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01


因為在方艙醫院裡,讓人看到一種叫希望的東西。


那裡的病患,雖不幸被感染,依舊在努力讓生活恢復常態:


在病床上沒事幹的時候,就玩起了魔方: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周圍人來人往,考研黨在認真做著英語題;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被稱作“清流讀書哥”,躺在床上認認真真看書;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就連大爺大媽們,也都跟著醫生跳起了廣場舞……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全國抗疫30多天,所有人的計劃都被打亂了。


以致於,很多人都在朋友圈發過這樣一張圖片,看上去是在調侃,不過也著實反應了一個生活的真相——世事無常。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我們的一生有太多事情難以控制,很多事情的發生只與運氣有關。


不論你有多麼深的學識,多麼樂觀的心態,多麼巨大的財富,無常都會讓你的生活天翻地覆。


在這世上,我最敬佩的人,不是那種在順風順水中攀到最高峰的人,而是在充滿變故的生活中還在努力做好自己的人,即使他只是一個最不起眼的小人物。


在這場疫情過後,這種人必定會閃閃發光,因為這世上,最難的是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去做確定的自己。

02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距離高考還不到4個月的時間,楊一帆每天都在醫院的小桌上奮筆疾書。


楊一帆一家三口都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因為他和媽媽情況比較好一點住在方艙醫院,而爸爸病情比較嚴重,在長航醫院的重症監護室裡。


一個高三的學生,想想也還是個孩子,但他每天都給自己的任務很明確,就是要好好備戰高考。


每天除了吃飯時間,和媽媽匆匆見一面,其餘時間他都把時間用在了自己的6門功課上。


他說,“斬殺病魔是面對高考前的一次’大考’”。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就在其他宅在家裡的高考生,高呼靜不下心來學習,而他在那樣的情形之下還能有條不紊地做著自己本該做的事情。


這樣的定性,是很多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夠具備的。


我相信,即使他高考成績不理想,他也能在未來的日子裡趕超很多同齡人。


因為比起腦袋裡的那些知識,他最可貴的地方就是能夠在糟糕的情況下,也能勇往直前。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記得,曾在《奇葩說》中,薛兆豐教授說過這樣一個觀點:


“看一個人是什麼樣,不是看人生最高處,而是看最低處;不是看這個人最好的時候是什麼樣子,而是看他最低處時的樣子。”


越是人生低處,對一個人的考驗就越大,在充滿變數的世界裡,每一個變數都是一次考驗。


在順風順水中,每個人都能輕易在秩序中按照自己的節奏前行;只有在變數來臨時,才真正能夠看出到底誰才能在失序混亂中不亂了手腳。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圖片|馬琳-攝

03

人與人最大的差距,就是在面對不確定性時的態度。


隨波逐流的人,只會在不確定中把意志力慢慢消磨光;而清醒理智的人,卻能在不確定性中獲得掌控感。


在小說《血色浪漫》中,一群知青被下放到了偏遠的陝北農村,對於未來他們一無所知。


面對勞動、飢餓、迷茫,有人繳械投降,變成了一個渾渾噩噩混日子的人。


白天上工,晚上瞎鬧,一天天就是做個撞鐘的和尚,能過一天就是一天。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圖片|馬琳-攝


在這群人中,只有鄭桐是一個特例。


不管白天多苦多累,晚上他都要拿出歷史書細細研讀,別人問他為什麼要看書?


他說,“就是為了思考,為了自我完善。“


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年又一年,在第九年的時候,高考恢復了,一直在看書的鄭桐自然成了高考恢復後的第一批大學生,曾經所有的不確定性都變成了有把握的確定。


而那些渾渾噩噩的人依舊在渾渾噩噩著,不確定的未來依舊不確定。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圖片|馬琳-攝


這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就像《平凡的世界》中所說:“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者實現。”


既然如此,面對這種不確定性,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確定的自己。


正如中國的那句老話所說,盡人事聽天命。


只是很多人連能夠把握好的人事都不做好,就任憑生活這把大剪刀隨意剪裁自己的命運。

04

相信很多人應該都見過這個人的照片: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他叫力克·胡哲,是一個天生就沒有了手臂、沒有腿的人。


