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到底擁有多少軍隊,控制西南,為何能威脅康熙皇帝的統治?

繁華萬里




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吳三桂投降了清朝,並且逐步成為了清朝的馬前卒之一。當時,吳三桂和李成棟是南明政權最痛恨的兩個人。既然投降了清朝,就必須為清朝皇帝效力。吳三桂率領軍隊屢次進攻南明政權,而且還殺了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榔。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南明政權被逐步平定以後,清朝開始對吳三桂下手了。當時,吳三桂手下有6萬多軍隊。清朝以國庫緊張為理由,要求吳三桂大幅度裁軍。最終,吳三桂的軍隊編制只剩下了24000人。



請注意,這是朝廷要求的數字,朝廷只下撥這些軍隊的費用。其實,吳三桂僅僅裁撤了2萬多軍隊,剩下大約4萬軍隊都是精銳力量。 由於朝廷只提供24000人的軍費,其餘1萬多人的費用,吳三桂需要依靠雲貴等地的財政養活。為了防止清朝最高層過河拆橋,吳三桂並沒有徹底剿滅南明殘餘勢力,而是留下了一部分。這樣一來,清朝就不得不依靠吳三桂處理西南地區的軍政事務。在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在位的最初期,朝廷把西南地區的選官權力交給了吳三桂,這就是著名的西選官制度。



吳三桂有權力任命雲南、貴州兩個省的各級官員,除此之外,吳三桂的很多舊部在四川、陝西、廣西等地為官。當時,有“西選之官遍天下”的說法。雖然在名義上,吳三桂只有4萬軍隊,但對各地區的控制力很驚人。 年幼的康熙皇帝逐步長大以後,開始對三藩動手。其實,雙方都沒有底氣。三藩認為朝廷必須依靠自己,不會立刻撤藩。康熙皇帝則認為,三藩不敢造反,更何況吳三桂的兒子還在朝廷的手裡。其實,在朝廷傳出準備策反的消息以後,吳三桂已經開始秘密聚攏舊部了。



在康熙皇帝下達撤藩之前,吳三桂的軍隊總數已經達到了七八萬左右。康熙12年,三藩之一的尚可喜請求告老還鄉,這本來是以退為進的辦法。可是沒有想到,康熙皇帝直接同意了尚可喜的請求,而且同時撤銷了吳三桂和耿精忠。不得不說,此時才20歲的康熙皇帝失算了。原本以為三藩不敢反,可是三藩最後真的發動了叛亂。 平西王吳三桂首先發動叛亂,在很快的時間裡,徹底控制了雲南和貴州兩個省。由於四川和廣西等地的很多官員都是吳三桂的舊部,吳三桂隨後幾乎控制了整個西南方。



吳三桂開始迅速擴充軍隊,佔領了湖南地區以後,吳三桂的勢力達到了鼎盛時期,軍隊總數超過30萬。不過,軍隊的素質參差不齊,很多官兵都是臨時抓來的壯丁,戰鬥力並不強。清朝方面起初非常震驚,出現了手忙腳亂的情況。但隨後便從慌亂中,反應了過來。由於八旗軍的戰鬥力已經大大下降,康熙皇帝開始注重使用綠營軍。 在吳三桂發動叛亂的初期,勢頭非常猛,直接威脅了康熙皇帝的統治。但吳三桂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很多舊部都是牆頭草。



例如坐鎮陝西的王輔臣,在吳三桂和康熙皇帝之間反覆遊走。康熙皇帝拉攏了一部分,同時聯合一部分進攻另一部分。其他兩個藩王的實力有限,在清朝軍隊的打擊下,先後向清朝投降。清朝方面逐步掌握了主動權,開始壓制吳三桂的生存空間。吳三桂在臨死之前選擇了稱帝,也算過了一把皇帝癮。經過8年時間的反覆鏖戰,清朝最終平定了這次大規模叛亂。由於戰爭波及整個南方地區,而且時間延續很長,對清朝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電視劇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


日堯居


三藩之亂前康熙帝約有40萬兵力,吳三桂兵力自然難以威脅康熙

吳三桂的兵力情況有:

1、旗下漢軍53佐公10600人;

2、綠營兵四鎮十營21600到24000人之間;

