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手錶的表圈是實金的還是鍍金的?實金錶圈都是金的嘛?

勇哥收藏


在所有的文化、國家、民族中,金色和黃金製品都代表著財富和成功,這也恰好是大部分人所追求的東西。早在50-60年代,“金錶風”就已經在瑞士開始盛行,那時候的每個瑞士腕錶品牌旗下都會有著自己的“小金錶”款式,我們現在熟知的浪琴康卡斯當年就是這種“小金錶”風格。雖然現在金錶的熱度已經有所下降,但無論如何它都是曾經風靡於鐘錶界的一種款式。

金錶”工藝的種類

1 手錶鍍金,PVD技術

鍍金,簡單說就是在手錶材料(包括是錶殼、圈口、底蓋、表扣和表把)鍍上非常薄的一層金子,通常以微米計算;國際上的標準是普通鍍金2-3微米,厚度金10-25微米,可見厚鍍金相對於普通鍍金來說標準高很多,因此厚鍍金一般極難褪色,尤其是PVD鍍金。

PVD是英文PhysicalVaporDeposition(物理氣相沉積)的縮寫,是指在真空條件下,採用低電壓、大電流的電弧放電技術,利用氣體放電使靶材蒸發並使被蒸發物質與氣體都發生電離,利用電場的加速作用,使被蒸發物質及其反應產物沉積在工件上,因而具有更強的硬度,更加耐磨和耐腐蝕。PVD鍍金相對於傳統水鍍更加耐磨,且不會像後者一樣出現大片脫落的現象,只是會隨著佩戴時間的增加,而慢慢地變淡;同等厚度,PVD鍍金的耐磨度是傳統鍍金的5倍左右,因而現在手錶通常都採用PVD鍍金技術。PVD鍍金能保持的時間會比傳統鍍金長很久,至於究竟能持續多久這要取決於鍍金的厚度,反正身邊很少有佩戴PVD鍍金幾年內褪色的,不過出汗太多、與化學品接觸也會影響使用年限。

2 手錶包金

手錶包金是通過機械碾壓或高溫熔接,將極薄的金或K金金箔包在手錶材料上。包金因其厚度通常是鍍金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所以其顏色相對於鍍金來說要純得多,和純金的顏色無差異;即便是佩戴幾十年,很多包金手錶也不會褪色。不過由於其所需的金子比較多(包金的金子質量不得低於手錶質量的10%),且工藝非常複雜,所以成本相對比較高,通常訂做較好的包金手錶光是工期就需要10-15天左右,工期太短的包金手錶以後容易大片脫落。

包金的顏色有很多種,主要是純黃金、玫瑰金、白金等。純黃金以18K金為主;玫瑰金是指75%的黃金混合25%的銅形成的顏色。

所謂的“金錶”不僅是指用黃金製成的腕錶,也指一些用其他工藝模仿黃金外觀的腕錶。我們平時常見的金錶多半是“鍍金錶”,也是一種比較低端的款式。這種鍍金就是通過化學方法進行離子鍍鉻,然後通過PVD技術將離子沉積在不鏽鋼上,效果呈金色,但質感與黃金差很多。其次就是“包金”,包金與鍍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主要技術講黃金、K金的金箔貼在不鏽鋼上,然後通過錘擊使兩種材料貼合。

一般包金都比較厚,表面的紋路與承載金屬一直,相當於手機貼膜。還有就是“間金”,間金雖然用量少,但一般都是真槍實彈,主要就是讓真黃金在不鏽鋼上點綴,能節約成本,也會有金錶的感覺。除去這些小打小鬧,真的狠貨是黃金、白金、鉑金、紅金(玫瑰金),這些材質的金錶雖然是都是真金製造,但是卻不屬於“純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K金。所謂K金就是,K值越高,含金量越大。

“金錶”的代表款式

說到金錶就不得不提起勞力士,因為香港電影的“金撈”撈金的臺詞已經非常深入人心。在勞力士的所有系列中,幾乎都有金錶款式。比如香港電影中經常出現的“金撈”就是勞力士的日誌星期型,以及遊艇名仕型,這些錶款一般都是間金的設計,在頂級版本有也有K黃金、紅金、白金、鉑金等。此外,近日行情非常高的綠面金迪116508也是一個款式代表。

