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印度軍事實力強大武器先進,為何在和巴基斯坦衝突中佔不到便宜呢?

李順Leesun


印巴獨立以來,印度在和巴基斯坦進行的幾次大規模戰爭中都取得了勝利。

第一次印巴戰爭發生在1947年,這場戰爭的主要目的是兩國爭奪克什米爾,結果以印度的勝利而告終,讓他取得了60%的克什米爾土地,巴基斯坦只得到了40%。

這是印巴之間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巴基斯坦一方傷亡達2萬人,印度一方也有1.8萬人的傷亡。

第二次印巴戰爭發生在1965年,印度一方的總兵力為70萬人,巴基斯坦總兵力26萬人,印度在戰場上投放了9個步兵師3個裝甲旅,巴基斯坦投放了6個步兵師3個裝甲師,戰爭導致印度損失3000人,巴基斯坦損失3800人,這場戰爭雖然以巴基斯坦的失利而告終,但空軍的表現可圈可點,共擊落了至少60架印度飛機,己方的損失只有20架,取得了1:3的交換比。

第三次印巴戰爭發生在1971年,這次印度取得了印巴戰爭以來最大的戰果,不僅俘虜了9萬巴基斯坦軍人,還成功肢解了東巴基斯坦,讓這個國家人口幾乎縮水了一半,本來可以同時威脅印度兩翼的格局也沒有了。這場戰爭之後,巴基斯坦在面對印度的時候更加弱勢了。

三場大戰,都以印度的勝利而告終,在歷次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他的空軍,但是,巴基斯坦空軍還是不能在戰場上取得對印度的絕對空優,難以像以色列空軍那樣在戰爭中左右勝局。

(巴基斯坦空軍)

但是,印度在除了第三次印巴戰爭因為政治因素取得了對巴基斯坦的絕對勝利之外,在第一次印巴戰爭和第二次印巴戰爭中,雙方的交換比是差不多的,這說明兩國將領的指揮能力、士兵的軍事素養相差無幾。印度勝利的原因是印度軍隊和巴基斯坦相比數量太多,以至於印度完全可以通過人數的優勢取得對巴基斯坦的勝利。所以,印巴之間的大規模戰爭印度總是贏家。

於是,具體到印巴兩國的小規模衝突,印度由於難以通過數量的優勢取勝,在這種規模的衝突中兩國就打得難解難分了。

至於印度對巴基斯坦的武器優勢,在小規模衝突中完全派不上用場。

例如,印度擁有航空母艦,在戰時可以封鎖巴基斯坦通往外界的海上航線,但是這沒什麼用,巴基斯坦的大部分武器來源不需要走海路,而兩國的邊境衝突又用不了航母助陣。於是,印度雖然海軍有大殺器也是擺設。

至於可以在戰場上PK的陸軍和空軍裝備,兩國相差無幾。

主戰坦克,印度有自己的阿瓊坦克,巴基斯坦有和我國北方工業公司共同研發的MBT-2000主戰坦克。

(阿瓊坦克)

(MBT-2000主戰坦克)

而且,MBT-2000主戰坦克製造成本低,不到印度阿瓊的一半,雖然速度相對於印度坦克低了20%,但作戰範圍比阿瓊坦克更大,是對方的1.25倍。總體上來說,兩種坦克的綜合性能是差不多的。

在空軍方面,印度裝備了蘇-30、米格-29等當今世界上較為先進的戰鬥機,相對來說巴基斯坦空軍裝備要稍微弱一些。但是,印度空軍的素養相比巴基斯坦空軍卻不可同日而語,印度買的蘇-30戰機,到現在已經摔了十來架了。有一次據說在飛行中兩名飛行員莫名其妙地被彈出駕駛艙導致飛機無人駕駛而墜毀。所以印度空軍雖然主力戰機對巴基斯坦略有優勢,但由於整個空軍的素質堪憂,仍然對巴基斯坦空軍沒有優勢。

(印度目前的主力戰機蘇-30戰機)

(巴基斯坦空軍的F-16戰機)

所以,兩國小規模衝突中,巴基斯坦是不落下風的。


歷史風暴


這個說法是錯的!印度也沒有那麼強,尤其是現在。現在的印度空軍實際上是處於青黃不接的時期,大量的主力戰機處於高齡狀態,而新款戰機則還沒有形成戰鬥力。

印度現在的主力戰機主要有三款一個是幻影2000、一個是蘇30、一個是米格29。除了米格29外,幻影2000跟蘇30都是上世紀 80~90年代生產的戰機,至今機齡都超過了30年,已經接近退役了,航電什麼的都是非常弱後的狀態。而米格29雖然相比蘇30跟幻影2000年輕,但是畢竟是數量少,只有幾十架,分散在廣袤的領土上根本滿足不了國防需求。

