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邊界的諾門戰役,打得日本在蘇聯面前找不到北,放棄北進

諾門罕戰役,或稱哈拉哈河戰役,又叫諾門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及蘇聯在遠東地區發生的一場戰役。戰事於1939年在當時的偽滿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罕發生。

中蒙邊界的諾門戰役,打得日本在蘇聯面前找不到北,放棄北進

日、蘇雙方的軍隊分別代表“偽滿洲國”及“蒙古國”交戰(以蘇聯朱可夫元帥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喬巴山元帥為領導的蘇蒙聯軍),但日、蘇雙方並沒有向對方正式宣戰。戰事以日本關東軍失敗結束。

中蒙邊界的諾門戰役,打得日本在蘇聯面前找不到北,放棄北進

日、蘇雙方此後在二次大戰中一直維持和平狀態,直至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後,蘇聯在8月8日向日本宣戰並攻擊偽滿洲國的八月風暴行動為止。

中蒙邊界的諾門戰役,打得日本在蘇聯面前找不到北,放棄北進

諾門罕戰役歷時135天。雙方投入戰場兵員20餘萬人,大炮500餘門,飛機900架,坦克、裝甲車上千輛,死亡6萬餘人。

中蒙邊界的諾門戰役,打得日本在蘇聯面前找不到北,放棄北進

由於地緣政治上的衝突,日俄在近代曾多次開戰。兩國在1904年在中國的東北爆發全面的日俄戰爭,結果日本戰勝,中國的東北落入日本的勢力範圍,俄國亦被迫把庫頁島南部割讓與日本。

中蒙邊界的諾門戰役,打得日本在蘇聯面前找不到北,放棄北進

1921中國的外蒙古宣佈獨立。1931年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全面佔領中國東北三省,之後在1932年成立聽命於日本的偽滿洲國。偽滿洲國與蒙古國為鄰,並分別有日本及蘇聯的駐軍。雙方在不少的地段存在邊境糾紛。

中蒙邊界的諾門戰役,打得日本在蘇聯面前找不到北,放棄北進

1935年起,日本關東軍駐海拉爾的部隊以及興安騎兵部隊,便以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邊界”問題為藉口,不斷在中蒙邊界地帶進行挑釁,以試探蘇聯和蒙古的軍事實力。從1935年1月至1938年10月,共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規模逐步升級。

中蒙邊界的諾門戰役,打得日本在蘇聯面前找不到北,放棄北進

1936年3月30日,日本關東軍澀各支隊1500人乘汽車50輛、裝甲車12輛、坦克4輛,入侵蒙古境內阿達格多蘭地區,被蘇蒙軍隊擊潰。同年3月12日蘇蒙簽訂互助協定。

中蒙邊界的諾門戰役,打得日本在蘇聯面前找不到北,放棄北進

1938年7月,日本關東軍第23師團開進海拉爾。同年10月,蘇蒙遠東軍第57特別軍開進蒙古駐防,雙方議和停戰協定。

中蒙邊界的諾門戰役,打得日本在蘇聯面前找不到北,放棄北進

1939年8月中,歐洲形勢急劇變化。蘇、日兩方亦在八月底後加緊外交談判。蘇軍雖然在遠東取得戰役的勝利,但無意擴大戰果。雙方於9月16日停火,事件最後以日本退讓,承認現存邊界結束衝突。1940年6月9日,蘇、日兩方正式締結協議。

中蒙邊界的諾門戰役,打得日本在蘇聯面前找不到北,放棄北進

中蒙邊界的諾門戰役,打得日本在蘇聯面前找不到北,放棄北進

相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它戰役,諾門罕是一場不為經傳的戰事。但是它對二次大戰的局勢發展卻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中蒙邊界的諾門戰役,打得日本在蘇聯面前找不到北,放棄北進

戰事發生前,日本東京當局仍為“北進”及“南進”的策略而爭論。北進計劃是以陸軍向蘇聯西伯利亞發動攻勢,目標是進攻至貝加爾湖一帶。而南進計劃則是以海軍為主,奪取東南亞資源(特別是荷屬印度尼西亞的石油)。

中蒙邊界的諾門戰役,打得日本在蘇聯面前找不到北,放棄北進

諾門罕戰役的失敗,說明蘇聯紅軍的實力對日本陸軍來說仍然是相當強大。在一定程度上,諾門罕戰役導致日本改為傾向採用南進的戰略目標,最終引致兩年後日本偷襲珍珠港、向美國宣戰和最後的戰敗。

中蒙邊界的諾門戰役,打得日本在蘇聯面前找不到北,放棄北進

諾門罕戰役中,朱可夫指揮裝甲部隊以機動戰首獲大捷,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的嘉獎。蘇聯政府得到包括間諜理查德·左爾格的情報得知日方的南進,因此應該不會即時對西伯利亞發動另一次攻勢。

中蒙邊界的諾門戰役,打得日本在蘇聯面前找不到北,放棄北進

蘇軍於是被調往歐洲;在1941年12月,朱可夫再指揮西伯利亞部隊在莫斯科保衛戰中成功發動反攻擊敗德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