幼崽,最後自殺等。

這些故事,就已夠說明了人們對動物自殺的普遍看法了。大眾傾向於認為,悲傷、絕望以及無法忍受等強烈情緒,往往是導致動物自殺的原因。

事實上,19世紀的精神病學家William Lauder Lindsay 就率先將動物的自殺歸因於抑鬱症。而他通過觀察動物自殺的案例,並把這種行為描述為“深思熟慮的結果”。

William Lauder Lindsay肖像,圖源維基百科

作為證據,他還對蠍子進行了一系列殘酷實驗,用鏡片將一束陽光聚焦到蠍子身上。

當第五次實驗時,蠍子就“捲起尾巴,以閃電的速度刺進自己的背部...不到1分鐘它的生命就消亡”

隨著動物保護主義興起,這一觀點也受到了熱烈的追捧。

而許多動物保護組織,也習慣了用“動物自殺”的噱頭製造社會熱點。他們傾向於將動物情緒擬人化,並呼籲大眾保護動物。“正是人類把動物們逼上了自殺之路”,這種煽情的論調也是最容易引起人類愧疚之情的了。

但這些動物真的是在自殺嗎?不見得。

首先,我們需要肯定的是,動物們確實能產生沮喪、悲傷、抑鬱等類似人類的各種情緒。

科學家在研究人類抑鬱症時,就經常會用到動物模型。例如上世紀著名的“虐猴”心理學家哈洛,就用“絕望之井”創造了一批批抑鬱症猴子。

絕望之井

那是一個漏斗型的小黑屋,而猴子們則常年被倒吊在井內,只能靠底部的食盆取食。剛開始猴子們會不斷地順著峭壁往上爬,但在發現無法逃脫後它們便不再掙扎了。

這口絕望之井能讓猴子們陷入精神崩潰,並呈現出類似人類的抑鬱症狀。而這些猴子,也成了研究人類抑鬱症的模型,用於測試各種抑鬱藥物的效果。人類現在服用的抑鬱症藥物,都有這些動物模型的一份功勞。

事實上,精神疾病也是導致人類自殺的主要因素。但就算動物和人類都會得精神疾病,甚至都走到了自殘這一步,我們仍無法證明動物有意識地自殺。

19世紀末,著名的社會學家涂爾幹就在《自殺論》一書中就界定了自殺行為的含義。

自殺,意味著“個體有意識的選擇死亡”。也就是說,不論出於何種動機,自殺者在實施自殺行為的時候,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行為會導致的結果。而涂爾幹認為,動物的智力還未發展到能夠理解其自殺行為產生的後果,和實施自殺的途徑。

動物能感知某一場景的危險,並作出逃生的反應和行為,但它們可能並不知道死亡意味著什麼

想象“自己將不復存在”的能力,是需要最高級別的認知能力及水平的。如果連死亡意味著什麼動物都不知道,又談何有意識地選擇死亡。

此外,在人類社會中的各類精神疾病,也並非導致自殺的唯一原因。科學家在研究人類自殺現象時,除了從生理醫學角度入手,還需要關注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

針對精神疾病,我們或許可以這樣理解。人類和動物一樣,都會因為患精神疾病而產生一些不正常的行為,但動物並不知道這些行為會帶來什麼。

例如寵物狗因主人逝世而絕食的軼聞,實際情況可能是它的社會紐帶被打破而陷入不安。

因為太過熟悉原主人,它將無法接受其他人給予的食物。而寵物的悲傷情緒,可能也無意識地衝淡了飢餓的感覺,最終迎來死亡。

至於前面提到蠍子自弒實驗,後來也有了靠譜的解答。蠍子是變溫動物,這也意味著它們無法調節溫度,只能隨環境而改變溫度。當它們的身體被炙烤會迅速脫水,並引起瘋狂的痙攣和尾巴的彎曲收縮。這也讓人誤會它們在用尾刺自殺。

油管上展示的一隻蠍子自殺,如果蠍子會說話它可能要罵娘了

當然,有學者認為,過早地斷言動物會自殺是傲慢的。但問題最終都會陷入“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之類的困局。

到現在一個多世紀都過去了,關於“動物自殺”這個問題還是沒有新的答案。2005年,精神病學家Antonio Preti就搜尋了大量與動物自殺相關的科學文獻。

但他發現在過去40年間,約1000多項研究,都沒能提供動物會自殺的證據。相反,他認為這些案件不過是“擬人化的寓言故事”罷了。而我們日常遇到的動物自殺行為,其實也可以用各種解答。

