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能源汽車能否突破技術瓶頸,革新技術,引領行業發展呢?

悠車車


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瓶頸最大的應該就是續航問題。而續航問題又是由很多因素組成,其中最主要的部件就是電池。那我們來看一下目前電池技術的技術瓶頸在哪裡,我們又可以怎樣去克服。

電池最主要的問題是能量密度的問題,目前主流汽車廠商主要採用的是三元鋰離子電池,而寧德時代推出的NCM 811電芯的能量密度是目前在售車型最高的,達到了約300Wh/kg,而成包之後,電池包的能量密度在約240~260Wh/kg。假設一輛電動汽車採用了60kWh的電池,那麼電池包重量就在240kg。可能很多人對於這個重量沒有概念,我們可以算一下,一輛A級轎車整車的重量在1600kg左右,那麼一個240kg的電池包就佔整車重量的15%。而整車重量的加重又回導致車輛阻力變大,最終導致續駛里程減少。所以如何增加電池包的能量密度,是行業內的重點也是難點。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那麼高續航低成本就無從談起。

好消息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國的動力電池技術還是名列前茅。最近寧德時代推出了全新的CTP技術,取消了模組這一概念。目前在電芯能量密度無法短時間提升的情況下,如何提升電池包的成組效率,寧德時代給出了一個答案。簡單的說,目前一個電池包組裝的過程是:電芯—模組—電池包,而CTP技術去掉了模組這一中間環節,電芯直接成包,提升了約10%的成組率,換句話說整包的能量密度提升了10%,而同樣的,如果採用同樣的電芯數量,一輛載有CTP電池包的車會行駛的更遠。

當然在新能源領域目前的技術瓶頸還有很多,隨著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這幾年的發展,許多技術都跨入了國際一流水平,但是目前來看,我們也不能夠盲目樂觀。在新能源三大件—電機電池和電機控制器,我們也只有電池能夠邁入國際一流的行列,電機電控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需努力!


德國汽車資訊


我國新能源汽車能否突破技術瓶頸,革新技術,引領行業發展是一個非常有前瞻性的問題,從個人主觀意識出發我相信大家都是希望我國新能源汽車走在世界前沿,引領全球的,但客觀說的話,我們確實還是有很多需要去學習及進步的地方,短期內仍然是追逐者的姿態,至於未來能否追的上就交給時間吧,但當前確實有以下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去提升,具體如下。

自動駕駛

在加州機車輛管理局披露的《2018年自動駕駛接管報告》中,以“平均跑多遠需要一次人工接管”排名,Alphabet旗下Waymo、通用旗下Cruise和Zoox排名前三,中國公司中排名最前的是Pony.ai(小馬智行),排名第5,百度排名第7。此外,Uber和蘋果分別排名倒數第一和倒數第二,所以在專注自動駕駛方面僅管小馬智行和百度排名進了前十,但依舊是落後於國外的一些公司,而新能源汽車未來自動化程度也會越來越高,這些都需要去努力追趕。

芯片領域

大家都知道我國在芯片領域確實受制於人,不僅是手機是如此,汽車也同樣如此,目前大多數搭載芯片的新能源汽車都是用的Mobileye、英偉達的芯片,當然華為也在佈局車載芯片及車聯網,但目前還是他們更勝一籌。

至於說電池、電機、電控等方面,我覺得這些產業並不落後於國外,反而像寧德時代這種國際型電池巨頭公司還引領全球,所以我認為更多的是一些像芯片、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技術要求高且研發週期長的地方需求去追趕,當這些地方能超越同行的話就說明我們已經引領全球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熱愛大自然,熱愛新能源,威馬汽車車友會,分享駕駛技巧、分享新能源汽車維保知識,為您解決選車、用車煩惱,歡迎威馬汽車及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車主關注我們!


威馬汽車車友會


新能源車我知道的是有電動車和以氫燃料的車。

咱們國家新能源車主要是指電動車。電動車的核心部件是電池和電機。電池技術咱們應該不落後,國內有著名的比亞迪,但是電池管理技術美國特斯拉最強。電機的技術,德國博世擁有最多的專利。我覺得技術的突破不是一次的突發奇想,它是知識與技術的不斷沉澱與積累而形成。技術的革命,一定是一個國家科技和工業底蘊的展現。沒有捷徑可走,不可能像明星一樣一夜爆紅,不存在什麼彎道超車。所以還是希望國家能夠引領大家重視知識重視技術,讓科技人才,技術人才獲得高收入,它能強中國!民眾癱懶在床上追著劇,讓明星獲得高收入,那是精神鴉片,它能害中國!



王盛0411


就現在來說,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似乎是走偏了方向,讓我們的潛意識裡,感覺新能源就是電瓶車。

然而隨著第一批綠牌車年限的到來,更換電瓶潮也隨之到來,不僅僅價格高的離譜而且舊電瓶如果處理不當會出現更大的汙染

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能源車的路似乎可選的不多了無非是以下幾個

1.研究高儲能電池,高壽命電池,來解決續航短,重汙染的問題

2.混合動力在現階段仍然是一條完美的過度純新能源車的路

3.燃料電池方向,現在比較火的是氫燃料電池,比熱更高,產物無汙染,充氫時間短

轉回正題,我們的新能源車確確實實到了瓶頸的時候了,希望我們在新能源車2.0時代依然是領跑者



EXERT


隨著國家對科學技術的大力投資,扶持。科技興國已經是國家戰略。對對於新能源汽車國家更是大力支持,不僅是購車補貼,還有對主機廠的技術支持,除廠家自身投入大量資金研發,也跟國際知名車企聯合研發,加持一流大學有新學科,多方支持,多舉措資源共享。儘管現在新能源汽車有技術瓶頸,短板,相信很快都會有很大的突破,尤其是國產汽車的迅速興起,一定能能取的跨時代的成績,傳統汽車發展一百多年尚且有一些問題,新能源汽車起步晚,短短几年取得現在的成績,實屬不易,相信一定能突破技術瓶頸。超越傳統燃油車。


天際聊車365


隨著科技得進步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的投入是巨大的是國家的重要科技戰略!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馭一定會突破技術瓶頸,我國在電池技術當年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在五到十年時間我國新能源汽車會達到70%以上.


狒狒財迷


純電動汽車關鍵要解決充電問題,充電時間短,充電樁多,如現在加油一樣便捷。那續航300公里足矣。


智尚純真


不能,根本不可能!中國一直在模仿,從未被超越!中國突破了,咱們還模仿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