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廣西這種名貴貢品在明朝就行銷全國、還進入國際市場

廣西靖西,山明水秀,奇峰異洞,被人們稱為山水“小桂林”,高達99%以上的壯族人口,賦予這座邊陲小城濃郁的民族風情。

作為壯民族文化瑰寶的壯錦,在當地也有上千年的歷史。

解放後,考古工作者在廣西羅泊灣漢墓發掘出土了數塊橘紅色回紋錦殘片,證明早在漢代,壯族先民就已經有了織造壯錦的技術。

牛!廣西這種名貴貢品在明朝就行銷全國、還進入國際市場

靖西市文化館副館長 丁紅雲:壯錦是四大名錦中唯一的少數民族織錦,靖西壯錦起源於漢代,到明朝的時候被列為朝廷的名貴貢品。

牛!廣西這種名貴貢品在明朝就行銷全國、還進入國際市場

新中國成立前,靖西壯錦仍然是傳統手工作坊的生產模式。1956年,當地政府為保護和發展這一傳統的民族工藝,把民間手工作坊集中起來,成立了靖西織錦社,到1960年,織錦社改稱靖西壯錦廠,生產的壯錦在質量上,有了統一的標準,產量也有了提升。

2006年,靖西壯族織綿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李村靈,也在這一年走到媒體的聚光燈下,成為了壯錦技藝的代言人。

牛!廣西這種名貴貢品在明朝就行銷全國、還進入國際市場

牛!廣西這種名貴貢品在明朝就行銷全國、還進入國際市場

牛!廣西這種名貴貢品在明朝就行銷全國、還進入國際市場

1987年,李村靈與壯錦的邂逅,始於壯錦廠的財會工作。斑斕的織錦,巧手的繡娘,比起枯燥的賬目,更能吸引年輕的李村靈,她軟磨硬泡終於讓老廠長陳曄鬆了口,答應教她織錦。剛開始學藝時,李村靈只能每天晚上下班後,利用業餘時間學,毫無刺繡基礎的她,要付出數倍於普通學徒的努力,儘管動作生疏,進展緩慢,但李村靈咬緊牙關整整學了差不多三年,終於一梭一梭地織出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

牛!廣西這種名貴貢品在明朝就行銷全國、還進入國際市場

可沒幾年,她和廠裡的其他織娘不得不面對市場的寒流。在上世紀90年代,原本大受歡迎的壯錦被面、頭巾竟然滯銷了。很多織娘離開了壯錦廠,李村靈卻選擇留了下來,就在這時,一個客戶來問老廠長,壯錦廠能不能生產繡球,雖然繡球的工藝與壯錦完全不同,但當時李村靈她們顧不得許多,馬上接下了這份訂單,開始製作繡球。

牛!廣西這種名貴貢品在明朝就行銷全國、還進入國際市場

果斷的轉型,讓壯錦廠起死回生。李村靈的擔當,被臨近退休的老廠長看在眼裡。2005年,38歲的李村靈接接任廠長,此時,她的腦海裡一直縈繞著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同樣是民族工藝品,當時繡球就好賣,壯錦就賣不出去?幾經調研瞭解,她發現,問題不在壯錦技藝,而是市場需要新的設計。

牛!廣西這種名貴貢品在明朝就行銷全國、還進入國際市場

和姐妹們一起設計壯錦紋路、圖樣,討論產品的改良,是過去十多年裡李村靈的日常。她成了織娘口中親切的“李姐”,只要一有機會,就帶著織娘們去參加交流活動,學習他人之長。新的創意,被激發,壯錦廠開發出的手工織造壯錦揹包、手提包,既有壯族傳統文化元素,又融入了現代設計理念,廣受年輕人的好評。如今,李村靈她們的壯錦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打入東南亞市場。

牛!廣西這種名貴貢品在明朝就行銷全國、還進入國際市場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李村靈和織娘們每年都會走進校園,給青年學生講述壯錦的歷史,傳授壯錦的製作工藝,此外,壯錦廠也打開大門,定期開設培訓班,吸引感興趣的人們前來學習、參觀。壯錦的魅力來自傳承千年的精湛工藝,來自民族厚重的文化積澱,也因為傳承者們的智慧和勇氣,在新的時代下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