3、吳三桂額外招募的雲南土著猓猓兵。

估算起來,吳三桂就5、6萬的兵力。

三藩之亂前,吳三桂的5、6萬人,相對康熙帝的40萬,不足以構成威脅。就算三藩之亂時,吳三桂能夠調動的兵力也就是20多萬,依然難以和康熙勢均力敵。

三藩之亂不是吳三桂主動挑起的

清初設立四藩是清廷出於以漢制漢的策略,因此才有:

平西王吳三桂鎮守雲貴川;

定南王孔有德鎮守廣西;

平南王尚可喜鎮守廣東;

靖南王耿仲明鎮守福建。

吳三桂原本以為他的餘生就在鎮守雲南中度過。說句老實話,吳三桂並非主動反清的意思,否則吳三桂在就多爾袞死時,趁機反叛,割據雲貴川,不用等到康熙親政。

即便多爾袞時不反,吳三桂也會加強對雲貴川的控制,積極聯絡其他各方作為盟友。

這些事情在吳三桂造反前都沒有發生。

事實上康熙帝才是那個違約方:

多爾袞時期大清和吳三桂等三藩約定讓他們作為藩王世守南方。可連吳三桂等第一世都沒死,康熙帝就要廢除這個承諾。

吳三桂因此起兵造反,並非過錯方。在三藩沒有過錯的情況下,廢除昔日承諾,康熙帝自然沒有理由——大清的信譽在哪裡?

三藩之亂,錯在康熙帝毀約,而不是吳三桂實力有多強!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順治年間裁員吳三桂軍隊數量從6萬人減至24000人剩下的都是精銳。裁撤三藩起兵之後,新招募的軍隊很多,三藩及其響應的軍隊一併算上叛亂起兵的時候是10萬人。

在發動叛亂之後,迅速擴充到了30多萬。在不長的時間裡,吳三桂已經控制了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地區,整個西南地區幾乎都在吳三桂的手裡。面對複雜的局面,康熙皇帝雖然沒有料到,清朝方面根本沒有準備。吳三桂的兵力其實很強,起事前期也是一路順風順水,主要是響應的明朝舊臣比較多,僅憑自己手下的兵力,他很快就打到了長江南岸。吳三桂糧餉充足,這幾十萬軍隊中,還有當年鎮守山海關的明軍精銳,十分善戰,清王朝就是靠吳三桂洪承疇這些降臣打下了大半的江山,八旗軍隊在於袁崇煥作戰的時間裡損失相當嚴重,導致兵力不足,只能依靠漢軍打天下。

吳三桂畢竟是60多歲的人了,野心已經消磨殆盡。在佔領湖南等地之後,吳三桂的軍隊開始進行防禦,如果趁機繼續渡江北上,把江北各戰略要地拿下,吳三桂將佔據絕對優勢,但正是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吳三桂選擇鎮守江南,待觀察形勢後再做決定,這麼一觀察就是三個月之久,清朝則利用好這段時間,從全國各地調兵遣將。

由於吳三桂在軍事上犯了錯誤,他的軍事攻勢持續了幾年就停止了。雙方在西北、西南、中南、華南相持了八年。公元1678年,吳三桂七十八歲,等不及了,在湖南衡陽匆匆忙忙地登上皇帝寶座,國號大周。可是到這年秋天,他就病死了。

1681年,清軍分3路攻進雲南昆明,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自殺,清軍最後平定了叛亂勢力,統一了南方。


笑談古今趣史


\t吳三桂反抗滿清是對的,但是不是時候。他應該在入關後不久,就反抗滿清,至少還能留下一個浪子回頭的名聲,比如李成棟。

可惜他偏偏選擇在二十年以後才開始反抗滿清,這就完全是出於私心,自然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那麼他起兵到底帶了多少人呢?

\t吳三桂剛出山海關的時候,手裡有五萬鐵騎。

吳三桂最初是山海關總兵,是大明朝抵擋滿清入關的最後一道防守。所以崇禎皇帝是給了吳三桂5萬大軍駐紮在這裡。當時山海關外已經完全是滿清的天下,而且崇禎皇帝認為沒有必要固守關外的地盤,畢竟一直浪費錢,又沒有實質性的作用。

由此可見,吳三桂對崇禎皇帝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在吳三桂的嚴密防守之下,北邊的敵人的確是進不來,可是崇禎沒想到的是,孫傳庭在潼關被斬殺,李自成打進了北京城。崇禎皇帝四處尋求勤王的軍隊,卻始終沒有人趕來,無奈之下的崇禎只好選擇自殺。