一出生就被99%的人甩在身後,在很小的時候,力克·胡哲就嘗試過很多自殺方式,可是他死都沒法自己選擇。


在第N次自殺失敗後,力克·胡哲突然想明白,比起死亡,他更怕自己在悲悲慼慼中度過一生。


所以,從那以後,他開始嘗試滑滑板、跳傘、衝浪、寫作、演講……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圖片|“英雄歸來”尼克胡哲上海演講會謝幕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曾經會充滿悲劇與不幸的人生,現在也因為他的態度改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成了演講家、成了暢銷書作家,還娶了一個貌美心善的老婆,有了可愛調皮的孩子。


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也不知道何時會墜入深淵之中。


可是,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降低自己的損失,不要讓自己被各種突然而來的無常擊倒在地。


在《人性的弱點》這本書裡,卡耐基曾說:


“不管是群體還是個人,在面對至暗時刻,最應該做的事兒,是向自己發出這樣三個質問:

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如果這個是真的,我有沒有做好準備?


我要怎麼做,才能把損失降至最低?”


在變化莫測的世界裡,每次遇到各種讓人措不及防的意外時,我們都應該時時提醒自己,最壞的結局我們是否能夠承擔,如果不能,我們怎麼樣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圖片|尼克·胡哲大家庭:妻子宮原佳苗、大兒子清志、二兒子德揚,雙胞胎女兒奧利維亞和艾莉


05

先問你一個問題:


如果你去商場逛街丟掉了100塊錢,你明知道錢不會找回來,那你還會再花10塊錢,花一個小時回到商場裡去找嗎?


我想沒有一個人回去做這種事情吧。


可是當同樣的情況換個場合,其實不少人正在做著類似的傻事。


不少人在遭受意外之後,第一時間沒有去想怎麼去彌補,反而花更多時間去抱怨、謾罵、憤怒。


其實,這跟去找那根本找不回來的100塊錢本質都是一樣的,最後不過是又花時間、又花金錢、還浪費了感情。


面對未知的無常,及時止損是成年人最高級的自律。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圖片|阿四-攝


哪怕再不瞭解藝術的人,恐怕都知道梵高是一個了不起的畫家。


可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做藝術家並不是梵高最初的理想,從青少年時期開始,他就一直在為做一個傳教士努力著。


他做過教堂助理,還曾到教區實習,但因為親自下井看望、幫助礦工,被認為失去了神職人員的尊嚴而被開除。


因為種種原因的限制,梵高不得不放棄做傳教士的理想,轉而投向了繪畫藝術。


沒有人能讓生活按照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當事情不能按照預期進行時,我們首先就得先學會接受無常,並做到及時止損。


每個我們不能接受的意外,就像咬住我們腳的鱷魚,如果我們想要活命,那就得忍痛砍斷被咬住的腳,而不是為了腳而丟掉了整條性命。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圖片|馬琳-攝

06

哲學家羅素曾講過一個寓言故事:


在一個飼養場裡,飼養員每天都會準時在上午9點鐘給火雞餵食。


經過整整十個月的觀察總結,一隻火雞科學家就立馬給它的同伴說,它發現了宇宙的第一原理,食物會在上午九點降臨。


經過對日後的觀察,火雞們紛紛發現事實確實如此,這個宇宙第一原理簡直是太有用了。


然而,這條原理並沒有持續多久,在聖誕節的前一天,火雞們非但沒有得到食物,還被飼養員給捉去殺了。


這就是著名的火雞原理。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圖片|CameraBuff-攝


其實,不光是火雞,就連人類也都如此。


一旦當穩定與安逸久了,就總會讓人們陷入這個溫柔鄉中,從來沒有留意,其實有的危機已經滲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我們沒有人能夠抵擋意外的到來,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提高人生的抗打擊能力。


我們唯一能夠確定的,就是要做好確定的自己,無論在何時都要讓自己不要停止學習、不要停止賺錢、更不要停止健康。

疫情過後,這一種人必將脫穎而出


作者簡介:國館:一個有品有內涵的公號。用文化修煉心靈,以智慧對話世界,在這裡,重新發現文化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