首先,在自然界中本身就存在著一種迷之自我犧牲行為,也叫作利他行為。這種行為本身對個體而言,是存在著極大風險的。

例如,猴群中就存在放哨行為。一些猴子在感知到附近有捕食者靠近時,就會發出警告。然而,這一行為是極其危險的,因為它自己的位置也會第一時間洩漏給捕食者。

從結果上來看,這一行為無異於自殺,但你能說這隻猴子是在自殺嗎? 所以說,這種情況下的死亡,僅僅是一種為達成目的,且又無法避免的個人不幸結局。

為什麼強調這個不幸結局是個人的?因為研究發現,這種利他行為也是存在著適應性意義的。

還是拿猴子放哨為例子,儘管它最後被猛獸所殺,但它卻拯救了整個族群。這時與其他沒有利他主義的族群相比,存在利他主義的族群也更有演化意義上的優勢。

目前研究發現,無論是猩猩、猴子、海豚、大象等“高智商”動物,還是昆蟲、魚類這種看起來就不太聰明的動物也都具有利他傾向。

工蜂不辭勞苦地撫養蜂后和其後代,也是一種典型“利他主義”

那麼,除了利他行為,其他的“尋死現象”又怎麼說?在這裡,只能挑選部分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內容解答了。

旅鼠跳海,已經被寫入教科書,成了動物集體自殺的典型例子。

但它們是真的冤。

旅鼠是生活在北極地區的大約20種小型草食動物的統稱。而它們又名天鼠,原因是繁殖能力驚人,讓人覺得它們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不過,旅鼠的數量也呈週期性變化,大約每4年旅鼠的數量就會登頂,之後又銳減到一隻難尋。

所以傳說認為,當旅鼠數量達到巔峰時,它們就會集體遷移,奔赴大海自殺。而談及旅鼠,人們總是過分浪漫地解讀,認為這是一種超脫生命的覺悟。

然而,與其說這是有組織的集體自殺,還不如說是混亂中的死傷事件。

旅鼠和其他動物一樣,都會向四周的環境擴散遷移。

如若遇到寬闊的水域,就必須蹚水才能到達對岸。而這也是旅鼠跳海自殺的神話來源。

但跳海自殺是不可能自殺的,因為旅鼠本身就會游泳。只是那些不夠身強力壯的倒黴鼠,還沒游到對岸就因體力不支而被淹死了。

迪士尼紀錄片《白色荒野》

事實上,讓這個謠言發揚光大的還是迪士尼工作室。他們不僅把挪威旅鼠跳海自殺的場景做成卡通,甚至還偽造了逼真的紀錄片《白色荒野》並拿了奧斯卡。在這之後,旅鼠集體自殺的神話才傳遍了全球。

鯨豚類的集體擱淺,就又是另一個動物集體自殺之謎了。古往今來,就有無數鯨魚擱淺。儘管作為哺乳動物它們可用肺呼吸,但擱淺後的鯨魚們往往死於自身體重、脫水或被漲潮淹死。

18年11月24日,新西蘭南部的圖爾斯特島就有多達145頭領航鯨集體擱淺於海灘。當時一篇標題為《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文章,就以動物自殺為噱頭,刷爆了朋友圈。但事實上,這篇文章就誇大了動物的主觀意願。

關於鯨豚類擱淺,科學界提出了多種官方假說。儘管與人類活動脫不了關係,但都沒有提及它們是有意識地選擇死亡的。

其中最令人信服的,便是“患病的領航者”假說。不少鯨豚類是以群居形式生存的,包括最常擱淺的領航鯨。而一旦鯨群中的領隊誤判,又或因為身體原因游到了淺水區,其他成員也會緊跟隊伍後面。於是,便發生了讓人揪心的鯨魚集體擱淺事件。

海象也會發生集體跳崖事件,猜測原因是海冰範圍大規模萎縮,落敗者只能往高處爬,極易墜落

再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黑熊自殺事件。黑熊確實會因為被活取膽汁而痛苦不堪。但它之後的一系列行為如殺死幼崽,並扒開自己的傷口,都可以用動物的應激行為來解釋。