順治元年,李自成自西安東犯,太原、寧武、大同皆陷,又分兵破真定。莊烈帝封三桂平西伯,並起襄提督京營,徵三桂入衛。---《清史稿》

那麼距離崇禎那麼近的吳三桂為什麼沒有趕回來呢?其實吳三桂是在往回趕,不過他的速度有點小慢。當時的他應該是在觀望著,畢竟趕回去也未必救得了崇禎皇帝。

大明亡國後,吳三桂在李自成和多爾袞的共同招降下,最終選擇了滿清的多爾袞。不過我們要注意一點,吳三桂在山海關和李自成打了很長時間,幾乎快頂不住的時候,多爾袞才放清兵入關。

\t這就是說吳三桂的五萬鐵騎,極有可能在這一戰中,傷亡過半。多爾袞是聰明人,他不會讓一個如此強大的吳三桂成為自己的臂膀,擁有五萬鐵騎,如果還可以合法地在自己的統治之下存活,對滿清王朝來說是非常大的威懾力。

\t所以入關以後的吳三桂兵馬,大約是在三萬左右,這個是沒有具體統計的數據。如果李自成的大軍沒那麼孬的話,應該能給吳三桂造成毀滅2萬的打擊。

\t吳三桂帶兵南下,幫助滿清平定中原。

在多爾袞入關以後,吳三桂雖然也帶著自己的人馬。但是有一個大前提就是,吳三桂必須要受到滿清親王的節制。

吳三桂帶著自己的大軍跟隨阿濟格一起進入山西,陝西等地,對李自成的殘餘人馬繼續發起進攻。這個時候的吳三桂是不可能擴編的,所以他所帶領的人馬應該就在三萬左右。

後來多鐸南下的大軍也選擇西進,結果把李自成的老家西安給佔領了。這個時候清政府卻突然將吳三桂從前線調出關外,讓他鎮守錦州。

尋命英親王阿濟格為大將軍,西討自成,三桂率所部從,自邊外趨綏德,二年,克延安、鄜州,進攻西安。自成以數十萬人迎戰,三桂督兵奮擊,斬數萬級。自成出武關南走,師從之,自襄陽下武昌,自成走死。師復東徇九江。---《清史稿》

傻子都知道,多爾袞這是在表態,你吳三桂手握重兵,此刻應該要做出選擇,到底是徹底成為滿清臣子,還是要繼續向著光復大明。

所以說吳三桂真正成為漢奸,是在這個時候。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吳三桂連忙稱呼崇禎為故主,尊奉順治皇帝為新主人,這才被多爾袞重新調入關內。

此後吳三桂就徹頭徹尾開始為滿清政府賣命,他在漢中、重慶、四川等地屠殺大量農民起義軍,在打入雲南以後,在此地開府設置辦事處。尤其是在他絞殺了南明永曆皇帝以後,吳三桂被正式封為平西王。

\t所以吳三桂應該在這段時間內,是擴充了一部分兵力的。畢竟他誅殺了大量的朱明政權後裔,充分得到了清政府的認可。

\t尤其是在李國翰死後,無人掣肘吳三桂的兵權,從此吳三桂掌握了西南大軍的所有通兵權,人數在八萬左右。

\t吳三桂起兵反清,號稱20萬大軍,至少也有15萬之眾。

吳三桂坐鎮雲南14年,他在這裡其實也不斷招兵買馬,所以在他起兵抗清的時候,號稱20萬大軍,那可不是帶著多少水分的。

他自身至少也有10萬大軍作為基礎,否則不敢出兵。此外還有尚可喜和耿精忠兩路人馬,他們都是統治一省的大員,手裡少說也各自都有五萬人馬。所以說北伐抗清的力量應該有20萬,至少也有15萬那麼多。

十六年正月,由榔奔永昌。二月,三桂與尚善、卓布泰合軍克雲南會城,破文選玉龍關,取永昌,由榔走緬甸。師渡潞江,定國設伏磨盤山,詗知之,分八隊迎擊,斬殺過半。取騰越,追至南甸,乃振旅自永昌、大理、姚安還。---《清史稿》

