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善建立的江北大營為什麼最後敗給了太平軍?全部都是自己作死

洪秀全等人在金田村起義不到三年的時間裡,就從廣西的一個小山村打到了金陵這個曾作為多個政權國都的地方,咸豐皇帝視其為眼中釘自不必說,奈何手下綠營官兵們不是太平軍的對手,只能遠遠地跟著太平軍屁股後面,一路追殺到金陵城外。

咸豐三年,太平天國宣佈定都金陵,並將之更名為天京。跟隨太平軍的清軍,一部分以向榮為首,在天京城外設立江南大營,另一部分則唯琦善馬首是瞻,在揚州城外建立江北大營。琦善此人,雖然是咸豐皇帝欽命的欽差大臣,實際是一個非常怕死的人,咸豐讓他去前線督軍,他硬是在河南境內拖了兩個月。

琦善建立的江北大營為什麼最後敗給了太平軍?全部都是自己作死

琦善奉命建立江北大營,軍中有近2.5萬人,實際上真正可以打仗的只有近一萬人,彼時的琦善已經有60多歲,在官場上摸爬滾打數十年,深諳為官之道,他對於江北大營的管理是以穩定為主,只是時不時出兵打一下太平軍,卻是極少大規模出擊,哪怕是軍中將領勝寶非常著急,主動帶著自己的人馬出擊,吃虧之後,琦善都不會派人前去接應。

琦善不願意主動去打揚州城,預測揚州城內太平軍不久之後就糧草盡斷,只要切斷援軍,等待揚州太平軍自己放棄即可。忍無可忍的勝保直接給咸豐皇帝寫奏摺彈劾琦善:琦善但求自立腳步,不計實功。咸豐皇帝得到奏報之後,直接威脅琦善說:“琦善老而無志,如再不知愧奮,朕必用遏必隆刀將汝正法!”

下屬的不滿,皇帝的威脅,都沒有給琦善帶來什麼變化,依舊沒有任何主動進行大規模進攻的意圖,主官如此,下面的人就更樂得輕鬆,腐敗到了極點。

琦善建立的江北大營為什麼最後敗給了太平軍?全部都是自己作死

琦善說要等著太平軍放棄揚州城,而他們連揚州的糧道都沒有斷,揚州的太平軍怎麼會走到絕路上?琦善“居北門距城二十餘里之袁姓花園,終日取樂”,揚州 “西南一面濱臨運河,絕無一將一兵。賊終日 大開南門,出入自由,船隻絡繹與江寧之賊聲息相通。一切米鹽食物,市易紛紜,琦善佯為不知,猶大言賊已被我圍困”。

下面的官員也就很自覺的開始藉著籌備軍餉的機會,大肆進行貪汙,強行勸江北大營的士兵們捐出工資以採購糧食和武器,而後還在官道上設卡,收百姓的通行費、商人的商業稅,設立各種聽都沒聽過的稅收名目,為撈錢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極大的影響了江北的民生,搞得百姓們怨聲載道。

軍營中的士兵們被強行捐出工資,自然也是怨氣很大,不願意去當炮灰,偶爾進攻揚州的軍事行動都是各自打著小算盤,軍官們就藉機向琦善進言,要在江北當地招收團練,方圓近百里的男子拿著鋤頭去江北大營報到,而後,這些人就成了炮灰,每次出擊,百姓在前,士兵在後,軍官在最後。百姓憤怒了,巴不得太平軍趕緊滅了江北大營這些官軍們。

琦善建立的江北大營為什麼最後敗給了太平軍?全部都是自己作死

琦善只顧享樂,軍官為貪財,士兵思保命,如此從上到下都在作死,軍營的戰鬥力早就被自身磨滅完全了。即便是1854年琦善病死江北大營後託明阿繼任,然後江北大營的情況並沒有發生什麼改變,1856年終被秦日綱率太平軍攻破。

參考資料:劉劍,《從檔案史料看太平天國時期琦善在揚州的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