印度在近年大量採購外國戰機比如陣風跟f16,買這些戰機確實是大手筆,這些戰機也確實出眾,但是並還沒有形成戰鬥力。所以,印度空軍很可能會在未來5~10年內重振大國雄風,但是現在就是一種只小麻雀而已。

其次,巴基斯坦並沒有那麼弱。巴基斯坦的戰機雖然品相也不好,略低於印度空軍的戰機實力,但是跟印度空軍的戰機處於同代的武器,戰機性能不行可以用導彈來替代,比如梟龍使用的導彈跟航電就比印度的來得高級;再者巴基斯坦是防守自衛使用,這使得戰機的性能可以得到本國優勢加成。


優己


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天爆發了大規模衝突,再起引起了世界的關注,更有甚至甚至都推測會不會爆發第四次印巴戰爭。這次的衝突確實比較大,印度一次出動12架幻影2000對巴方控制區的“穆罕默德軍”實施了轟炸,之後巴基斯坦報復,炮擊+空戰,據說擊落了印方2架戰機,並俘虜了1名飛行員。後續事態就看後續發展了,是衝突升級,還是雙方坐下來談判,這得看印度的選擇!

其實印巴衝突,一直以來印度都是絕對優勢一方,經濟強勢外加強大武器,可為何每次衝突都感覺佔不到便宜呢?其實裡面的原因很多,甚至還有著外交上的原因!

自從印巴宣佈獨立以後就沒有消停過,衝突不斷,這主要還是英國殖民地“分而治之”的政策導致的,克什米爾地區戰火從未中斷。直到現在兩國一直都爭論不休,問題根本無法解決,雖然紙面上的實力印度軍事比巴基斯坦強太多,甚至全球軍力排行印度都能排進前四,僅次於中美俄,就這樣印度仍然拿巴基斯坦很無奈,其實個人認為原因如下:

印度一直靠著自己的優勢咄咄逼人,但巴基斯坦顯得更為明智,積極和世界大國建立良好關係,於是巴基斯坦背後就有了強大的後盾。巴基斯坦國防工業相當薄弱,沒能力生產先進的裝備,於是很早以來巴基斯坦就向美國和中國拋出了橄欖枝,並得到兩個大國的支持。巴基斯坦不但從兩國得到了大量的先進裝備,甚至還得到了大量的援助,比如中國為其研製梟龍戰機、坦克等,其最大的戰艦F22P護衛艦也是中國 建造,甚至現在還購買了054A護衛艦,防空導彈方面裝備了紅旗7,以及最新的紅旗16,可以說巴基斯坦不但得到 了美國的幫助,更多的得到了中國方面的援助,甚至中國與巴基斯坦有著在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方面的深度合作,中國網友稱其為“巴鐵”,巴基斯坦民眾稱中國為“兄弟”,可見兩者的關係並非政府級別的互相支持,甚至深入民間的互信。而且美國也是他的一個重要盟友,美國向巴方出售先進的F16戰機,是亞洲為數不多的幾個裝備F16戰機的國家之一。

其中最令印度膽寒的當屬核武器(個人甚至覺得這是我方提供),兩國均具備核技術,對彼此都敬畏三分,有了核武器的存在,雙方之間打仗都得掂量一下分量,這是雙方不會爆發大規模衝突的重要原因!當然兩國均不是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印度擁有的核武器技術來自冷戰時期的美蘇兩國,兩國競相拉印度入夥,於是紛紛給印度提供核技術,可見印度的核武器不是自己造的,更準確的來說更像是美俄送的。巴基斯坦也是中國為其提供核武器的設計方法以及各種零件,原件,而且還幫助巴基斯坦進行核武器的實驗測試。就這樣,兩國通過第二方甚至更多方的支持獲得了核武器。

雙方雖然在經濟和軍事層面有差距,但是有了核武器這種不講道理的東西,就強行拉倒了一個層面上,誰怕誰呢?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評論。


狼煙火燎


這個問題問的就不太對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打過三次印巴戰爭,在這三次戰爭中,總體而言還是印度佔據了上風,巴基斯坦還是稍弱。

第一次印巴戰爭是在1947-1949年爆發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之前都是英國殖民地,英國在撤出之前搞了一個“蒙巴頓方案”,將殖民地分割成兩大塊,分別成立為印度和巴基斯坦。但是對克什米爾地區卻未做分割,因此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剛建國不久,雙方就圍繞克什米爾歸屬問題打了起來,結果巴基斯坦佔領了2/5的克什米爾,剩下的3/5被印度佔領。