\t再加上吳三桂聯絡了自己在各地的其他黨羽,比如說四川的鄭蛟麟、譚弘,陝西的王輔臣,廣西的孫延齡等等,20萬大軍是鐵定有的。

這次反叛的風頭非常大,以至於康熙自己都打算退回關外,他認為,滿清人馬的確還是太少,所以壓根就不可能戰勝如此龐大的反抗力量。

當然後來是平定了,不過花費了足足8年時間。這需要何等的毅力和決心,才能把這場戰爭拖8年之久呢?可見吳三桂的力量的確太強大,要不是他歲數大了,康熙未必就能戰勝吳三桂。

\t總結:在大明失去人心以後,吳三桂再起義等於徒勞。

為什麼吳三桂的起義必然失敗呢?因為那些忠於大明的臣子們幾乎都被殺光了。留下來的都是被強行剃了頭的人,他們哪裡有什麼熱血去為了恢復大明而努力呢?

而且吳三桂帶來的這些士兵,經歷了14年的安逸生活,一方面歲數不小了,另一方面戰鬥力也下降了,他們真的能夠承擔起恢復大明的重任?

\t吳三桂說是要反清復明,其實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在滿清尚未穩定的時候他不反抗,在被封為平西王的時候,他也不反抗。偏偏是在康熙要削藩的時候,他選擇了反抗。

\t那麼他到底在圖些什麼呢?還不是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所以說吳三桂的行為誰都看得出來是為了什麼,既然如此,誰還肯為他如此賣命呢?


江湖小曉生


吳三桂先是明朝山海關總兵,後是滿清的平西王,一人即可以決定是挽救大明還是成就滿清江山,吳三桂選擇了後者,即明朝的終結者,甘願揹負永世罵名。

吳三桂能夠威脅康熙的統治不光軍隊實力強大,而是一生所做的三件事:抗清 滅明 再反清形成的巨大軟實力,勢力最盛時幾乎顛覆滿清。



一、吳三桂一生所做的三件事

吳三桂字長伯,明朝遼東人,出身軍人世家,其父吳襄,其舅是祖大壽,崇禎帝時任山海關總兵,又是武科舉人。

(1)駐守山海關,抗擊滿清

崇禎時東北地區被滿清逐步侵佔,遼東防線收縮到山海關一線,成為抗清的前線。

吳三桂受到崇禎帝器重,出任山海關總兵,抵抗滿清入侵,麾下有袁崇煥組建可以與八旗軍抗衡的關寧鐵騎。

關寧鐵騎真實戰鬥力怎樣,誰也不知道,多是靠吹捧起來,實際上遇到戰事,關寧軍更多的保存實力,甚至直接撤出戰鬥,

(2)引狼入室,親手斷絕明朝國祚

當李自成的農民軍攻入京師,崇禎帝自殺殉國,吳三桂猶豫再三決定投降滿清,對外宣佈是借兵為崇禎復仇。

此後吳三桂充當滿清急先鋒,徹底撕下偽裝,四處攻城掠地,一路南下撲滅抗清勢力,在昆明親手處決明朝最後的皇帝永曆帝朱由榔,徹底斷絕明朝復興的希望和旗幟。

(3)密謀造反—反清

為滿清立下汗馬功勞的吳三桂也得償所願,坐鎮雲貴,官拜平西王。

滿清康熙帝8歲時繼位,由孝莊太后輔政。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佔據半壁江山,擁有地方官員任免權,財政收入歸自己支配的特權,滿清還要負責其軍費開銷,隱隱成為滿清的威脅。

朝廷有意削蕃的消息,早已傳到西南,吳三桂也不甘坐以待斃,開始密謀造反,要恢復漢家江山。

因為吳三桂早前所作所為,早已刻上首鼠兩端狼子野心的印記,最後果然是自己稱帝建國,註定得不到普通百姓支持。



二、吳三桂何以能夠威脅滿清

吳三桂坐鎮雲貴後,滿清康熙藉口財政壓力要求吳三桂載軍到二萬四千人,吳三桂象徵性得載去老弱,仍舊保留有4萬多人,滿清只負責二萬四千人的軍費,其餘的還是依靠雲貴自行補充。

