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八旗最硬氣之戰:主將拔劍自刎,4000精兵全部戰死

晚清時期,八旗子弟給人的印象實在不咋地,整天只會提著鳥籠在北京城裡晃晃悠悠,拿著朝廷財政補貼過著“寄生蟲”般之日子。騎射,滿洲勇士引以為豪的看家本領,丟得一乾二淨,大部分旗人男丁連戰馬都不敢騎,還談何談射箭殺敵呢?當然,凡事總有例外,這些懦弱的八旗弟子,一旦被逼迫到一定境地,他們就會爆發出驚人之戰鬥力,與對手戰鬥到最後一刻,很有入關之前的風采。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八旗子弟在一場戰鬥中表現得最為硬氣,4000餘兵馬無一人投降對手,全部戰鬥而亡;主帥江寧將軍祥厚,拒絕投降,最後拔出佩刀,自刎而死。此戰,堪稱晚清八旗最硬氣,也是最有血性之一戰,很令人敬佩。


晚清八旗最硬氣之戰:主將拔劍自刎,4000精兵全部戰死

1853年3月19日,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朱錫琨、黃益芸等太平天國早期第一流悍將從儀鳳門、聚寶門、洪武門等殺入南京。而後,太平軍兵分五路,追殲殘敵,兩江總督陸建瀛麾下僅存的1200名綠營兵紛紛潰逃,陸建瀛無奈之下只能跑向滿城,希望祥厚能夠接納他。滿城,也就是內城,是旗人居住的地方,漢人不能隨意進入,這是滿清實行之一項特殊政策,目的是保證旗人之純潔性,同時監視漢人,維護清朝統治。當時,滿城內八旗男丁4000餘人,是戰鬥力量;婦女、兒童也不少。祥厚一向與陸建瀛關係不好,於是緊閉城門,拒絕漢族督撫陸建瀛入內,結果陸建瀛被太平軍當場砍死。關鍵時刻鬧矛盾,祥厚確實不地道,但他堅守城池,也算是一條漢子。


晚清八旗最硬氣之戰:主將拔劍自刎,4000精兵全部戰死

滿城防禦嚴密,糧草、彈藥、水源都很充足,足夠支撐一陣,這是祥厚敢於堅守之底氣所在。當然,太平軍政策也有問題,就是打著民族主義旗號,揚言要殺盡一切“胡妖”,將滿洲八旗殺乾淨,恢復漢族土地。如此一來,八旗子弟已經沒有退路,戰鬥是死,投降也是死,何不死得痛痛快快,轟轟烈烈呢?為了守住滿城,祥厚在太平軍攻打南京外城時,就將八旗兵丁撤到城內,糧草、彈藥等戰略物資也一起運進來,致使陸建瀛孤軍作戰,南京外城被攻破。此外,祥厚還發動婦女、兒童,鼓勵她們登上城樓協助防守,擊殺太平軍。謝介鶴在《金陵癸甲紀事略》中說:“將軍不許外出迎敵,率官兵守皇城(滿城),滿族婦女、幼弱亦登城協助防守”可知,祥厚是打算死守內城了。


晚清八旗最硬氣之戰:主將拔劍自刎,4000精兵全部戰死

滿城尚在,就意味著南京攻堅戰沒結束,東王九千歲楊秀清自然不允許,於是他親自指揮攻打滿城之戰鬥,林鳳祥、李開芳、羅大綱這三位悍將充當前鋒。19日下午,林鳳祥、羅大綱等各自率領3000精銳,分別從正陽門、朝陽門發起攻勢;太平軍前赴後繼,在火炮掩護下,架設雲梯攻城。祥厚登上城頭,指揮八旗兵丁用槍炮進行還擊;婦女、兒童則部分使用槍炮射擊,部分則拿著磚頭往下猛砸,部分則拿著滾燙桐油往下潑,而後採用火攻。如此,連續進攻三次,太平軍都沒取得什麼進展,還損失了1500餘兵馬,滿城下橫屍無數,慘烈程度超過南京外城攻堅戰。可以說,此時八旗子弟在生存之壓力下,爆發出了戰鬥力。


晚清八旗最硬氣之戰:主將拔劍自刎,4000精兵全部戰死

正面進攻損失太大,楊秀清可不想吃這虧。要知道,這1500人基本都是從兩廣拉過來的老兵,是精華中的精華,豈能白白送命呢。為此,楊秀清改變策略,讓這些老兵退到淮清橋以西休整,改由“三江兩湖”一帶兵馬進攻,且採取“車輪戰術”,仗著人多勢眾,持續發起猛烈攻勢。八旗子弟呢?雖爆發出戰鬥力,可沒有後續補充,且平時缺乏鍛鍊,又沒有時間下城吃飯,許多人體力耗盡,力盡氣竭而亡。此時,之前退往內城協助防守的5000漢族壯勇發生譁變,因餉銀問題大吵大鬧,甚至拒絕登城協助防守,還打算聯合太平軍,夾擊平日裡欺負他們的八旗子弟。更要命的是,楊秀清改變了政策,宣佈:“准許旗人拜降”,並暫緩攻城,也就是投降就不殺,你們不要做無謂犧牲,毫無意義。


晚清八旗最硬氣之戰:主將拔劍自刎,4000精兵全部戰死

得到楊秀清許諾,旗人紛紛請求祥厚出城談判,保住大夥性命。但是,祥厚深受皇帝恩德,拒絕投降太平軍,表示要戰鬥到最後一刻,流盡最後一滴血。將軍沒表態,八旗子弟只能繼續反擊太平軍,堅守滿城。如此,楊秀清很惱火,於是調來城內俘獲的8000斤重炮,炸燬城牆20餘仗,殺進了內城。此時,楊秀清又改變政策,宣佈:“擒得旗人者,賞銀五兩”。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太平軍將士紛紛操刀上陣,與旗人進行廝殺。當然,八旗子弟已經無路可退,他們利用每一條街道,每一座障礙物抵禦太平軍。雙方從中午殺到下午,4000八旗基本全部報銷,損失殆盡。江寧將軍祥厚呢?戰鬥到最後一刻,身邊親兵無一倖存,知道大勢已去,有愧於皇帝,於是拔出佩刀,自刎而死。如此,滿城陷落。


晚清八旗最硬氣之戰:主將拔劍自刎,4000精兵全部戰死

此次南京滿城戰鬥,4000八旗勁旅憑藉堅固城牆,與太平軍大戰一天一夜,城破之後則進行巷戰,最後全部陣亡;主將祥厚,拒絕投降,最後拔劍自刎,也算是有氣節之人。縱觀晚清70餘年,此戰應該算是八旗子弟最硬氣、最血性之一戰了。對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戰爭全史》、《金陵癸甲紀事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