第二次印巴戰爭是在1965年到1966年打起來的,還是圍繞克什米爾問題,雙方爆發了最大規模的坦克戰和空戰,印度一番雖然兵力和裝備佔優,但是空軍方面巴基斯坦佔優,戰果方面巴基斯坦稍強,併成功突入印度旁遮普邦,之後兩方達成停火協議,互相撤退到戰爭爆發之前的實際控制線。

第三次印巴戰爭是在1971年11月-12月之間爆發,印度利用蘇聯和美國來強制周圍國家,自己突然出兵東巴基斯坦,並將其從巴基斯坦中分割出去,成為獨立的孟加拉國。這一戰果嚴重挫傷了巴基斯坦的國力,使其喪失了一半以上的國土和人口,經濟受到嚴重打擊。

總的來說,三次印巴戰爭,印度還是佔據戰略優勢的,成功分割和弱化巴基斯坦,在南亞地區實現了稱霸的目的。

不過被分割之後的巴基斯坦得到來自強大鄰國的強力支持,這種支持不僅僅是軍事上,還包括經濟、外交、政治、教育、科技等全方面的支持。在這種鼎力支持下,巴基斯坦國防力量很快恢復,並達到能與印度相抗衡的水平,部分兵種實力打擊能力還超越了印度。

正因為如此,在21世紀後,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彼此之間的邊境衝突中,印度方面就很難佔到便宜了。

說白了,印度也就是欺負周邊的小國最拿手,看起來像個大國的樣子,其實外強中乾,根本禁受不住真正大國的打擊。


這個問題呢就回答到這裡吧。

如想了解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老鷹航空堅持原創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襲;回答中引用的部分圖片素材來自互聯網,如侵則刪;他人請勿抄襲,發現必舉報。


老鷹航空


一是巴基斯坦有北方鄰國的強有力的支援,支援了大量的武器裝備物資,而且有了北方大國的支持,巴軍從心理上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提高了戰鬥力。

二由於印巴雙方都是核武器國家,圖窮匕首見之理還是明白的,且雙方都沒有反導系統,所以都不敢往死裡打,只能見好就收。

三是印度武器強而士兵戰鬥力弱,軍隊執行力比較差,而巴基斯坦是武器弱但士兵作戰意志和素質都強於印度,所以雙方小規模的戰爭印度佔不到多大便宜亦在情理之中了。


SUE



兔哥42928


打仗拼國力,小規模摩擦也主要拼士兵的軍事素養!

目前並不清楚提問者所說的衝突指的是什麼?在印巴三次戰爭中,雖然巴基斯坦軍隊有不少亮眼的表現,但是鑑於兩國巨大的綜合國力的差距,三次戰爭巴方均處於劣勢!第三次戰爭直接導致了東西巴基斯坦的解體,東巴基斯坦從巴基斯坦獨立出來成為今天的孟加拉國。



雖然在三次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均不敵印度,但是在是克什米爾地區的邊界摩擦中,巴軍還是表現不錯的,如2016年11月23日,印巴在克什米爾發生交火,造成3名巴軍和7名印軍死亡。2018年2月15日,印巴兩國邊防軍再次發生衝突,印軍向一個校車射擊,造成司機死亡,巴軍反擊發起5名軍人。


當然印巴兩國軍隊在克什米爾地區摩拜不斷,造成人員傷亡,雙方互有勝負,但是整體表現為均勢,並沒有印巴戰爭中印軍擁有較大的戰爭優勢。為什麼在邊境摩擦中印度並沒有佔優勢呢?

首先印巴邊境摩擦主要表現為單兵力量上的對抗,沒有出動大型武器裝備,這時更多的反映出兩國士兵的基本素質和基礎武力配置。士兵素質方面,根據以往的報道,印軍因為軍隊腐敗及等級劃分嚴重,士兵薪酬等大量被軍官侵佔,整理的素質並不高。巴基斯坦作為弱勢的一方,面臨印度巨大威脅,返到能激發士兵的鬥志。



再來看士兵裝備,我們知道印度的國防工業十分落後,不僅飛機軍艦坦克等大型裝備需要進口,就連步槍和突擊步槍也不能自給自足,需要大量進口。印軍的優勢表現在飛機等先進武器上,在單兵裝備上並不佔優勢,表現在邊境衝突上就是均勢的局面。


圖說地理


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是南亞小霸王。之所以印度能夠在印度洋附近獨霸一方,是因為:

第一,獨特的地理位置,遼闊的國土面積和龐大的人口數量,是印度在南亞稱霸的基礎。

第二,印度從前是蘇聯(俄羅斯)的準盟友(儘管是不結盟是印度的基本國策),在冷戰時期一直是俄羅斯軍火的銷售市場,一致是蘇聯圍堵東方巨龍的重要棋子。

第三,冷戰結束後蘇聯解體,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美國就由圍堵俄羅斯轉為打壓東方大國崛起。所以也極力拉攏印度,出售軍火給印度。所以印度武器市場成為東西方各種勢力的角力場,印度武器也是萬國牌武器,成為世界大國的武器銷售地。因而印度軍事裝備強大,擁有美俄兩個大國的先進武器,但是印度使用這些武器裝備觀念落後,軍事實力盡管比鄰國巴基斯坦略強,但是有些武器特別是空軍領域稍弱。

第四,印巴衝突主要體現在帕什米爾高原,印度控制了3/5區域,巴基斯坦控制其中2/5區域。由於多次的印巴戰爭,互相傷亡,但是巴基斯坦在北方鄰國的支持下不僅武器裝備有很大提升,而且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全面提升。

第五,印度最近幾年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比較高,經濟總量超越英國法國躍具世界第五位,大大增加的經濟總量也提升了印度軍火的購買能力。但是也大大影響了印度軍火的研發能力。相反,巴基斯坦在東方巨龍的支持下,可以研發部分軍火產品。

第六,儘管印巴衝突水火不容,都是由於國內的民粹主義綁架使得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不敢再帕什米爾問題上有絲毫的軟弱。所以印巴政府的每一屆領導人都在這個問題上表現的比較強勢!

隨著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加入上海合作組織,慢慢體會到合作共贏的道理,未來兩國的必然會接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我不希望印度打擊巴基斯坦,也不主張巴基斯坦對壘印度。我希望兩國和睦相處,為亞洲地區的安全作出貢獻,不能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錦繡中華一捧土


首先,糾正一下錯誤,印巴衝突中印度佔便宜的時候居多,巴基斯坦佔便宜的時候很少。

一些國人受新聞媒體的誤導或者因為自身的主觀傾向,一廂情願的認為巴基斯坦總是吊打印度,這種思想是非常幼稚也是非常可怕的,真實情況是印度橫掃南亞,巴基斯坦被各種吊打。當年要不是中國關鍵時刻站了出來,這會兒就沒有巴基斯坦了。

其次,判斷國家之間衝突的佔便宜和吃虧不能從戰術上看成敗,得從戰略上看成敗。

雖然在印巴的低烈度衝突中巴基斯坦憑藉較好的戰術素養和可靠的武器裝備往往能獲得一些“死傷人數”上的戰術便宜,但是如今現實的印巴對峙情況和國際國內形勢表明巴基斯坦在戰略上是敗多勝少的。不說東巴和西巴分裂的故事,只說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經濟發展形勢就知道誰勝誰負了。同樣是長期的軍事對峙,印度在世界上混的風生水起,眼見著就是世界十大經濟體之一了。而巴基斯坦呢?國內恐怖主義和分裂勢力橫行,傍上中國搞一帶一路都走得步履蹣跚,更不用說獨立自主的發展經濟了。

最後,我想說:如果真的想巴鐵好,就不要總是幫巴鐵做“春秋大夢”,一定要讓巴鐵清楚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

巴基斯坦應該怎樣對自己定位,我覺得應該有三個定位:

1、伊斯蘭世界軍事第一強國,伊斯蘭世界重要的一極力量。

2、一帶一路工程核心國家,中國的長期戰略伙伴國。

3、自己依然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要儘快實現工業化。

那巴基斯坦應該幹些什麼呢?

1、堅定不移地推進一帶一路工程,堅定不移地發展經濟,這是巴基斯坦目前唯一應該全力以赴的事情。

2、終止與印度的戰略對抗,發展與印度的戰略對話,緩和自己的外部壓力。

3、利用一帶一路工程契機,把印度拉近中國構架的世界體系中來。巴基斯坦在西方構建的世界體系中什麼都不是,但是作為中國最好的盟友,在中國構建的世界體系中肯定能獲得一個相對重要的位置,如果巴基斯坦能夠放下爭執,把印度拉倒中國的戰車上,那麼不但中巴都能受益,而且還可以獲得與印度平起平坐的位置,這才是巴基斯坦在戰略上佔便宜的真正方法。在這方面巴基斯坦要好好學學英國,英國只因為傍住了美國,即使今天都“大清國”了照樣在世界上呼風喚雨。

總結一下,巴基斯坦一定要擺正位置,更加要下定發展經濟的決心,要不然不但巴基斯坦會在印巴對抗中越來越力不從心,中國也會背上包袱。


專打網特


打仗有戰略戰術,有武器和人的智慧,巴鐵比印度人靈活機動,就勝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