1673年,吳三桂藉口滿清削蕃,聯合其他二藩及分佈在川陝桂等地的舊部聯合起兵發動叛亂,史稱三藩之亂,總兵力達到30多萬人。

造反的軍隊並不多,叛軍主力是跟隨吳三桂的關寧軍約4萬多人,這也是叛軍的精銳部隊。

但由吳三桂舊部分佈廣泛,加上平南、靖南二王舊部,致使叛軍短時間內擴軍到數十萬。

聲勢浩大的叛軍暫時一開始憑藉兵多將廣打的滿清措手不及,康熙後來調集軍隊首先消滅其他叛軍,剪其羽翼,最後對吳三桂發起總攻,



吳三桂這個人並不複雜,從現在來看,吳三桂背信棄義、死有餘辜,鐵桿漢奸叛徒,因為當時還沒有國家和民族概念,吳三桂所做的只是出於自己野心。

三藩佔據半壁江山,財政收入一分不給滿清,滿清削蕃是必然的,雙方遲早會兵戎相見,沒有一個王朝會容忍一個異姓王的存在,特別是功高震主的。


最後的騎兵90


吳三桂有多少兵馬,史家說法眾多!

從清朝登記在冊的數據來看,吳三桂麾下有五十三佐領,大概五萬兵馬,但實際數字可能遠遠不止,例如山陝總督王輔臣就投奔了吳三桂,除此以外,貴州總督李本深,四川總兵吳之茂也是吳三桂的手下,他們後來也都依附吳三桂,跟隨造反。加上吳三桂暗藏的私兵,以及起兵以後臨時招募的人馬,總兵力至少在十萬以上。

三藩之二的耿精忠手下有15萬軍隊,尚之信手下也有10萬人以上(這哥倆兵力應該有一定水分),叛軍的總兵力應該在在三十萬左右。

而清廷對吳三桂叛亂明顯準備不足,現在的影視作品為了把康熙塑造為英明聖主,往往把三藩作亂寫的十分簡單,要知道從吳三桂起兵的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到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清軍進入雲貴省城,吳世璠自殺,前後八年,清兵入關到康熙登基也只有十八年,平叛並非電視所體現的那樣一帆風順。

三藩之亂開始初期,清朝廷只是調集了7萬軍隊,雖然清政府當時在全國有四十五萬軍隊,但是由於中國太大,再除去保護京城的11萬人,能作戰的部隊也只有30萬左右。這三十萬,分散在全國各地。後期實際參加叛亂的清軍,也只有15萬左右。還是個小孩的康熙並沒有意識到,入關多年的八旗子弟早已不是當年隨著祖父縱橫關外的辮子軍,所以在戰爭初期一敗再敗,岌岌可危。

吳三桂之所以戰敗,在於他缺乏進取精神,初期叛軍高歌猛進,一直到達長江南岸,本該再接再厲,利用清軍反應不及的機會擴大戰果,但吳三桂卻不過長江,在松滋一停就是三個多月,白白失去了大好時機,謀士劉玄初寫了封信,勸其渡江北上,他卻無動於衷,逗留觀望,企圖與清廷分長江而治。

吳三桂為什麼這麼做,歷史沒有記載,但日慕鄉關認為,吳三桂的性格可能是失敗的重要原因。

作為明朝寄予厚望的將領,吳三桂的軍事才能不逞多讓,但他的性格卻缺乏軍人的鐵血,瞻前顧後,待價而沽,與其說是個軍人,不如說更像個商人。

李自成入了北京,吳三桂在清軍和農民軍之間搖擺,最終選擇了清軍,做了平西王,吳三桂又瞻前顧後,唯恐鳥盡弓藏,最終在康熙的衝動下舉兵造反,打到長江又想著劃江而治,踟躇不前。

除了性格,年齡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吳三桂61歲起兵,體力精力都不如以前,野心也沒有那麼大,想著偏安一隅也屬正常。

可惜爭天下不是做生意,要麼全贏,要麼全輸,患得患失只會白白喪失機會。再加上他早年反覆無常,背叛大明,勒死永曆皇帝,縱然打著驅除滿人的旗號,漢人中的有志之士卻早已對他喪失信心,等到康熙平定王輔臣,剪除吳三桂的臂膀,全力對他用兵的時候,失敗也就不可避免。

人心喪盡,兵多兵少,失敗不過是時間問題!