甚至在彩虹迪上,勞力士還將黃金、白金與鑽石結合,呈現出來的氣質無比的奢華。當然也不是隻有勞力士才有金錶,百達翡麗、江詩丹頓等頂級品牌也正是因為使用了大量貴金屬材質,所以產量特別低。另外還值得一說的是,精工旗下的貴朵只生產金錶,幾乎不產鋼表。

如何鑑別金錶

說到底,在這個金錶鋼表混雜的時代,懂得如何鑑別他們才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其實這也非常簡單,所有的“真金錶”都會有一個金屬印記,這個印記非常小,一般藏在機芯的夾板上,需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這個金錶印記的來源就是:瑞士製表協會曾要求金錶廠商必須要在腕錶後面標註相應的圖案,而這個圖案不僅是為了證明自己的真金製成的表,也等於向政府登記了黃金的用量。

這些黃金的標註如下:1. 18K金的印記的瑞士護國女神的側面,簡稱“女皇印記”;2. 14K金錶為為松鼠印記;3. 9K金錶是一把寶劍的圖案。此外,通過日內瓦認證的金錶還會在錶殼上印有一個“狗頭”,這個狗頭也叫“聖伯納狗頭”。

總得來說,不管是金錶還是金戒指、項鍊,需要摸清裡面的門道都需要花大量的功夫,以及時間的歷練。不過手錶比其他物品的好處就是,它會有認證和印記。





雲淡風清690714


我是@表事兒,很高興能給題主回答。


這個和品牌有很大關係。

我想樓主問的實金應該是金的合金,純金是非常軟的金屬,無法直接用來做錶殼,所以會摻雜其他元素以增強硬度。目前使用的多是18K金,有18K白金,18K黃金,18K玫瑰金之分,因為加入不同的元素呈現不同的色彩,18K金中純金的含量為75%,純金又稱24K金,所以18/24=0.75,即75%,極少數的品牌使用14K金。


在當代多數高端腕錶中,比如江詩丹頓、愛彼、百達翡麗這些頂級品牌,以及高檔的勞力士、歐米茄、格拉蘇蒂原創等使用的是18K金,有的是和錶殼一樣全部採用18K金,有的是鋼殼加18K金錶圈,形成一種間金的搭配。


而在中低檔腕錶中,比如浪琴、天梭、美度等品牌會生產鍍金的款式,形成對比鮮明的色彩,多數是鍍18K玫瑰金、18K黃金兩種,在鋼殼上鍍一層大約10微米的金。鍍18K白金的非常少見,常用在銀質首飾中,因為鋼和18K白金的顏色很接近,鋼錶殼鍍18K白金沒有什麼意義。

在一些品牌的古董款式中,不分檔次,比如勞力士,歐米茄,甚至一些頂級品牌也曾推出過“包金”的款式,就是在鋼質錶殼外面包上一層金,本質也是鍍金,只是比一般的鍍金加入了更多更厚的金而已。浪琴的一些款式也有這樣的。

鍍金錶會有特殊的標識,一般人看不懂,建議在買表時問清楚,以免受騙。K金圈和鍍金圈價格差異非常大。


我是鐘錶媒體人@表事兒,如果覺得我的回答不錯,歡迎關注我。


表事兒


如何判斷表圈是否是實金或者鍍金,第一凡是貴金屬都有特有的標示,AU750這樣的,第二證明卡,第三鍍金極易掉的摩擦即可調色,第四去金店檢查一下


不吃香菜的小李哥


鍍金錶的價格相對便宜,而且時間久了光澤度沒有不夠亮 會很暗淡的,且沒有質感,18K金材質的表價格相對高昂一些,並且很有光澤感,不易褪色


資深表迷小雪


金錶不實用,一碰一個坑,戴金錶就是圖一個虛華名聲。覺得用黃金做手錶是種浪費!


赤子懷德


看品牌,比如說勞力士,金的話,要麼間金,要麼全金,18k的,沒有鍍金的。


蔓依MY


實金不可能的,因為表圈實金太軟,是K金,K金從金上來講不值錢。金錶在瑞士表上有特製的標識


懂財經的汽車偽專家馬


一般實金是會有標註的,很好分辨。


愛表君


手錶都是用18K金,純金較軟不耐用。手錶各部件材質說明書會說明。


奔跑的馳騁


18k都有狗頭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