當時工作人員就用“鐵馬甲”阻止黑熊觸碰傷口,防止感染。然而,鐵馬甲加身反而讓黑雄承受的壓力更大了。儘管不懂死亡意味著什麼,但它之後會做出什麼舉動都是可以想象的。

事實上,動物們的這些尋死行為,成因都是各種各樣的,難以一錘定音。

也只有真正的瞭解造成這些死亡的原因,才能更好的推進動物保護工作。

對比之下,一些拎不清的動物保護組織直接把此類事件。


漢淸


“動物會自殺”,這一觀點並不鮮見。

早在兩千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描述了一則關於動物自殺的悲壯故事。一匹種馬,在交配時被人為地蒙上了雙眼。當時,它根本不知道對象正是自己的母親。為擺脫俄狄浦斯王的詛咒,這匹馬發現真相後便跳崖自殺了。

現今的社交媒體上,也終日充斥著各類動物自殺的奇聞軼事。例如,寵物狗隨主人逝世而絕食自殺、貓痛失摯親而上吊自殺、被圈養取膽汁的黑熊不堪折磨先殺死幼崽,最後自殺等。

殘忍的黑熊取膽汁

這些故事,就已夠說明了人們對動物自殺的普遍看法了。大眾傾向於認為,悲傷、絕望以及無法忍受等強烈情緒,往往是導致動物自殺的原因。

事實上,19世紀的精神病學家William Lauder Lindsay 就率先將動物的自殺歸因於抑鬱症。而他通過觀察動物自殺的案例,並把這種行為描述為“深思熟慮的結果”。

William Lauder Lindsay肖像,圖源維基百科

作為證據,他還對蠍子進行了一系列殘酷實驗,用鏡片將一束陽光聚焦到蠍子身上。

當第五次實驗時,蠍子就“捲起尾巴,以閃電的速度刺進自己的背部...不到1分鐘它的生命就消亡”

隨著動物保護主義興起,這一觀點也受到了熱烈的追捧。

而許多動物保護組織,也習慣了用“動物自殺”的噱頭製造社會熱點。他們傾向於將動物情緒擬人化,並呼籲大眾保護動物。“正是人類把動物們逼上了自殺之路”,這種煽情的論調也是最容易引起人類愧疚之情的了。

但這些動物真的是在自殺嗎?不見得。

首先,我們需要肯定的是,動物們確實能產生沮喪、悲傷、抑鬱等類似人類的各種情緒。

科學家在研究人類抑鬱症時,就經常會用到動物模型。例如上世紀著名的“虐猴”心理學家哈洛,就用“絕望之井”創造了一批批抑鬱症猴子。

絕望之井

那是一個漏斗型的小黑屋,而猴子們則常年被倒吊在井內,只能靠底部的食盆取食。剛開始猴子們會不斷地順著峭壁往上爬,但在發現無法逃脫後它們便不再掙扎了。

這口絕望之井能讓猴子們陷入精神崩潰,並呈現出類似人類的抑鬱症狀。而這些猴子,也成了研究人類抑鬱症的模型,用於測試各種抑鬱藥物的效果。人類現在服用的抑鬱症藥物,都有這些動物模型的一份功勞。

事實上,精神疾病也是導致人類自殺的主要因素。但就算動物和人類都會得精神疾病,甚至都走到了自殘這一步,我們仍無法證明動物有意識地自殺。

一隻猴子在啃咬自己的四肢自殘

19世紀末,著名的社會學家涂爾幹就在《自殺論》一書中就界定了自殺行為的含義。

自殺,意味著“個體有意識的選擇死亡”。也就是說,不論出於何種動機,自殺者在實施自殺行為的時候,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行為會導致的結果。而涂爾幹認為,動物的智力還未發展到能夠理解其自殺行為產生的後果,和實施自殺的途徑。

動物能感知某一場景的危險,並作出逃生的反應和行為,但它們可能並不知道死亡意味著什麼

想象“自己將不復存在”的能力,是需要最高級別的認知能力及水平的。如果連死亡意味著什麼動物都不知道,又談何有意識地選擇死亡。

此外,在人類社會中的各類精神疾病,也並非導致自殺的唯一原因。科學家在研究人類自殺現象時,除了從生理醫學角度入手,還需要關注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

針對精神疾病,我們或許可以這樣理解。人類和動物一樣,都會因為患精神疾病而產生一些不正常的行為,但動物並不知道這些行為會帶來什麼後果。

馬奈的《自殺》,圖源:維基百科

例如寵物狗因主人逝世而絕食的軼聞,實際情況可能是它的社會紐帶被打破而陷入不安。

因為太過熟悉原主人,它將無法接受其他人給予的食物。而寵物的悲傷情緒,可能也無意識地衝淡了飢餓的感覺,最終迎來死亡。

至於前面提到蠍子自弒實驗,後來也有了靠譜的解答。蠍子是變溫動物,這也意味著它們無法調節溫度,只能隨環境而改變溫度。當它們的身體被炙烤會迅速脫水,並引起瘋狂的痙攣和尾巴的彎曲收縮。這也讓人誤會它們在用尾刺自殺。