日慕鄉關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吳三桂沒有什麼兵力。

之所以誇大吳三桂的實力,主要是滿清史學家替康熙歌功頌德。

吳三桂加上他所有的盟友,包括不可靠的廣西,臺灣,半個青海,準格爾等地,一共也不過六七個省。

而康熙手中還有十幾個省。

吳三桂自己和盟友控制的地盤,大多是偏僻貧窮省份,無法和康熙手上的省份相比。

就經濟上,康熙有絕對的優勢。

而三藩起兵的時候,各自只有二三萬,或者三四萬兵力。

吳三桂嫡系兵力只有4萬多。

其餘兵力要麼是盟友,要麼就是打仗以後臨時加入或者投降的。

所以,雖然吳三桂名義上有20多萬部隊,其實沒什麼了不起,都是臨時平走的烏合之眾。

相反,清軍有立即可以使用的嫡系部隊三四十萬,還有至少三四十萬後備兵力。

這些軍隊都是比較可靠的,康熙的清軍就實力上佔據很大優勢。

所以,吳三桂初期確實很牛逼。

孫延齡、耿精忠反叛後,吳三桂集團攻勢猛烈,康熙失去了滇、黔、湘、川、桂、閩六省大部分地盤。

然而,康熙並不慌張,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優勢,也就是穩紮穩打,通過持久戰消耗敵人,通過兵力優勢碾壓敵人。

隨後,雙方在江西、浙江、福建、陝西等地陷入持久戰,戰局轉為對吳軍不利。

眼見,吳三桂越來越不行,他的集團開始崩潰。

耿精忠、尚之信之流紛紛倒戈,清軍開始反攻。

吳三桂並死前,局勢已經不可收拾,吳軍必敗無疑了。

其實,現在看來,只要康熙不犯錯誤,吳三桂根本就不可能打贏。他的實力根本不可能和康熙對抗。

其實,吳三桂剛開始也沒有想到能夠打的這麼好,竟然一舉佔領西南半壁江山。

其實,不是吳三桂打得好,而是清軍尤其是八旗腐化的太快。

吳軍一進攻,曾經驍勇的八旗軍就張皇失措,一觸即潰。

這叫風水輪流轉。

以前八旗軍是光腳不怕穿鞋的,現在他們則是穿鞋的,吳軍是光腳的。


薩沙


吳三桂起兵之時,號稱有二十萬大軍,當然這個是沒人當真的,就像當年曹操帶著二十多萬人就號稱八十三萬一樣,有很大的水分。

在《清世祖實錄》裡記載:雲南平西王下,官甲一萬員名,綠旗兵及投誠兵共六萬名。這個是官方實時檔案,也就是說清王朝給吳三桂的編制就是這七萬人。


吳藩核心關寧鐵騎只有一萬來人,所以吳三桂開始順風順水,後來戰線拉長,兵力不足,就難以為繼了

這七萬人中,所謂的”官甲”應該就是吳三桂賴以起家的前明關寧鐵騎,編制為漢八旗五十三個佐領。佐領的制度是”五丁出一甲,甲二百設一佐領”,也就是五名成年男子中出一名現役甲兵,一個佐領下轄二百名甲兵,那麼吳三桂麾下的直系精銳就是這10600人。

綠旗兵即綠營兵,吳三桂麾下有四鎮十營。每營有兵1200人,共12000人;每鎮有步戰兵、守兵2400人。共9600人。綠營兵總計21600人,加上漢八旗合計32200人。

吳藩不但兵少,戰鬥力對比也不容樂觀,畢竟幾十年前,他們的先輩就是八旗的手下敗將

其餘的三四萬人就不好統計了,其來源也很複雜,包括吳三桂平定西南地區收羅的土司武裝,投降的南明軍隊。後者又包括原明朝正規軍、大西軍、大順軍等等。

此外吳三桂還有一些隱性武裝,例如平涼提督王輔臣、貴州提督李本深、四川總兵吳之茂等都是其舊部心腹,各有直屬軍隊數千,也隨其起兵反清。這樣算下來,吳三桂反清時,總兵力約10萬人,所以才能迅速地席捲西南。

兵少的吳三桂最明智的策略是迅速北上與八旗決戰,不過其人始終不脫割據稱王的小家子氣,也沒有破釜沉舟的魄力

即使有十萬大軍,相比清朝,吳三桂兵力依然太少,精銳就更少,比起滿洲八旗差一半,比起整個八旗軍差得更多。且清朝尚有幾十萬綠營兵。雖然康熙年間八旗武備廢弛,但尚有餘威。從整個軍事實力上對比,吳三桂和清朝根本不在一個等級。吳三桂能夠持續八年,真是全靠滿清的歧視漢人政策:“信滿人之心,常勝於信漢人”,“漢人有所顧忌而不敢盡忠於朝廷,滿人又有所憑藉而無以取信於天下矣”

