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元繼續強勢上漲,會引發什麼樣的世界性問題?

一起去奮鬥吧


眾所周知,美元是全球各國央行的外匯儲備主要資產,同時也是全球的流通貨幣,用於全球的商品和金融交換。比如說,美元在2017年的國際貿易結算比例中高達62%,歐元20%、日元不到5.0%、人民幣約為3.0%。如果美元大漲的話,就意味著美國的投資者可以輕鬆“剪羊毛”的開始。



美元大漲,對全球經濟有什麼影響?

因為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如果美元大漲會給全球經濟造成巨大的衝擊。尤其是會給眾多新興市場國家帶來不小的壓力,因此全球都應當警惕美元上漲尤其大漲的“衝擊波”。

那麼,為什麼全球新興市場國家都會擔心美元大漲給自己造成巨大的衝擊呢?

因為當美國實行量化寬鬆政策時,就會有大量資金(我們俗稱“國際熱錢”)流向全球各大新興市場國家,比如印度、巴西、阿根廷、南非等甚至也包括我國在內。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以上這些新興市場國家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定貨幣和資產泡沫。一旦美元大漲,則大量資金迴流美國本土,全球就會出現貨幣緊縮的現象,而新興市場國家的泡沫也會隨之崩潰。若真是如此,則美國的投資者就可以吸納新興市場國家的優質資產,我們俗稱“薅羊毛”。

舉個例子來說,2018年11月9日凌晨3點(美東時間11月8日下午2點),美聯儲在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例會後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2%至2.25%的水平不變,並表示進一步加息符合美國經濟狀況與美聯儲貨幣政策目標。此舉預示著美聯儲可能會在當年12月加息,美元大漲,美債飆新高,也讓全球新興市場瑟瑟發抖。

事實證明,在上一輪美元加息週期開始後,美元指數漲勢凌厲,對巴西、阿根廷、土耳其、墨西哥、南非等外部融資需要較高的新興經濟體造成了巨大影響,可以說是遭遇重創。比如阿根廷、土耳其等國家貨幣均在美元升值壓力下,出現了大幅度貶值和資金外流。


美元大漲導致流動性緊缺的市場反映

由於美元大漲是美聯儲加息政策所致,只要加息週期開始之後,美元指數上漲就不可避免,外部融資需求較高的新興市場國家首當其衝遭遇重創。

就拿股市遭遇重創來說,去年美聯儲加息週期後,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東南亞股市,還有東歐的匈牙利、捷克,南美的巴西等國家的股市都出現了持續下跌甚至暴跌,這正是美元大漲後導致的資金外流所致。

另外,緊縮週期之下,資產價格不斷攀升,除了擾動股市外,也必定會影響到樓市。由於高房價和高利率將開始限制一些購房者的消費水平及能力,房地產市場可能降溫。比如去年美元大漲後,根據美國地產經紀商協會(NAR)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成屋銷售總數年化515萬戶,創下2015年11月以來的新低。


總之,在美元大漲的情況下,全球範圍內必將上演一場流動性的“搶奪大戲”,全球金融市場也會日趨動盪。很明顯,這個時候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必定要採取措施以應對流動性。而美國增強本國市場吸引流動性的舉措,必將導致全球其他國家資金面的走窄,只能被迫參與到這場全球流動性的“爭奪戰”中。因此,全球新興市場國家隨時都在警惕美元上漲的“衝擊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