油管上展示的一隻蠍子自殺,如果蠍子會說話它可能要罵娘了

當然,有學者認為,過早地斷言動物會自殺是傲慢的。但問題最終都會陷入“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之類的困局。

到現在一個多世紀都過去了,關於“動物自殺”這個問題還是沒有新的答案。2005年,精神病學家Antonio Preti就搜尋了大量與動物自殺相關的科學文獻。

但他發現在過去40年間,約1000多項研究,都沒能提供動物會自殺的證據。相反,他認為這些案件不過是“擬人化的寓言故事”罷了。而我們日常遇到的動物自殺行為,其實也可以用各種解答。

首先,在自然界中本身就存在著一種迷之自我犧牲行為,也叫作利他行為。這種行為本身對個體而言,是存在著極大風險的。

例如,猴群中就存在放哨行為。一些猴子在感知到附近有捕食者靠近時,就會發出警告。然而,這一行為是極其危險的,因為它自己的位置也會第一時間洩漏給捕食者。

從結果上來看,這一行為無異於自殺,但你能說這隻猴子是在自殺嗎? 所以說,這種情況下的死亡,僅僅是一種為達成目的,且又無法避免的個人不幸結局。

為什麼強調這個不幸結局是個人的?因為研究發現,這種利他行為也是存在著適應性意義的。

還是拿猴子放哨為例子,儘管它最後被猛獸所殺,但它卻拯救了整個族群。這時與其他沒有利他主義的族群相比,存在利他主義的族群也更有演化意義上的優勢。

目前研究發現,無論是猩猩、猴子、海豚、大象等“高智商”動物,還是昆蟲、魚類這種看起來就不太聰明的動物也都具有利他傾向。

工蜂不辭勞苦地撫養蜂后和其後代,也是一種典型“利他主義”

那麼,除了利他行為,其他的“尋死現象”又怎麼說?在這裡,只能挑選部分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內容解答了。

旅鼠跳海,已經被寫入教科書,成了動物集體自殺的典型例子。

但它們是真的冤。

旅鼠是生活在北極地區的大約20種小型草食動物的統稱。而它們又名天鼠,原因是繁殖能力驚人,讓人覺得它們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不過,旅鼠的數量也呈週期性變化,大約每4年旅鼠的數量就會登頂,之後又銳減到一隻難尋。

所以傳說認為,當旅鼠數量達到巔峰時,它們就會集體遷移,奔赴大海自殺。而談及旅鼠,人們總是過分浪漫地解讀,認為這是一種超脫生命的覺悟。

然而,與其說這是有組織的集體自殺,還不如說是混亂中的死傷事件。

旅鼠和其他動物一樣,都會向四周的環境擴散遷移。

如若遇到寬闊的水域,就必須蹚水才能到達對岸。而這也是旅鼠跳海自殺的神話來源。

但跳海自殺是不可能自殺的,因為旅鼠本身就會游泳。只是那些不夠身強力壯的倒黴鼠,還沒游到對岸就因體力不支而被淹死了。

迪士尼紀錄片《白色荒野》

事實上,讓這個謠言發揚光大的還是迪士尼工作室。他們不僅把挪威旅鼠跳海自殺的場景做成卡通,甚至還偽造了逼真的紀錄片《白色荒野》並拿了奧斯卡。在這之後,旅鼠集體自殺的神話才傳遍了全球。

鯨豚類的集體擱淺,就又是另一個動物集體自殺之謎了。古往今來,就有無數鯨魚擱淺。儘管作為哺乳動物它們可用肺呼吸,但擱淺後的鯨魚們往往死於自身體重、脫水或被漲潮淹死。

擱淺在圖爾斯特島海灘的鯨魚 圖片來源:ABC News

18年11月24日,新西蘭南部的圖爾斯特島就有多達145頭領航鯨集體擱淺於海灘。當時一篇標題為《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文章,就以動物自殺為噱頭,刷爆了朋友圈。但事實上,這篇文章就誇大了動物的主觀意願。