而且吳三桂有割據之意,但沒有造反推翻清朝的打算。他甘做滿清走狗,大肆絞殺明朝皇族,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就是被他所殺。可以說絕了自己後路。吳三桂也只是想偏安一隅,就像明朝沐英家族那樣世代鎮守雲南,做一個土皇帝。如果清王朝等到吳三桂死後再逐步削藩,就不會有三藩之亂了。

青年康熙圖樣圖森破,後世的吹噓不能掩蓋他在削藩政策方面的短視和急功近利

但是年輕衝動的康熙皇帝卸磨殺驢,想一紙詔書就把三藩解決掉,逼得吳三桂不得不造反。要不是吳三桂私心太重,名聲太差,不得人心,軍事政治準備不足,起兵後戰略失誤,這場倉促的戰爭結局還不知道會是如何呢。

所以康熙皇帝心有餘悸地表示:”八年之間,兵疲民困。幸荷上天眷佑,祖宗福庇,逆賊遂爾蕩平。倘復再延數年,將若之何?”


海軍史研究會員


吳三桂直接有效管理的部隊三五萬人吧,他率領的關寧鐵騎從三海關打到雲南中間有減員有補充,但清政府始終對這些藩王採取即使用又限制政策,但滿清軍隊數量始終很難掌握,軍隊數量基本保密狀態,像純粹滿州八旗兵薩爾湖大戰時六萬多人,以後也都是估算。吳三桂起兵時純滿洲八旗軍二十多萬,綠林兵數量多,能打敗吳三桂主要靠綠林兵。

吳三桂是有準備造反的,他大量提拔自己人,造反時影響面很大,響應人很多,但康熙帝反應挺快,撤銷了尚可禧和耿精忠的撤藩決定,又平定了北京周邊蒙古部落叛亂,實現了各個擊破目的。

三藩之亂開始規模不小,但配合不好,臺灣鄭經有水軍優勢,應該沿海派兵直搗遼東,但鄭經部沒有走這步棋,吳三桂打到長江邊也沒有渡江,吳三桂說沒有年輕時的勇氣了,其實打到長江邊想劃江而治是保守做法,想劃江而治王朝沒有幾家成功的,守江必須守淮是現代人得到的共識。

吳三桂軍隊如果渡過長江,或者派小股部隊,都有可能獲得一乎百應效果,因為清朝入關不久,政權沒有完全鞏固,清朝又實行留辯子習俗,改變漢族人生活習慣,順治時期由於留頭留髮問題遭到漢族人反抗,被清政府鎮壓下去,但不少漢族人對清政府推行剃髮留辯子制度是有反感的,吳軍如過江作戰,會得到許多人支持的。

吳三桂帶頭反叛,打過長江,擴大規模,其他反清勢力才會誠信悅服跟隨,否則,發展不起來,其他勢力也容易出現別的想法。

吳三桂原是明將,投降清朝,引清軍入關,殺明永曆帝,又打著反清復明旗號,他父親等族人被李自成殺不少,反清時兒子又被清政府殺掉,鄭成功父親等親屬也被清政府殺掉。吳三桂是投降清兵還是借清兵消滅農民軍現在有些爭議,有人說吳三桂反清如果堅持五十年就會有新的評價。吳三桂反叛清朝勢力很大,清朝用八年時間才平定,跟安史之亂時間差不多。所以,吳三桂的造反兵力不會少的,如果不是康熙帝在位清朝是很難處理好三藩之亂的。


大白白野


公元1673年,平西王吳三桂在雲南發動了叛亂。隨後,耿精忠和尚可喜也先後叛亂,這次叛亂被稱為三藩之亂。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吳三桂的軍隊佔領了雲南、貴州、四川、廣西、湖南等地,直接威脅了康熙皇帝的統治。那麼,吳三桂到底擁有多少軍隊,為何有這麼大的能力呢?

