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墨客,也是吃貨,關於紅燒肉你知道多少?

紅燒肉可是歷史悠久的中華傳統美食,受到無數中國人的喜愛。《華人基因中的紅燒肉情結》一文中寫道:“一塊紅燒肉入口,唇齒輕合,瘦肉酥韌有致,幹而不柴;肉皮滑嫩而粘糯,咬勁在似有似無之間;最後舌頭再一嘬,中間那一層夾一層早已走了油的肥肉一下子溶解在口中,那種曼妙的感覺足以可以趕走所有工作的辛苦和心中的不快”。想必這樣一段文字足可以喚起許多人記憶中的獨特味道,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紅燒肉的故事。

文人墨客,也是吃貨,關於紅燒肉你知道多少?


據史料記載,紅燒肉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紀。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就記載了紅燒肉的具體做法。

可說起紅燒肉的故事,最先讓人想到的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人——蘇東坡。由於蘇東坡的原因,紅燒肉又被人們叫做是東坡肉。

相傳北宋時期,蘇東坡時任徐州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間,浙西大雨,太湖氾濫。蘇軾指揮疏濬西湖,築蘇堤。杭州百姓感謝他。過年時,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蘇軾指點家人將豬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然後分送給大家吃。由於蘇東坡做的紅燒肉極為講究和美味,一下子使得紅燒肉這道菜名大燥,瞬間在百姓中間傳開。這是紅燒肉的第一次出名!由於是蘇東坡回贈了鄉親們,所以也把紅燒肉叫做”回贈肉“。

文人墨客,也是吃貨,關於紅燒肉你知道多少?


後來,蘇東坡被貶去黃州,自嘲為東坡,也是蘇東坡這個名號的第一次出現和由來。在黃州上任期間,蘇東坡寫了一首《食豬肉詩》。詩中將紅燒肉的製作方法寫的生動有趣,瞬間被當地的百姓傳來,因此紅燒肉的發展又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然而,真正使紅燒肉這道菜聞名全國,還是在他幾年後回杭州做知州。這年又發洪水,洪水淹及滿城,百姓民不聊生。因為有了第一次抗洪的經驗,這一次蘇東坡很快就解決了洪水的問題。百姓素聞蘇東坡喜食豬肉,於是都供奉了自家最好的豬肉給蘇東坡,蘇東坡這次還是回贈了百姓紅燒肉以表感謝。就這樣一個供奉,一個回贈,紅燒肉的名氣也越來越大。所謂民以食為天,文人墨客也不能免俗,至此紅燒肉便從老百姓的菜鍋走上了文人墨客的餐桌。

文人墨客,也是吃貨,關於紅燒肉你知道多少?


這道讓大文豪都欲罷不能的紅燒肉發展至今已經有了多種派系。汁濃色重的魯味紅燒肉,濃油赤醬、口感偏甜的上海紅燒肉,麻辣鮮香的四川紅燒肉,紅潤喜人的福建紅燒肉,還有偉大領袖毛主席喜歡的湘式紅燒肉,當然也少不了被稱作東坡肉的江浙紅燒肉了,你更喜歡哪一種呢,歡迎大家分享出你做紅燒肉的小秘訣哦!

文人墨客,也是吃貨,關於紅燒肉你知道多少?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