關於鯨豚類擱淺,科學界提出了多種官方假說。儘管與人類活動脫不了關係,但都沒有提及它們是有意識地選擇死亡的。

其中最令人信服的,便是“患病的領航者”假說。不少鯨豚類是以群居形式生存的,包括最常擱淺的領航鯨。而一旦鯨群中的領隊誤判,又或因為身體原因游到了淺水區,其他成員也會緊跟隊伍後面。於是,便發生了讓人揪心的鯨魚集體擱淺事件。

海象也會發生集體跳崖事件,猜測原因是海冰範圍大規模萎縮,落敗者只能往高處爬,極易墜落

再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黑熊自殺事件。黑熊確實會因為被活取膽汁而痛苦不堪。但它之後的一系列行為如殺死幼崽,並扒開自己的傷口,都可以用動物的應激行為來解釋。

當時工作人員就用“鐵馬甲”阻止黑熊觸碰傷口,防止感染。然而,鐵馬甲加身反而讓黑雄承受的壓力更大了。儘管不懂死亡意味著什麼,但它之後會做出什麼舉動都是可以想象的。

事實上,動物們的這些尋死行為,成因都是各種各樣的,難以一錘定音。

也只有真正的瞭解造成這些死亡的原因,才能更好的推進動物保護工作。

對比之下,一些拎不清的動物保護組織直接把此類事件都歸類為自殺,才是真正的傲慢,且好心辦了壞事。


耿老師在種草


哲學家歐文·弗拉納根曾經指出

當哈姆雷特發出英語文學中最有名的那個疑問時,“他當然是在思考要不要自殺。”

出於十分複雜而又繁多的原因,當現代的研究人員想到自殺主體時,他們會想象那個主體具有哈姆雷特般的性情:非常糾結於是生存更好,還是自我毀滅更好。

當需要為“自殺”給出定義時,也許是受到哈姆雷特的啟發,他們通常會從一系列精神狀態——比如,內心獨白——的角度來做出定義,而這些精神狀態多少表達或反映了主體有意識的死亡意圖。根據這種現代的理解,那些實施了自殺行為的人都像哈姆雷特一樣,沉思過何為良好生活,思考過他們未來的前景,意識到他們當前的生活不值得過,然後他們就有意識地選擇了自我毀滅——哈姆雷特式的命中註定。

1845年,一則刊登於《倫敦新聞畫報》的離奇故事傳遍了倫敦的大街小巷。一隻人們眼中“帥氣而名貴”的黑狗企圖跳河自殺。這隻黑狗跳入河中後四肢僵硬,完全不同於落水狗的正常反應,人們將它救上岸後,它又試圖跳河,最終,這隻狗還是自殺成功了。

除了這隻黑狗,同時期的媒體還報道了淹死自己的鴨子,以及一隻失去孩子後自殺的母貓。這些事件一度被人們當作趣聞,但動物真的會自殺嗎?

科學認為,動物們也要面對精神上的壓力或者憂鬱,早在2000年前,亞里士多德便發現一匹種馬試圖自殺,但那時人類還無法從科學角度去分析動物的自殺行為。

動物學家們通過觀察及研究發現,動物的自殺行為很有可能和情緒改變有聯繫。當動物的生存環境出現重大改變後,它們很容易產生悲觀、憤怒、抑鬱的消極情緒,甚至還會精神錯亂。

但也有科學家堅持認為,自殺是人類特有的一種行為。他們認為動物並不瞭解什麼是死亡,動物自殺只是人類對它們類似行為的另一種解釋。誰是誰非,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楊同志講生命


動物也會出現自殺情況,首先要意識到動物自殺分為自然現象和非自然,自然現象自殺例如著名的“鯨魚擱淺事件”,非自然現象有兩類:第一類,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導致部分動物生存面臨困境,動物出現自殺情況,第二類,被人類馴養的動物在與人類長期接觸過程中與人類產生情感交互,刺激了動物的智性,從而會患有抑鬱症,各類心理疾病,常見動物例如大猩猩,海豚和狗,因為智商較高,所以容易因抑鬱而產生自殺行為,常見有狗絕食,因主人離世而絕食殉情。所以,請善待動物,他們一樣有靈性,是大地上的寶貴的生命。


一隻菠蘿兒


因為只有人是具有高級思維能力的高級動物,其他動物不具備高級思維能力,自殺這個行為只有高級思維能力才能主導,所以動物是不會出現自殺現象。


磨能兩可


動物遇到困難也會自殺,南極海豹因為生存環境的改變,群體跳崖自殺。蛇,受不了自身寄生蟲的疼痛,會吞尾自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