公元1644年,吳三桂投降了清朝之後,便充當了清朝馬前卒的角色。在清朝統一全國的戰爭中,吳三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西南地區的形勢還很不穩定,南明政權的殘餘勢力一直蠢蠢欲動。因此,清朝把吳三桂留在了雲南,利用吳三桂對於南明殘餘勢力。至於耿精忠和尚可喜則分佈在廣東和福建,他們是為了對付鄭氏集團。當時,吳三桂手下有6萬多軍隊。清朝以國庫緊張為理由,要求吳三桂大幅度裁軍。最終,吳三桂的軍隊編制只剩下了24000人。請注意,這是朝廷要求的數字,朝廷只下撥這些軍隊的費用。其實,吳三桂僅僅裁撤了2萬多軍隊,剩下大約4萬軍隊都是精銳力量。

由於朝廷只提供24000人的軍費,其餘1萬多人的費用,吳三桂需要依靠雲貴等地的財政養活。為了防止清朝最高層過河拆橋,吳三桂並沒有徹底剿滅南明殘餘勢力,而是留下了一部分。這樣一來,清朝就不得不依靠吳三桂處理西南地區的軍政事務。在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在位的最初期,朝廷把西南地區的選官權力交給了吳三桂,這就是著名的西選官制度。吳三桂有權力任命雲南、貴州兩個省的各級官員,除此之外,吳三桂的很多舊部在四川、陝西、廣西等地為官。當時,有“西選之官遍天下”的說法。雖然在名義上,吳三桂只有4萬軍隊,但對各地區的控制力很驚人。

年幼的康熙皇帝逐步長大以後,開始對三藩動手。其實,雙方都沒有底氣。三藩認為朝廷必須依靠自己,不會立刻撤藩。康熙皇帝則認為,三藩不敢造反,更何況吳三桂的兒子還在朝廷的手裡。其實,在朝廷傳出準備策反的消息以後,吳三桂已經開始秘密聚攏舊部了。在康熙皇帝下達撤藩之前,吳三桂的軍隊總數已經達到了七八萬左右。康熙12年,三藩之一的尚可喜請求告老還鄉,這本來是以退為進的辦法。可是沒有想到,康熙皇帝直接同意了尚可喜的請求,而且同時撤銷了吳三桂和耿精忠。不得不說,此時才20歲的康熙皇帝失算了。原本以為三藩不敢反,可是三藩最後真的發動了叛亂。

以往有關著述大多認為三藩兵力總數約有10萬,還有的認為只吳三桂就擁有7萬人。實際上這些數字並不精確。

史載,耿、尚二藩各有按旗兵編制的十五佐領(300人),綠營兵6000餘人。吳藩有按旗兵編制的五十三佐領,綠營兵有“四鎮十營”。按:三藩藩屬五丁出一甲,甲二百設一佐領。吳藩的“十營”,每營有兵1200人,共12000人;“四鎮”,每鎮有步戰兵、守兵2400人。共9600人。

三藩總的兵額應是50200人(32200+9000+9000)。如果再加上參加三藩之亂的孫延齡部3000人,也不會超過55000人。

三藩還有眾多的丁口。如果按五丁出一甲計算,吳藩有53000人,尚、耿二藩和孫延齡部各有15000人。總數約10萬人。丁口和兵額合在一起,三藩部屬總在十五六萬人以上。

必須指出,以上僅是按清朝定製計算的。實際上,三藩額外編制的兵馬數目一定不少。

雖然三藩的固定兵額只及清朝總兵力的八分之一,但是在三藩變亂後,加上響應者的兵力,總數大大超過清廷用於平亂的兵力。這就成為戰爭初期三藩軍隊來勢洶洶、清軍戰略保守如只在荊州——嶽州一帶防禦吳軍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人認為吳三桂既然擁有這麼多的軍隊,就應該一口氣打過長江去。其實,吳三桂沒有這樣的能力,也沒有這樣的野心。吳三桂已經是60多歲的人了,根本就沒有一統天下的野心。他只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在清朝撤藩之後,吳三桂才發動了叛亂。吳三桂雖然擁有30多萬軍隊,但這些軍隊分屬於不同的派系,軍隊的成分也非常複雜。吳三桂根本不可能大舉北伐,至於清朝的康熙皇帝則看透了這一點。

一方面調集各路軍隊鎮壓,另一方面對吳三桂的部下進行分化瓦解。經過2年多的戰爭之後,清朝方面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吳三桂的叛亂總計持續了8年,在叛亂期間,吳三桂還當了一把皇帝癮。在鎮壓吳三桂叛亂的過程中,清朝的八旗軍出現了戰鬥力下降的問題,漢人組成的綠營兵開始抬頭。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到了清朝乾隆時期,八旗子弟已經徹底喪失了戰鬥力,只能依靠綠營兵作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